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徐中义:温州记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5】

温州记 

河南新蔡      徐中义

题记:
温州,网络上它是皮革之城,影视中是商人云集之地,我的老家离温州远之又远,如果不是为了挣钱,恐怕这辈子我和温州都不会有任何交集,去了温州之后也许一切都不尽如想象,离开温州之后细细回味却又觉得像是隔了许久不见的亲人,令人想念,感慨万千。温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初去不知其味,如果说在华灯初上夜未央之际站在瓯江水畔看高楼璀璨、在灯红酒绿处走过熙熙攘攘的五马街、在深夜繁华落去人尽归时看最后一班轻轨驶向灯火阑珊处是见证其现代与繁华,那么只有再穿过无数小巷,登上几座高山,喝上两口泉水,品尝几味古菜,逛逛夜市和菜市场,游走于现代与古朴之中、人间烟火与清淡高雅之间才能品至其深味,感受其魅力,一窥其真容。
一记——印象温州

第一次去温州是2019年。寒假从白塔埠机场搭上东航客机飞往龙湾T2,白天从空中看温州,很少有高楼,有的只是四通八达的街道、行人和车辆在略带复古气息的建筑群中川流不息,做为浙江省地级市GDP排名的前三甲,来之前脑海中满是现代化的玻璃高楼,尤其龙湾二字,一度让我想到了香港,但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到有些不达期望。

走出机场,坐上去往桐岭的轻轨,列车上人不多,与连云港整齐有序的城市规划不同,一路上这里的建筑形态万千,高低起伏,楼栋鳞次栉比,远处还有山峦层层,一个个建筑群被一个个山窝包围又相连,与其他山城似乎并无不同,只有下了轻轨,搭上公交车,走进城市才能感受到它的特别之处。这里的人和车都行色匆匆,绿灯亮了似乎哪怕一秒都不想多等,就连公交车也是如此,可以说是一路颠簸、一路疾驰到了屿儿山公园,刚下车看见的就是某某皮革厂,走不远处抬头一看,映入眼帘的是真皮大世界,心里默叹,不愧是皮革之城。

来到事先联系好的工作地,是在一个酒店冷盘间里打下手,原本计划在温州停留一个月,但后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在温州滞留长达将近半年之久。温州本地人多为生意人,很多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小企业或者加工厂,请客吃饭是常事,再加上温州又有各种习俗,年前年后酒店生意火爆,千元一份的冷盘一天之内出售甚多,第一个月在温州的感觉除了累还是累。在酒店工作一个月后原本准备返校,但新冠病毒不告而至,温州一时成了全国疫情下除武汉外的第二震中,酒店被迫关门,霎时间人心惶惶,大街上行者寥寥,我也每天躲在房里不敢出去,时而听见救护车呼啸而过,就这样在温州过了年,也是我第一次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过年。

得益于国家和政府正确的抗疫政策,没过几个月温州就解封了,但我迟迟不能返校,无奈之下只能和哥哥合伙创业,走街串巷去卖菜。每天下午我俩骑着电动三轮车和无数小商小贩千帆竞发,在公路上竞速来到十几公里之外的菜篮子,这是温州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下午四点开市,各种各样的电瓶车蜂拥而入,为了抢购到新鲜又便宜的产品,小贩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往前挤,夹在人群中的我终于知道当初看到大街上的人速度为什么都那么快了,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生意经,就像温州本地特产藤桥牌食品的包装盒上写的那样——“鸭赚,原名鸭舌,但舌在温州话中音似折,这对于每个毛孔都透着生意经的温州人是不可原谅的,故鸭舌改名鸭赚。”诚如此话所言,在温州,空气中都是生意气,烟火气,简直无孔不入,无论大街小巷,不管早中晚,只要你所见之处,只要你还没回归梦乡,小摊小铺无所不在,商品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卖不到。

我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和其他小贩抢摊位,三点或许你还在梦乡,但是第一批采购者早已到达各大小路口,来的人多为温州本地人,这样可以买到最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四点太阳冉冉升起,晨曦笼罩着高楼和高楼下摆成长龙的摊位,这时你才能看清摊主们的真面目,他们或身穿青蛙裤戴着皮手套把鲜活的鱼扔上案板,或身穿围裙熟练地从架子上割下一块瘦肉,或身穿一身迷彩服从框里拿出一把又一把的蔬菜,又或者是戴着一顶帽子把冒着热气的包子端出来......街道上挤满了男男女女,有时髦女郎、新潮男士,也有豪车富商、板车老人,采购的人各色各样,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虽然没有见过纽约四点的日出,却在温州四点的日出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七点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城管要上班了,小贩们纷纷收摊。我骑着三轮车,走过湿漉漉的老街,穿过五味齐放的菜市场,和其他小贩一起走街串巷“打游击”。温州人民做事很利索,取菜放称一气呵成,急而不乱,又快又稳;温州人民也会过日子,一元不能多,半两也不能缺,节省而不压榨,偶尔还会填满零头给你凑个整数,温州人民是生意人也是勤劳人。

我骑着三轮车,从南片工业区到森马工业园,路过一个又一个皮革厂;从富强街道到瞿溪街道,经过一排又一排商店;从巨龙路到八仙岩,走过一座又一座庙,喝上一口古镇八仙泉的泉水,浸人心脾,时而还会闯入不知名的山村小集市里,停在某个路口或者拐角处,坐在桥上,享暖阳融融,听流水潺潺,看树影斑驳,嗅特产香气,尝温州招牌鸭赚和蒸鸭熏鸡等绝世美味,在风铃的叮叮当当中再吃上一碗本地凉皮,倘若不是疫情,恐怕我今生都无法体验这般的温州,古镇里的温州,舌尖上的温州,充满烟火气的温州。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我也终于返校了,离开那天在下雨,但我细细回想,温州依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大象城的高楼也和其他城市差不多,瓯海CBD也不过如此,印象最深的依然是蜿蜒曲折、高低不平的道路和有些陈旧的建筑,高铁越开越快,温州也越来越远,有缘再会吧!

二记——爱上温州
也许是巧合使然,又或是缘分安排,2020年寒假,我又来温州了。

与上一次不同,这次是晚上到温州,我心里竟有些期待,在飞机上看地图,快到温州的时候我早早拉起窗帘,看到远处辉煌的一团,我想那就是温州了。

飞机越来越近,俯瞰温州,灯火闪耀,星星点点点亮整个龙湾,河畔几座高楼闪烁,大桥通明;飞机越来越低,街道上车辆细数可见,放佛梦回去年初到温州之时,只不过相比上次少了几分激动,多了几分老练,买上一张轻轨票,听着站里放的《老人与海》,看着地面上投影里的海浪随旋律波动,别有一番感觉。

第二天来到又来到屿儿山公园,这里是瞿溪古镇的中心,也是当地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到处贴满、摆满了招聘信息。这里人多物杂,公园外围充斥着各种小商小贩,公园里挤满了应聘者与招聘者,这次我找了个快递装货工的岗位,每天下午五点从瞿溪出发,电瓶车骑行十公里到潘桥某物流园上班,凌晨四点返回。这里是临时工的聚集地,人员鱼龙混杂,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或是为了多挣点钱留在这里,或是因为工厂关闭暂时来到这里......原因也各种各样。

每天吃夜宵休息时,操着各种方言口音的人挤到路边的饭馆和小店里,有人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有人和朋友讨论着今年回不回家,有人和妻儿打视频聊家常、问孩子成绩,有人唉声叹气,有人欢声笑语,他们是劳动者,也是陌生人,温州就是这样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白天大家行色匆匆,晚上聚集在一起,在这里你能看到人间疾苦,听人说尽人情冷暖,但也能体会世间美好,听人如何用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能看到有人叹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能看到有人拍桌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穷与富,成与败,辉煌与潦倒,开心与难过,哀叹与感叹,世间百态都隐藏在这座城里,都体现在一个又一个人的经历中。

一个月后物流园放假了,在温州过完了第二个年,我还有半个月才开学,我又开始走街串巷,品尝了夜市里的烤腰子和烤牛排,小鱿鱼、温州肉丸和各类街头小吃,在白天四处游玩,登上了大罗山国家登山健步道,站在山头看蓝天白云,眺望远方,整个瓯海尽收眼底;去逛一逛野生动物园,山上搭建着各种帐篷,看一看都市之外的野生世界,去一去鹿城的江心屿,乘上渡轮看江水波涛,在小岛上享受繁华之中难得的清净与鸟语花香,触摸历经千百年风霜洗涤的古建筑,等到夜晚,看华灯初上渐渐到灯火辉煌,两岸的繁华让人赞叹不已,此时的温州不再复古,全然一副朝气模样。

再走一走五马街,五匹马形态各异,但都昂首挺胸,蓄力前进,这象征着温州人民的奋斗和开创精神,走完五马街,观一观温州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馆内馆外宛如两个世界,一个满是历史的沧桑,一个满是现代的朝气,之所以有现在,是无数前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劳动人民永远值得歌颂。这就是温州,这样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有芸芸众生和人间百态,也有风花雪月和清净高雅,还有古城沧桑和现世繁华,第二次去温州,已对温州产生难以言说的感情。

后记
好事多磨,好城多品,从初到温州感到平平无奇,再到吐槽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不那么整齐的城市规划,到最后深入大街小巷走遍温州,就会爱上这座城市,曾经所吐槽的也变成了特色。鸭赚、蒸鸭、熏鸡、肉丸等名吃令人过口难忘,江心屿、大罗山等各大人文自然景区让人流连忘返.....温州的名片有许多,皮革、服装、重工等等,他们都不足以完全代表整个温州,对于这样一座需要慢慢体会、细细品味的城市,只有亲自走进温州,才能在心中形成属于自己感受的名片,现代与古朴,嘈杂与清净,繁华与落寞都浸在足迹中,都留在记忆里。
(0)

相关推荐

  • 温州轻轨S1线

    温州轻轨S1线 在等待S1线轻轨时,清风从站台轻拂而过.预计还剩两分钟到达站台,一位亮丽的"侍从"就会潇洒的停下车来,彬彬有礼的打开车门,接待每一位贵宾的到来. 当乘上S1线轻轨时 ...

  • 【中州作家】徐中义:练村夏至末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41] 练村夏至末     河南新蔡      徐中义 练村,我的故乡,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豫东南边陲小镇.     傍晚时分,抗完最后一袋玉米,拍拍身上的杂草, ...

  • 【中州作家】徐中义:拔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96]  拔   牙 河南新蔡   徐中义 前天早上起床漱口,突然感到左下颚一颗大牙一阵刺痛,我仿佛能感到那颗牙齿被冰水灌入后的强烈反抗,把我水都呛出来了.我对着镜 ...

  • 徐中玉:记老舍师四十八年前给我写的序文

    老舍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大学时代老师之一,我直接听过他给我们讲的<小说作法>与<欧洲通史>两门课.那是一九三五年的暑后,他从济南齐鲁大学转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来任教了.大概由于同后 ...

  • 【001】“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徐中义作品

    吴语文 徐中义(河南) 吴语文,本名吴帅,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之所以叫他吴语文,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曾经的语文老师并且在我看来语文基础知识扎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语文这门课程带给我深远.不可磨灭的 ...

  • 【中州作家】王小义: 在路上——龙中后记(上)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3] 在路上--龙中后记(上) 深 圳        王小义 01 1998年夏,高考之后,自知无望,在家无味.遂产生了出走之念. 人挪活,树挪死.有时是不得已. ...

  • 【中州作家】王小义:在路上--龙中后记(下)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2] 在路上--龙中后记(下) 深 圳         王小义   六 人就是这样,在家时想逃离,离家后又想家,尤其在生病时.   十一刚过,我从南方又回到县城, ...

  • 【中州作家】冀潜: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1]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河南邓州       冀 潜 上世纪二十年代, 闻一多提出一种诗歌鉴赏理论,认为诗歌需要具备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理 ...

  • 【中州作家】王小义:寻找蛤蟆皮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3] 寻找蛤蟆皮   深 圳        王小义 没想到,来深快二十年,还忘不了家乡的蛤蟆皮.   蛤蟆皮,又名蛤蟆草,一种生长在农村地头沟边的野生草本植物,一 ...

  • 【中州作家】陈喜平:定格在心中的画儿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7] 定格在心中的画儿 河南南阳      陈喜平 花蕾其实在冬日里便开始在枝头孕育了,只为等待那一阵春风,一场春雨.最先绽放的是迎春,一簇簇的黄色小花坠满枝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