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观 | 跟随临安古地图,来一趟西湖之旅
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灭亡。在金兵的追杀下,幸免于难的康王赵构奔走逃亡,沿着中国东南海岸兜兜转转,四处落脚。
终于,九年的逃亡岁月之后,1138年赵构定都于临安——即今日的杭州,开启南宋长达半个世纪的偏安岁月。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文化、商业、工业在这片南方的沃土中不断开花结果,而杭州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鼎盛与辉煌。随着南迁热潮的风靡,临安府的居民人数达到124万,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成为13世纪全世界的中心。
《西湖清趣图》中临安鳞次栉比的屋舍
作为依山傍水的江南首府,临安风景宜人,自古是观光胜地。今天我们熟知的众多景点,如“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皆得名于南宋。它们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一千年后仍然屹立。另一些则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只留下零星记忆。
本期「临安梦华·两宋绘画的地理变迁特展」特别节目,便邀请诸君与我一同,跟随南宋临安地图,共同游历一千年前的西湖风光。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地图——
《咸淳临安志》西湖图
这是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四幅地图之一——《西湖图》,其中囊括了古代临安城内外大大小小各处风景。一些至今仍保留当时的模样——如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另一些则几经改造,或名存实亡,或仅剩下遗址——如马远《华灯侍宴图》中的德寿宫、赵伯骕《万松金阙图》里的万松岭。
南宋临安复原地图
凭借据《咸淳临安志》复原的古临安地图,结合谷歌卫星地图,我们能够规划出这条跨越千年的旅行线路——
临安风景分布图
我们的旅程将从西湖最北端的“断桥残雪”开始,循西湖逆行一周,经过钱塘江、皇城、德寿宫,最终在传说岳飞被赐死的风波亭结束。
那么第一站,即是西湖十景中的断桥——
▼
断桥位于西湖最北端,白堤东段,因白堤到此中断而得名。它也是白娘子和许仙”借伞定情”的地方。
“断桥残雪”是冬日赏雪的胜地。每逢瑞雪初晴,向阳的半边桥面积雪消化,而桥阴面白雪皑皑,呈现“雪残桥断“的绝美景象。
叶肖岩《断桥残雪》
▼
——沿着白堤一直南下,走入一片辽阔的水域。
这里是平湖秋月——西湖最佳赏月点。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人们泛舟夜湖,舟中赏月。苏轼有诗“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描写的就是这一带的景色。
叶肖岩《平湖秋月》
▼
——平湖秋月的背面是孤山。
这里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的隐居之所。林氏性格孤高自好,淡泊名利,一生没有娶妻生子。他喜欢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相传每逢客至,童子放鹤相报,林氏见鹤便棹舟归来。
如今孤山北麓有林和靖之墓,在放鹤亭旁边,墓前种有梅花数株。在清代,这里被称为”梅林归鹤“,西湖十八景之一。
马远《林和靖观梅图》
林和靖善作诗文,虽然存世不多,却备受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的赞誉。林逋现存诗作三首,其中以《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成为吟咏梅花的千古绝句。
马麟《林和靖图》
▼
——离开孤山,很快来到苏堤。
苏堤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官时为治理西湖修筑的。他指挥二十多万人对西湖进行疏浚,并用湖底挖出的淤泥和葑草堆筑堤岸,连接南北两侧。可以说没有苏轼的壮举,就没有今日的西湖。
今天所看到的六座古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始建于北宋。从十三世纪以来,“苏提春晓”一直是“西湖十景”之首,深受百姓喜爱。
叶肖岩《苏堤春晓》
▼
站在苏提的映波桥上,可以眺望到位于夕阳山上的雷峰塔。
雷峰塔建于五代(975年),由吴越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后来因民间故事《白蛇传》的流行而家喻户晓。
1924年雷峰塔突然倒塌。据传一名香客盗取塔基的青砖用以去怪辟邪,导致塔基松动发生坍塌。今日看到的雷峰塔重建于二十一世纪初。
叶肖岩《雷锋夕照》
▼
从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向西眺望,远处两座高峰映入眼帘。
这是西湖西面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古代西湖周边名噪一时的佛教名山,峰顶建有佛塔。如今直入云霄的佛塔已毁,已不见”插云“的景致。我们只能从古画和古诗中体会”双峰插云“的独特魅力。
叶肖岩《双峰插云》
▼
沿着苏堤继续南下,来到跨虹桥,桥的右侧是曲苑风荷。
这里原是南宋时期的酿酒作坊,曲苑指酿酒使用的酒曲。酒曲酿酒是一种古法,使用发霉的白米制作酒曲,由此发酵酿酒。作坊早已被遗弃,但酒工种下的荷花年年生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此辽阔的水面,密密麻麻长满荷花。大概只有到这里,才能真正体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诗意。
叶肖岩《曲院风荷》
▼
暂时离开苏堤,坐一艘小船,来到湖心的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古称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蓬莱三岛”。“三潭”即为湖中的三个石塔,传为苏轼在疏浚西湖后所建。
石塔的塔腹中空,腹上有五个洞。中秋之夜,在塔中放上蜡烛,灯光从洞里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映湖中。“三潭印月”由此得名。
叶肖岩《三潭印月》
▼
回到苏堤,一直走到最南端——那里是“花港”。
南宋时期,因花家山的溪水经过这里流入西湖,因而称作“花港”。位于南边的红鱼池里养殖了大量的锦鲤。沿着池上的曲桥,就能看到红鱼成群结队地游水嬉戏,饶有乐趣。
叶肖岩《花港观鱼》
▼
“南屏”指净慈寺所在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净慈寺傍晚传出的铜钟声。
净慈寺始建于五代,是西湖四大古刹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寺内钟声传出。浑厚深沉的佛音在山中久久回荡,意境悠扬。
叶肖岩《南屏晚钟》
▼
沿着西湖,走到东边清波门外。这里是西湖十景的最后一个景点“柳浪闻莺”。
南宋时期,这里是帝王的御花园,又称聚景园。这里醉柳成荫,繁花似锦,更有黄莺在柳条间竞相啼鸣。
叶肖岩《柳浪闻莺》
▼
离开西湖,来到清波门。
这里是古代临安城西城门之一,俗称暗门,是诸多文人墨客、书画家的寓居之所。如《武林旧事》的作者周密以及南宋画家刘松年,后者还因此被称为暗门刘。
清波门如今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上城区学士公园的一部分。我们只能从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中,想象一千年前的暗门风景。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
清波门往南,迎面而来的山丘是南宋皇宫的所在地——凤凰山。
1138年,赵构定都杭州,最终在凤凰山上选的一块宝地,建造皇城。南宋亡后,宫殿改作寺院,元代经历火灾,化为废墟。
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根据宋宁宗题诗绘制《宋帝命题册》十开。册中描绘凤凰山皇宫周边十处景点,是关于这座都城唯一的记忆。
马远《宋帝命题册》
▼
凤凰山的南麓是万松岭。
这里是南宋皇城的根,因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月明中”而得名。岭上有万松书院,建于唐代贞元年间,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在这里讲学。据说,这里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的地方。
南宋时,这里有万松岭古道,与皇城红色的宫墙交相辉映。这般松涛阵阵,红墙绿松的景致,被赵伯骕完美地记录在《万松金阙图》中。
(请横屏观看)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
▼
沿着大内旧址北上,来到一处正在施工的遗址。如果不说,你不会知道这是宋高宗、宋仁宗两任太上皇的居所——德寿宫。
这所宫殿的模样如今只能在古画中窥得一二。这幅马远《华灯侍宴图》描绘了德寿宫的一隅,记录皇帝宴请官员饮酒观舞的热闹场景。
马远《华灯侍宴图》
德寿宫遗址是目前杭州城内发掘面积最大的皇家宫殿建筑,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目前德寿宫遗址还原已经完成主体工程,预计2022年亚运会前完成。届时还有一座南宋博物馆对外开放。
▼
这是本次旅程的最后一站,亦是最沉重的一站。
1140年,岳飞带兵直入中原,把金人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抗金成功,却被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十年战果,功亏一篑。回到临安后,以“谋反”罪被关进大理寺。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于风波亭被害。
宋高宗赵构《付岳飞书》
抵达风波亭,也为我们的路线画上句号。在这场匆匆忙忙的旅行中,照应古今西湖盛景,你或许多少会对这座美丽的城市有所了解。它曾经作为南宋故都,繁华似锦,今日依旧是中国东南最美丽富饶的城市之一,迎接天下来客。也许有一天,当你真正走进这座美丽的城市时,它会比你想象的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