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缺,对联作品特色之源
刘可亮
人们悦赏于偶句的对称美,从而讲究对仗工整精致,追求“高对称度”,打心里不乐意平仄安排和词句对仗有这样那样的破缺,尤其是明显刺激到感官的破缺。孰不知,除了“突出的对称美”这一点外,偶句的其他特色,大多拜“破缺”所赐。
要真正透彻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有自如的逆向思维。
认识破缺之于偶句特色的作用,需要的逆向思考流程并不复杂。打个比方,我们平时问孩子考试成绩,回答总是96分、87分、68分之类,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正向思维。今天,我们就换一下方式,统一改成“扣了4分”、“扣了13分”、“扣了32分”的说法。在统计意义上,虽然“得到的分”占的比例通常更大,更引人注目,但关注和分析“扣了的分”或许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联也一样,可以把关注的重心从“工致、对称”,转移到“破缺”上来,看看“破缺”和“艺术性”有什么关系没有。
这看似是一个十分怪诞的想法,实则是艺术理论范畴的基本问题。反过来看,诗联艺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真正提“不对称”这一壶,只一味盯着“对称”,忽视“对称性破缺”,才是真正的荒谬。
当然,真正要做到转换脑筋,形成自如的逆向思维却也是不容易的。设想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界普遍以工整的篆书、隶书和楷书为书法正宗之美。这个时候,突然冒出八分书、行书,并且有人指出行草、章草、狂草等在未来也可以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试问有几人具备客观、科学的思维,包容、认可的态度?对比一下你平常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自问短时间能接受得了吗?能及时转换成我们今天对待行草、章草、狂草的态度吗?我相信,敢如实回答自己“能”的人,是很少的。
联界就正处在一个以“小篆、正楷类对联”为正宗,而未能认识和善待行书类对联、草书类对联、狂草类对联之美学价值的时代。我们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偶句“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并指导实践。这样类比一下,转换情境思考,或许利于我们下面的探讨。
如果读者朋友已经充分准备好这样转换脑筋来认识偶句,那就同我一起探讨吧。
本文将重点围绕“对称性”方面的“破缺”来初步探讨诗联偶句“破缺”和“特色”的关系。
一.什么是偶句的特色
除了“突出的对称美”是偶句的特色,偶句还有哪些可能的特色呢?这个必须基本达成共识,才方便下面的研究和探讨。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以对联为例,何谓偶句的特色,前人在各种联话、联评中阐述着自己的见解。笔者在鲁晓川先生总结梁章钜对联批评的核心范畴为“雅切”的基础上,对《楹联丛话全篇》和《对联话》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对联批评的范畴为“工、谐、雅、切、浑、杰(新、奇、雄、秀、朴)”。又如,韩崇文先生总结郑板桥对联的特色为亦雅亦俗、见因见果、如诗如画、有理有趣、拟人拟境。
综合对诸多见解的归纳和提炼,笔者认为,偶句求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追求:观点“新、深、偏”;角度“小、准、奇”;意境“融、澄、旷”;语言“活、醇、绝”;手法“恰、巧、化”。(后面的篇章有详述)
总之,偶句的特色,就是其秀出于众多作品共性之外的个性。
二.对称接近“圆满”的偶句难有特色
前面的篇章中已经论到,偶句的“对称度”即创作完成后“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平衡关系中在人们总体感觉“对称”特征所占比例。
对称接近“圆满”的对联作品,就是人们所认同的各元素“对称”的最佳形态“同时具备”的作品。其特征为:
1)上下平仄对立;
2)上下汉字小类工对;
3)词性、结构一致;
4)容量、属性、情感、气势等铢两悉称。
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作品,被认为是“对称度”极高,“对称美”突出的作品,近乎“圆满”。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凡是与以上四点有距离,即为“对称性破缺”。
1.常见优秀偶句中,对称接近“圆满”的作品很少
仔细一想,在常见的实用对联中,在各种对联作品集中,甚至在《清联三百副》中,要找到一副完全符合以上四点的对称接近“圆满”的作品,还真不容易。
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平时觉得这副格言联很工整、精致、规范。其实,以上面四点为标尺去考察,还是存在“微破缺”。“书/学”“涯/路”“勤/苦”“径/舟”都不是最理想的小类工对。通常,一个汉字所能应对的最理想的小类工对大约为10-20个汉字,如果强求在此范畴择字造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成句、表意和求特色。
大家所欣赏的优秀作品,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微破缺”、“中破缺”,甚至“巨破缺”。具体分布情况为:
1)平仄对立方面,较多实现圆满。
2)小类工对方面,极少实现圆满。
3)词性与结构一致方面,较常见实现圆满。
4)容量、属性上下一致方面,常见接近圆满;情感、气势上下匹敌方面,常见偏离圆满。
四者综合起来同时近乎实现圆满的作品,也就比较难寻了。
2.对称接近“圆满”的作品,特色很难凸现
有没有上述四点都近乎圆满的作品存在呢?当然有!但是特色很难凸现。这个分两种情况。
1)出句有特色,对句重复该特色。
来看一副郑板桥的作品: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出句的特色主要在语言和意境方面,一个“补”字炼得到位,生动传神。单单这一个出句如果没有对句的配合,放到散文中,特色不减。这就是“单句有特色”。当对句做到对仗圆满时,我们发现,其特色还是重复着出句的特色。对句本身既没能透出新的特色,也没因与出句组合成联而糅合出整联的其他特色。
2)出句平平,整句无特色。
这类作品常见于蒙书和网络对句类版块。
月明山寺远;
风细水亭虚。
一庭翠竹犹为雅;
三径幽兰最是清。
出句质量一般,对句无法超越出句,透出某方面特色,也很难靠与出句组合而化腐朽为神奇。
刘太品先生曾总结说:“事实上,完全用工对写出的对联只占古今对联创作的很小部分,并且多半中看不中用,很容易写成那种文辞工整,内容空洞的东东。”
3.对称接近“圆满”的作品难具特色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对称接近“圆满”的对联难以具备特色呢?除了创作选择空间小,自由度非常有限之外,对仗越圆满,字、词、句的“同质性”就越突出,表现的东西就属性越接近,就越难以拉开表现空间,是主要原因。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所对的字词类属非常一致,组合成的句子必然类属非常一致。这就如同画一张人脸正面像,左右元素类属越一致,整张脸也就越左右对称,越无法凸现人物肖像的特点。
越是长得有个性的脸,左右半边的“同质性”减损就越明显。眼角、眉毛、皱纹……正是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或细微或明显的“对称性破缺”,及其有机组合,才使得憨豆先生(右图)区别于大众脸谱(左图),而不是别的任何人。
对联亦然。细微的“对称性破缺”,虽然不起眼,却非常重要。我们转换视角,从艺术的角度可以把各种细微的“对称性破缺”看成是创作中遵循形式美法则主动而为的“精雕细刻”。正是通过恰到好处的勾勒而呈现的豁口,赋予了作品特有的个性。
一旦在“越工越理想”的指挥棒下使劲追求精工,当人们审美视野中的诸多细微的破缺几乎给“削平”时,则作品顿失活力。创作者也会发现,这种情况下要赋予作品以特色将举步维艰。
三.偶句“破缺”与“特色”的关系
所谓破缺,就是“圆满”的减损。对于事物的“对称性”而言,“对称性破缺”就是理想中的“圆满对称”的减损。前面的篇章系统介绍了“对称性破缺”的各种形式和特点。
“对称性破缺”为什么不是对联特色的制约因素,反而是凸现特色的重要因素呢?
1.“破缺”丰富创作自由度,为求“特色”创造条件
前面已经分析了,追求对称“圆满”,主要在字的选择方面,空间非常有限,词句结构要保持完全一致也不容易,甚至字字平仄对立也很束缚手脚。
保持整作“对称度”在适当范畴的前提下,适度的“破缺”可以使创作者获得相当的自由度,去追求观点、角度、语言、意境、机巧等方面的特色。
平仄,放宽到“一三五不论”“领字、衬字不论”,可以“拗救”,甚至“节奏点平仄相粘”,这就自由多了。
字义,放宽到同门相对就算工,可以按虚实死活相对,个别地方可以失对,这样,原本只能在10-20个汉字中选择,拓展到了成千上万个汉字都可以相对。
自对,以减损上下“对称度”为代价,扩充了择字择词的空间;借对,以减损字义的“匹配度”,和词的词性与结构的“对称度”或容量的“对等性”为代价,拓展了对仗素材;磋对,以减损句子结构的“对称度”为代价,丰富了对仗形式。
情感和气势等通过轻微的差异性,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破缺”形式和手段,我们认定的史上各种特色突出的对联才得以成功。
2.“破缺”赋予上下联差异性,鲜明差异性呈现为“直观特色”
对称必然导致统一性,对称性破缺则导致多样化。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所有艺术形式的规律。偶句虽以对称而著名,也绝不可能游离于此规律之外。
只有对称,没有破缺,就谈不上美妙,谈不上多彩多姿之间的协调和谐。偶句的“对称性破缺”,赋予上下联必要的差异性,是其各种特色产生的前提。李政道说:“对称的世界是美妙的,而世界的丰富多彩又常常在于它不那么对称。有时,对称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的破坏,也会带来某种美妙的结果”。惟有整体认识到这个层面,联界的理论和实践才是堵住了巨大的漏洞,修正了严重偏差的价值坐标。
从字义来看,如果把“对称度”大致量化,就可以比较直观而有分寸地认识具体元素的“破缺”情况。如:
花/叶,对称度100%;花/树,对称度90%;花/室,对称度70%……
把它们分别合理安排到某一对联中,“花/叶”相对不容易为作品个性的形成做出贡献;“花/树”“花/室”因为10%、30%的对称差异性的存在,在作品个性与特色的形成方面贡献可能更为便利或比较明显。这就好比用砖头砌人体雕塑,全部用规则的砖头不易表现人物特色,选择部分不规则砖头放到最恰当的位置,才是正道。
通常,许多“破缺”,尤其是“微破缺”的存在并不能直接显现导致了作品具备某一特色,而是综合起来赋予作品特色,只有某些“深度破缺”导致的鲜明差异性,才会直接赋予作品很直观的特色,并可以观察到。
如,吴恭亨题两溪书院
两山之间,时生云气;
溪水无尽,曲似文心。
“两/溪”,从对仗来说,是“巨破缺”,但此举镶嵌书院名称,很“切”表现对象,是小特色。
又如,李篁仙题武昌湖南会馆
廿四桥月夜箫声,好向此间听取;
一再鼓湘灵瑟韵,如从天上飞来。
“廿四桥/一再鼓”,通过借对,虽然平仄、含义、词性、结构等方面“对称度”大大减损,但带来了审美错觉上的工致,同时“一再鼓”从听觉上传神,与后面的“如从天上飞来”呼应,为营造优美的意境做出了直接贡献。
由此看来,有意选择合适的“深度破缺”,制造局部的突兀和刺目,恰好是求得作品整体效果上的鲜明特色之有效途径。只有用得不当时,才是缺点或深深遗憾,不能一概否定。
3.“破缺”的有机整合,托起偶句“鲜明特色”
仅从“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角度来看,赋予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征,以及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正是各种“对称性破缺”的有机整合。正如左右两边脸在轮廓,曲线,肤色,眉毛、皱纹、耳朵、鼻子、头发等等具备细微乃至明显的“对称差异性”,综合起来,比例恰到好处地搭配,才凸显人物个性,构成独一无二的憨豆、葛优的脸瓜。即使是整体很对称的、最标准的“三庭五眼”的美人脸,必然是一些非常细微的“对称性破缺”综合起来,比例恰到好处地搭配,才凸显人物特色,构成独一无二的周慧敏、范冰冰的脸蛋。联亦如是!每一“严对”作品的诸多特色,也因诸多“微破缺”的恰当组合而赋予,若进一步堵住“微破缺”谋求精工,乃成死对,特色亦不存。例: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此作品字面上是谈“室”和“花”,实际上是写作者的志趣。“室”和“花”的“同质性”不高,才使得上下表意空间得以拉开,合力将哲理美很突出的作品表达到位。若更“室雅”为“果脆”,或更“花香”为“厅宽”,则特色全失。
“对称美”和“不对称美”是共生的,谁也离不开谁。人们此刻欣赏的是某个局部99%的对称度,认为它本身是优点。这个优点同时也包含了1%的破缺。一个苹果被咬了一小口,留下的缺口形成的曲线及整个图案恰好符合形式美法则,人们认为它很美,是因为整个系统是协调的。对仗之合形式美法则,亦同此理。因此,我们也可以更换角度表述:具备鲜明“对称美”的艺术作品,其鲜明个性与特色,正是“对称”的基础上,由各种“破缺”手段细细雕而成的。
偶句的各种“对称性破缺”,在方方面面,深深浅浅减损“对称度”,糅合起来,最终才在艺术原理和美学原则的指挥棒下,呈现出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凸现特色。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
“王者/春光” 明显的宽对,选择较高的“破缺度”;后一分句除了尾字,节奏点平仄相粘,选择很高的“破缺度”,而读者觉其自然合理。奇特的比喻,独到的观点,雄浑的气势,美妙的意境俱备,作品带给人的艺术享受是多方位的。我们发现,如果抛开传统观察“对称度”的思维习惯,反过来专门观察“破缺度”,体会作者选择各种“破缺”之恰到好处,之无可更替,将是另外一种享受。这分明就是“对联艺术中的维纳斯”!
我们也将发现,此前在很多场合做出“憾对仗不够工致”“惜平仄不谐”“整体效果突出,瑕不掩瑜”之类的评价,是多么不妥当。
无破缺,不个性;无个性,谈何特色。
四.主动追求“破缺”,赋予偶句“特色”
我们的确需要新的角度、眼光、动作,并逐步形成群体习惯。
1.此前的“半自觉”和“半主动”行为
其实,此前的偶句创作,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是因为,尽管人们过多纠缠于平仄和对仗,但注重作品整体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大方向并没有偏离。在这个大方向下,有很多对“破缺”追求的“半自觉”“半主动”行为。
所谓“半自觉”“半主动”,指行动上是比较自觉的、比较主动的,但思想认识上并不完全到位。
比如,我们常说的许多工对,本质上是大小类对或大类对,存在“对称性破缺”。老祖宗在行为选择上是主动的、自觉的,但认识上“以工为王”,不愿意正视本质上已经是“略宽”的客观事实,在术语的设置上与学术层面有偏差。
又如,拗救本来是当上联出现节奏上的破缺时,下联也应以合适的破缺,使上下形成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均衡格局。这本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而人们心里却带有遗憾。
也有人虽然认识上没有达到“破缺是特色之源”的高度,但懂得主动追求“工拙并存”,经常有意选择“一字工一字宽”的词来进行对仗,以求得作品的灵动性。
这些思想和行为,需要科学的理论成果来进一步唤醒和推动。
2.清醒认识、掌握技巧、主动作为
偶句创作,就是精心运用、讲究破缺的学问。也可以理解为,是利用各种破缺元素去细细雕琢艺术作品的过程。雕琢必然要留“屑”,让部分元素的“对称度”指标降下来。所有的声调都是高八度,无法成就一首动听的歌曲。
设想用同一个模子压一批“泥人坯”,左右非常对称,却毫无个性可言。“泥人张”的窍门就是左捏捏,右捏捏,把左右的对称差异性体现出来,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才得以呈现。有时,人们的对联创作推敲过程,非常契合这种捏泥人的过程。围绕艺术性、思想性的呈现,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标,我们在对句或创作时,面对上联,脑海里首先涌现出的实质上是一个个“小类工对”的汉字,甚至隐约存在一个对称度很高的“联坯”。在“联坯”的基础上,更换、调整着汉字,实质上是利用各种“破缺”以适应表现需要。具体到手头操作,实际上是在各种“1%破缺”“5%破缺”“20%破缺”的局部因素之间进行着比较、选择和调整,看看如何将各种“破缺因素”有效搭配、组合,以最好地展现作品的个性,凸现艺术特色。这方面的法度,是一个很大的理论空白区,待人填补。
当一个“矛盾系统”处理得当,整体效果突出时,如果存在局部的“深度破缺”,即矛盾双方选择了一个非常规的平衡点,作品往往特色突出。所以,告别厌恶破缺、抵制破缺的思想,有意识去巧妙安排“深度破缺”,追求作品鲜明特色,推出更多的与维纳斯、狂草相呼应的对联艺术作品,应成为我们新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清醒认识到这个层面的基础上,还需掌握和娴熟运用各种“造破缺”技巧,尤其是尚不熟悉、不常用的一些手法。后面的篇章将有推介。
认识到位了,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在追求艺术性、思想性,凸现作品特色的大前提下,“造破缺”的行为比现在当主动一些,胆子可以大一点,在力度、密度、幅度加大方面应当多尝试。我们将发现,创作自由度将比目前的格局更为宽广,偶句将呈现严谨、优雅、飘逸、逍遥等风格并存的格局。
五.由“破缺”与“特色”的因果关系思索开去
对比历史上对联理论界的认知状况,我们不能不感叹其缺失之巨大,并陷入深思。学术这事,只有遵循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的一般原理和原则,才能突破经验层面,登堂入室。
1.“破缺”不可无视、不可厌视、不可小视
“破缺”客观存在,但很少真正被联界人士放在心上,眼中只有“对称”和“圆满”。当“破缺”刺眼时,排斥和遗憾是态度的主流;理论界对“破缺”熟视无睹,总结篇章,构建概论,制订规则,以“对称”和“圆满”为轴心,面对规律的不可抗,拙劣地打着各种“补丁”。这一基调,迟早将得到彻底的修正。
告别无视和厌视的错误态度,正视对偶艺术中的“破缺”,尤其是“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应注意正确定位。“对称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称性”的基石地位非特殊构思需要不可动摇。“对称性破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比例上通常占“小头”,更在于,“破缺”是作品个性之基,特色之源。
2.“破缺”是对联艺术性、思想性之“关重点”
艺术性是指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思想性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作品中的反映。
对称近乎“圆满”,偶句的单比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但大大限制了表现空间,无法通过上下比的组合效应进行拓展。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识见气魄的赋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称性破缺”的支撑。
故所以,“对称美”的主导地位容易得到保证,“不对称美”反而是对联创作和鉴赏的关键点和重点。创作者更多的精力,实质上当倾注于此。试想,一个画家或雕塑家创作人体画像或雕塑作品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保证作品“对称性”上么?
3.“破缺律”是联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偶句的鲜明代表,对联是一门艺术,它的“破缺”和世间万物的破缺一样,属于科学范畴。科学界认为:“认识和描述对称性,仅仅是自然规律的表征。对称破缺才是深层密码的解读。”“从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导出的因果关系来看,对称破缺作为假设使理论陈述成为可能。这些关系的知识,给我们的才是对事物本质的洞见。”
对联艺术的大部分学问,以“破缺”为起点,或由“破缺”而引起。如何讲究,自然应成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规则,又岂能缺了它。
如何选择“破缺”,如何把握分寸,如何有效融合,对联作品就成功就出彩呢?只要正视“破缺”,按照艺术原理和美学原则,就可以找到章法,形成关于对联艺术科学的价值观。
在美和艺术的召唤下,合理地赋予上下联“对称的差异性”所应遵循的规则,当是“破缺律”的重要内容。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科学看待“圆满”与“破缺”的关系,重点把握“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关系,在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调整各矛盾关系中兑现价值观,就能找准“破缺律”的定位。
刘可亮,湖南双峰人,就职于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兼学术委主任,双峰县诗联学会顾问。是楹联学泰斗余德泉先生门下“廿四君”之一,潜心对联理论研究十余年。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领衔主编的《无情对韵》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其理论专著,皆有填补空白之功,其中《对偶破缺论》首次从“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视角来立论,为传统格律文体尤其是对联理论的科学化、系统化犁出了全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