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真会玩,汉字666
古代文人怎么个会玩法?先上活:
这是个什么东东?告诉大家,这是一首题为《晚眺》的四句七言古诗!读者诸君读读试试!
答案揭晓: 晚 眺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注:筇,一种竹子,竹筇即竹杆,诗中指竹拐杖;蘸,物浸水中】
怎么样?您读对了吗?
这种诗有个名字,叫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亦称“形意诗”、“谜象诗”。它是以意境写字作画、悟人悟己、悦己悦人的一种学问。依靠(凭借)字形的大小、粗细、长短,排列的疏密,笔划的增减、缺笔,位置的高低、正反、颠倒、欹侧、拆借,偏旁的粗细、大小、颜色的变化等手法,以图写意,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称“神智体”。
相传,这种神体的诗,就是那个几乎通才的大学士苏轼所创。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北方辽国觊觎大宋国土,垂涎大宋富绕,有心侵占大宋,为探虚实,便派了一个精通汉学、博闻多识、能诗会词字也写得不错又精明强干的所谓使者到大宋,表面说是来学习,实质是间谍。这位使者闲极无事,便常常去翰林院卖弄才学,跟大学士们吟诗斗对,还时不时地拿些古里古怪的诗文为难大学士们,弄得大学士们常常答不上来,很丢大宋国颜面。神宗也很尴尬,急宣苏轼来朝,告知事件来笼去脉,令苏轼好好对付他,苏轼心里有了底。
这天,苏轼早早到了翰林院,不久辽使便趾高气扬地来了。听完介绍,辽使便要与苏轼斗对。辽使出对“三光日月星”,苏轼当场对出二联:“四诗风雅颂”,“四德元亨利”,把辽使对的一愣一愣的。苏轼微微一笑说:“对对子,乃小孩子的玩意儿,在我大宋,几岁蒙童都可对答如流;作诗,也是小菜一碟。不过读诗嘛,就有点难喽!”辽使一听,大不以为然,心说这苏大学士也是徒有虚名吧!脸上便显出不屑神色。苏轼一见,从容说道:“我这里有首诗,请使者大人朗诵一下吧!”便拿出事先写好的这首神智体诗。使者一见,当时就傻了眼,呆若木鸡,张口结舌,怎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禁汗流浃背,灰溜溜地告辞。回报说:大宋有能人啊!从此再也不敢在汉人面前卖弄其所谓的诗文了,更使得辽帝打消了侵宋的念头。
从此,这种文体便在士大夫中间流传开了。后人就有不少这样的诗,今选二、三篇,供大家体悟,以达悦己悦人之目的。
(一)还是先上图吧: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七言古诗,从右边竖读为:
夜长枕横意心歪, 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长)望断无人来。
(二) 再看一首题为《秋望》的五言神智体诗
本诗从左往右横读:
断云横日暮,大雁乱长空。
回首岑山小,楼高一望中。
(三)再来看一首咏苦竹的诗
《咏苦竹》
本诗是首七言诗,从左往右读作:
山重水复白云低,枝上栖鸦断续啼
身散无心悲大事,扁舟转棹近蓝溪
(四)四川万县西山太白岩,有块石刻上也刻着一首这样的诗:
游人到此,多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有了这个知识,你就能一眼看出这是首神智体诗。该怎么读呢?不仿留给读者诸君猜猜谜,娱乐娱乐呗!(提示:先判断是几言诗,规律:一般地,五言诗是二字读出一句,七言诗是三字读出一句。显然,这是一首五言诗;然后再每二字读出一句诗来,最后再根据意思修改,释义通顺即八九不离十了。诗成后还可以试着给它命个题目)。
虽则说这是古人的文字游戏,却也是一种比较高雅而又非常益智的游戏。我们在领略汉字精妙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既能开悟智力,锻炼思维,又能有效防患大脑老化,延迟老年性痴呆,悟人悟己,悦己悦人,何乐而不为呢?
不得不佩服:文人真会玩,汉字666!
读完此文,如果您开心了高兴了,又长了点知识了,那就麻烦您动动尊贵的手指,给个关注、点个赞呗!您的满意,是我的动力,更是我的目的!
谢谢阅读!谢谢关注!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