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符号:汉唐龙纹铜镜赏
(汉代龙虎镜)
龙,作为古人创造的神兽和图腾,它蕴藏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龙赋》:“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徽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起乡。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人。为仁无止,则常至乎丧已,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兄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在王安石看来,龙是仁智的象征,是赐福于民,推动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神灵。一首《龙赋》表达了他关心民生,实行“仁政”的政治抱负。
龙作为铜镜的装饰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盛行于汉代,汉代龙虎镜,饰一龙一虎夹钮张口对峙,龙的形象已从平面抽象演变为高浮雕的具象,龙首巨大,龙角长,身壮腿健爪利,凶猛强悍。在汉代有四神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们都是天神,能驱邪消灾,保平安吉祥。故汉代除龙虎镜外,还流行“四神”镜,铜镜除了照影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祭祀避邪之功用。龙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唯它独尊的地位。(见图)
唐代继承传统也铸造龙纹镜,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对龙的升华,唐代的龙已从众多的神兽中平行地位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天下第一神兽并具有皇权的象征。唐代的龙纹较之前的龙的形象塑造的更加勇猛英豪,更加气势磅礴,更加精细写实,栩栩如生。
唐代龙纹镜以一龙镜为多见,一条曲体腾飞的龙张口吐舌,咬向镜钮,似龙戏珠之状,龙角高耸,龙须飞扬,龙眼有神,粗壮而矫健的龙身鳞片叠起,龙尾与后腿相纠结,龙爪如鹰爪锋尖有力。龙身饰有如意祥云。整个龙纹给人以天下无敌,势不可挡之感。唐镜中的龙纹已奠定了唐代之后龙的基本形象,是中国古代龙纹十分珍贵的艺术造型,因此唐代龙纹镜是中国青铜文化珍贵的品种。(见图)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