真正的郎世宁字画具备有哪些特征
尽管郎世宁的绘画可谓中西合璧,实践上首要的画法仍是西方的,仅仅依据我国人的审美习气在光线使用进步行了调整。欧洲的肖像画,比方荷兰的伦勃朗,经常将人物置于侧光环境中,人脸就会半明半暗,但这在其时,我国人是承受不了的,以为是“阴阳脸”,被画脏了脸。郎世宁就借鉴我国人像写真,让人脸尽量承受正面光,防止侧面光,一起在人物的鼻翼两边、鼻子、脖子下,稍稍加剧,这么五官就更明晰、立体。
在清代西画不发达的社会更是这样,但恽格是典型的中国士人,他的鱼藻图充满庄子的自 由精神,而郎世宁更象皇帝宠养的画师,难以体会这种精神,或者说难以深入东方的心灵,难以有更深入的意境与韵味,也不会有书法的笔墨深度。
康熙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 二笔,也不容修改润饰,笔触偶有踌躇,或下笔太重,那幅画就毁了。
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开始,郎世宁和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一起为铜版组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册(又称《乾隆平定西域战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很多博物馆中均有收藏)绘制图稿。这套十六幅的图稿后来通过广州粤海关将其送往法国巴黎镌刻成铜版刷印,成为宫廷艺术的珍品之一。铜版画草稿主要是由郎世宁负责,他画了其中的若干幅,还用拉丁文和法文写了具体说明。遗憾的是当这套铜版组画竣工从法国运回中国时,郎世宁已经因病去世了。后来清朝宫廷仿照《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绘刻了一系列表现征战场面的铜版组画,这些画幅是由清宫内供职的中国画家制作的,它们成为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其中郎世宁的开创之功不可没。
据《清档》记载,郎世宁曾多次为皇帝、皇后及嫔妃画像,如《乾隆朝服像》《弘历岁朝行乐图》《弘历射猎聚餐图》等。他绘制的乾隆皇帝,皮肤白晰柔润,眼睛晶亮有神。他画了弘历从阿哥时代至45岁一系列“御容”肖像,以精妙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个端庄、安详、威严的英主形象。他绘制的皇后、嫔妃脂粉浓丽,但不妖艳。
郎世宁,意大利人,康熙五十四年来华,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设计,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的重用。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乾隆皇帝博才通学,文辞风雅,他一生酷爱美术,他不仅藏画、题画,而且亲自挥毫作画。乾隆即位以后,广召人材,聚集中外画家,供养宫中,乾隆给予画家们优厚的待遇,在乾隆皇帝的策划和指导下,中西画家合作绘画,从事双向交流的创作活动,对于中西合璧的“郎世宁画派”的形成,乾隆皇帝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