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自然课,开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户外探索之旅【春夏篇】

撅着屁股在河里捞蝌蚪,爬到树上看一看鸟窝,再拧个柳哨吹吹......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
但你真的懂它们背后的道理吗?

当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到自然中时,看到鸟窝可能顶多说一句“哦你看那是小鸟的窝”;看到蝌蚪顶多就是伸出手摸一摸,而看到柳树有可能就更简单了,连想都不会想,只是从它身边走过。

而在一个热爱自然的人眼里,无论是悄悄伸出雌蕊的梅花,抓在芦苇上的蜉蝣,晾晒翅膀的豆娘,水里游的蝌蚪,在地下睡得正香的金龟子,战火不断的绿头鸭,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市面上有不少自然科普课,一上来就是告诉孩子这种花属于什么科,它的结构、分类等等这些十分抽象的理论知识,看上去学习力十足,其实并不适合孩子。

闻一朵花的香味,尝一口花蜜,去池塘抓一只蝌蚪,用手指戳一戳鸟窝....
这些才是孩子们喜欢和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他们建立认知的重要方式。
研究了2年后,我们决定把课堂开到公园里,从身边最常见的生物开始,踏上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户外探索之旅,《城市公园自然课》应运而生~~

第一课 吹响春天的哨子

看到一棵柳树,或许你直接就走过去了,我们却要在它前面停下来,你可能想不到,随便截下一段柳枝,就能吹出

清脆的声

音。

拧柳哨并不是听上去那么简单——什么时候可以拧?我们拧的是柳树的什么部位?树木又是怎么生长?

到底怎么样才能发出声音?这声音从哪里来?如果我不用柳枝,只是随便摘下几片别的叶子,是不是也能做到同样的效果呢?那它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当孩子开始问为什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去帮助他们进行新知识的内化,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

今年的限定柳哨课已经告一段落,敬请期待2022年春季柳哨课吧!

第二课 我给小蝌蚪造个家

如何引导孩子走向知识,而非将知识灌输给孩子,是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玩耍,让这个过程自然而然的发生——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选择从最快乐的部分开始——捞蝌蚪,带孩子们一起玩起来!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都被打开,从寻找、发现,到创造、尝试,孩子们的成就感层层递进,只有大自然才能带来最丰富的精神养料。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知道怎么玩,但却不明白中间的联系,或者只会玩而不会问为什么
我们将通过请孩子们领养一只小蝌蚪,给蝌蚪制作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们带着爱心、责任心和好奇心,主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小蝌蚪喜欢什么样的家呢?蝌蚪到底吃啥?我用干净的凉开水养它行不行?我养的是青蛙还是蟾蜍?.......

通过这个探索过程,这些零散的认知彼此之间有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链条。孩子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成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