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半身不遂显奇效三味草药及补阳还五汤

配方及用法:广木瓜、麻黄、川牛膝各4钱,用纱布包好。放入五脏挖空的鸡肚内煎煮(男性用大母鸡,女性用大公鸡,水没过鸡),吃鸡肉、喝鸡汤,不吃药。最后,把鸡骨头炒黄,研成细末,用黄酒冲服发汗。吃后如有效,可多吃几只,治好为止。

此方适用于偏瘫、口齿不清、口歪眼斜。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酸性食物。
荐方人:山东牟平县刘家乔乡上朱车村 宫本梅

验例:贵州黎平县德凤农技站吴灌木用此方治愈了林业职工的半身不遂症。该人素来身体很好,有大力士之称。一天,突然晕倒,眼、鼻、嘴朝一边歪,说不出话来,同边手脚完全麻木无知,不能活动,穿衣吃饭要人料理。住院二个多月,花去一千多元钱,稍好出院,回家后病有复发。症状同前,吴灌木用此方为他治疗,现已痊愈。

延伸阅读
引言
中风后的致残率较高,半身不遂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对其的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研究补阳还五汤应用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中心接收并治疗的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1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57±1.36)岁;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56±1.69)岁;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1.2 诊断及纳入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确诊,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且研究均排除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排除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排除癫痫、痴呆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将4mL血栓通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静滴脑复康注射液,一次一次;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75mg/次·d,维生素B1口服,一次10mg,一日三次。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具体中药药方为:生黄芪60g,丹参、鸡血藤各20g,当归、桃仁、赤芍、地龙、牛膝各15g,川芎、红花、三七各10g,水蛭5g;对于口眼歪斜者加全蝎、僵蚕各10g,白附子5g;对于肢体麻木者加络石藤30g,伸筋草20g,木瓜15g;对于肢软无力者加怀牛膝、续断、桑寄生各15g,杜仲10g;对于血瘀重者加莪术15g,穿山甲、三棱各10g;以上药方均用水煎煮,一日一剂,于饭前口服,治疗15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四肢功能、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91%及以上为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四肢功能、语言表达能力大部分恢复,病残度为1至3级,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46%~90%之间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四肢功能、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恢复,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18%~45%之间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不足18%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的数据用标准差()表示,计数的资料例数用(n)表示,率用(%)表示,只有比较具备统计学的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2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治疗后10例(32.26%)为临床治愈、12例(38.71%)为显效、8例(25.81%)为有效、1例(3.23%)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后7例(22.58%)为临床治愈、9例(29.03%)为显效、7例(22.58%)为有效、8例(25.81%)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4.19%;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中风在祖国医学中称为卒中,该病多因气血不足、肝肾阴虚、风火痰浊所致,因此,对其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补气等为主。本次所选用的补阳还五汤中,生黄芪能够补气,当归可活血、补血,两药合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益气、生血等功效;赤芍能够起到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等功效,川芎不仅能够行气止痛,而且还能够活血化瘀,桃仁能够痛经活血、止痛祛瘀,诸药合用,能够起到通络活血、益气等功效。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年第59期第155页)

治疗半身不遂的神方

王清任治疗半身不遂的神方,为什么到了你手里就不神?

清代名医王清任主攻半身不遂数十年,创立了治疗半身不遂的神方——补阳还五汤。关于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的效果,其友人张润坡在为王清任的著作《医林改错》写的序中讲到:“有人患半身不遂者十余年,得一良方,行走如故。余甚奇之,再四访求,始知”药方“出自《医林改错》一书。”

王清任自己讲:对于半身不遂“平生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攻研半身不遂,“四十年来,颇有所得”。对其创立的补阳还五汤,王清任说:“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王清任是清代的京城名医,《医林改错》著于其去世前一年的1830年,总结了其几十年治疗半身不遂的经验,当不是吹牛之谈。

然而今天,无论是医家还是患者,对于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的作用似乎并不太推崇,因为我们很少听到或者几乎没有听到过谁用补阳还五汤治愈了半身不遂。究其原因何在呢?笔者猜度,问题可能出在药物的用量和方子的用法上面。

我们先来看看王清任创立的补阳还五汤的组成:

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水煎服。

用量!用量!黄芪四两!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清代的一两约等于37.3克,四两约等于150克!

然而,对于补阳还五汤的用量,现在的许多中医方剂书,比如大学教材《中医方剂学》标明的黄芪用量是60克,只是原用量的40%;有的中医方药学只标到30克,仅是原用量的五分之一!

病重药轻,杯水车薪,药力不及,贻误病情,这是医生们通知的道理。

所以,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特别强调:“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

我们再看看补阳还五汤的用法,原文这样说: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惧黄芪,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两剂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几点:

1、初得半身不遂,在原方中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

2、初得半身不遂服补阳还五汤,每日两剂,服五六日后,改为每日一剂;

3、患半身不遂两三个月,未服补阳还五汤,而是服寒凉药过多,当于原方中加入附子;

4、服散风药多的,改服补阳还五汤,要增加党参;

5、几种用补阳还五汤不能治愈的情况,但虽不能愈,服补阳还五汤可保病不加重;

6、服补阳还五汤,半身不遂愈后,应隔几日服一付补阳还五汤,以防复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