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竟然有这么多危害,中医治法全部在这里,赶紧收藏吧!
打呼噜在医学上叫做打鼾,是人在睡眠的过程中,呼吸气流受到阻塞,导致狭窄部位的气道振动引起的异常声音。鼾,是指人在“熟睡时发生的鼻息声”。汉·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将鼾释义为“卧息也”。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在睡眠中,呼吸相对通畅和均匀,很少出现打呼噜的现象。
打鼾可以分为生理性打鼾和病理性打鼾,生理性打鼾是由于气道肌肉一过性松弛导致,导致在睡眠的过程中呼吸气流暂时性的受到阻塞,最多见于人在疲劳的时候出现,休息之后打鼾现象很快会消失。而病理性打鼾是由于呼吸中枢功能紊乱或者气道内存在病变,引起气道狭窄,最多见于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响亮地鼾声突然中断,患者强力呼吸但不起作用,完全呼吸不了,几秒甚至几十秒钟后患者醒来,大声喘息,气道被迫开放,然后继续呼吸。经常伴随着机体的踢打动作以及身体的扭动痉挛。患者的各种扭曲的身体姿势是为了使气道开放。睡眠过程中由于阻塞等原因导致呼吸气流停止,(即睡眠中憋气,呼吸停止),持续时间超过10秒钟或气流量低于正常20%则为睡眠呼吸暂停。祖国传统医学对本病没有专门论述,对于本病的描述散见于痰证、多寐、失眠等病症之中,本病属于中医“鼾眠”范畴。
西医认为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反复发作的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可致神经功能失调,儿茶酚胺、内皮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血管的影响
(1)高血压病:资料表明,本病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本病,45%~48%的本病患者有高血压。
(2)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有35%合并本病
(3)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为呼吸暂停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胸腔内压力改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输出量下降本病可引起或加重心脏病患者的心力衰竭。
(4)心律失常:约80%的本病患者有明显的心动过缓,57%~74%的患者出现室性早搏,10%的患者发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5)卒中:呼吸暂停发作时血流降低(胸内负压和颅内压增高所致),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本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2,对肾脏的损害
本病可以合并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和浮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一系列表现。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可有入睡前幻觉、无意识行为,入睡后肢体抽搐、痉挛等。由于缺氧和循环障碍引起的脑损害可造成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和性格改变等。
4,对精神系统的影响
(1)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全面受到影响,其中以注意力、集中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短期记忆损害最为明显。本病病人的警觉性降低,增加了机动车事故的发生率
(2)精神障碍:其中以抑郁、焦虑、疑病等症状为著。也有个别病人表现有单纯型类偏执狂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等。行为异常也不少见,如睡眠中不安稳,手脚乱动,有时还会出现梦游现象。,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血氧过低可刺激肾脏,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脑血栓的机会增多。另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性疾病发生增加。
6,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儿,由于快速眼动睡眠的减少,生长激素的释放有不同程度减少,影响病儿生长发育缓慢。
7,对性功能的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出现性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先天禀赋和后天失养有关,后天因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吸烟嗜酒等。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肾,同时与鼻窍、喉部的病变也密切相关。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湿、痰热、血瘀、气滞。主要病机为痰湿内阻,或痰热内壅,气滞血瘀,肺脾肾虚,心阳不足等,尤以脾失健运,肺气不利为关键。
辨证分型
1.肺脾气虚,痰热内壅: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气粗,夜寐不实,晨起口干,咳痰黄而黏,便秘,易汗,乏力。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气不足,痰湿内阻: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形体肥胖,晨起口干不明显,胸闷,咳痰白稀,神疲嗜睡,睡不解乏,健忘,脘痞。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舌苔白或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或濡缓。
3.肺脾肾虚,痰瘀互结: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夜寐不实,时时鼾醒,口干但不欲饮,晨起头痛,胸闷,面色晦暗,健忘,气短,神倦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润,脉细涩。
4.心肾两虚,阳气不足:眠时有鼾声,鼾声不响,时断时续,夜寐不实,时时憋醒,嗜睡,睡不解乏,面色黧黑,畏寒肢冷,神疲懒言,夜尿频多,健忘,胸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
中医治疗
1.肺脾气虚,痰热内壅证
[治法]益气化痰,通腑清热。
[方药]六君子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2.脾气不足,痰湿内阻证
[治法]运脾化湿,利气祛痰。
[方药]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若湿邪较甚者,可加苍术、泽泻、薏苡仁化湿利湿;若清阳不升者,可加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升清。
3.肺脾肾虚,痰瘀互结证
[治法]补益阳气,活血化痰。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可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利窍。若气虚较甚者,可加黄芪加强补气之力。
4.心肾两虚,阳气不足证
[治法]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方药]真武汤加减。
若阳虚较甚者,可加人参、干姜、炙甘草加强温补阳气之力;寒湿内停者,可加白豆蔻、石菖蒲化湿通窍。
经验方
1.化痰祛瘀开窍方
[药物组成]橘红10克,生半夏10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白术15克,石菖蒲10克,郁金15克,川芎l0克,丹参20克。
[功效]祛湿化痰,化瘀开窍。
[适应证]属脾虚湿困、痰瘀阻窍证者。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2.酸枣仁汤加味方
[药物组成]酸枣仁20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知母1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
[功效]补血调肝,养心交神,清热除烦,健脾祛痰。
[用法用量]上药冷水浸泡60分钟,浸透后分两次煎,每次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两煎混匀,约500毫升,每日一剂,分3次服。配合服用生脉胶囊两粒,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