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森林教育+主题教学模式,强壮一代人的灵魂!

自然教育,很多人印象中的就是把孩子带到乡村或者郊外,去认识大自然的各种花草树木动物。在德国,自然教育比你想象中的更深度。、

自然教育源起丹麦,真正快速发展却在德国,有研究认为,与传统幼儿园教育出的幼童相比,由森林幼儿园走出的孩子们身心发展更加平衡。

目前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共有1500多家。这些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几乎整天都在森林里度过,爬树,玩泥巴,踩水坑,用木头、树枝做各种装饰和工具等。那里的孩子们不接触现代电子玩具,也不学算数和认读。

德国的家长们和老师认为,德国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民族,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培养孩子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的精神,会让孩子的一生充满灵性,懂得抵抗无穷欲望,享受单纯质朴的快乐。

温室的花朵?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德国卡罗镇的Pankgrafen森林幼儿园现有21个孩子,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他们都来到“教室”学习,即使零下28摄氏度,孩子们也在室外待着。

孩子们从来没得过感冒,在少数格外严寒的日子里,孩子和老师会钻进露营帐篷或木头建的小教室暂时躲避一下,但院长莱内克表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户外活动。

孩子们最近的学习主题是野外生火,尽管要接触火这样的“高危物品”,孩子们还是像学习其他课题一样被置于“无人管” 的状态。当篝火因受潮而要熄灭时,4岁的芬恩马上捡起新鲜树枝投进火里,其他小朋友也拿一些小树枝拨弄火苗让它重燃。

其实,森林学校的兴起来源于一个疑问: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吗?

实践证明,将孩子放到可控的、有一定危险的环境中,孩子会建立起自己的“危险管理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估风险,知道自己能否应付这种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

将孩子放到一个具有一定困难的环境中,能锻炼孩子坚强的个性、自立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锻炼出克服困难的品性。

孩子遇到了困难首先会想办法自己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会去找同伴寻求帮助,这又锻炼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自然教育不是为玩而玩

森林幼儿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玩玩具,这些玩具都是可以在自然界发现的,而不是通过购买得来的。尽管有这些差异,森林幼儿园还是为了满足相同的基本目的:照顾、刺激和教育孩子。

森林幼儿园不只是为了玩而玩,而是每个游玩活动的背后,都要它想要达到的一个效果,这样就是为什么每一个森林幼儿园都不一样,但是典型的活动和目标有这些:

森林教育在自然环境的状态下,不是老师们特意造就了一个场景或者困境,而是孩子自然地在森林里和他的伙伴去维持一个游戏。

马上要下雨了孩子们要吃午饭了,怎么去解决自己的午餐?

这些是他们特别真实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而已。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是丰富多元的,几乎能够满足孩子除了我们所说的结构化知识以外的需要。还能发展比如挫折、交际、大小精细动作等等能力。

德国自然教育模式就是:森林教育+主题教学模式

德国在自然教育方面成就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德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强;

2.德国很早就开启了自然老师的认证;

3.学习时间是2年,几百个学时,理论+实践,然后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给到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颁发证书。

树,随便爬

爬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里不会有通常幼儿园或者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好的爬树装置。

这里的树各式各样,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总有一款合适你。

孩子们爬树,老师和家长不给予任何帮助,只是帮他们下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孩子们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老师不插手,孩子自己学

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不插手孩子做的事情,只是保证孩子们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孩子们在没有老师和家长插手的情况下会更能发挥想象力,会自己权衡危险,会自己学习,会互相学习,从经验中学,从失败中学。

难以想象,一群3-6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大人的协助下搭了一个避雪小屋,他们会自己点篝火,并且在火快灭的时候往里面添加木材,这里的孩子很少接触商业性的玩具,而是选择就地取材,在森林中寻找玩具。

大自然的玩具不像商业玩具,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森林里面找到的树枝、泥巴、小虫等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升语言描绘能力。

主题教学

主题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好的,比如关于蜘蛛,看到蜘蛛网以后孩子们就会去思考为什么蜘蛛网不会粘住自己?老师就会做一些功课一步一步跟学生探讨,孩子们会模拟自己被蜘蛛网粘住了,来进行一些表演活动。

这些活动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能够打动人心,所以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这些案例,对老师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培训材料,特别需要老师有能够捕捉问题的能力。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孩子们遇到阻力无法继续推进的时候,老师必须助力一把让项目延续,所以老师非常关键。结束后,老师们会直接把这些案例做成一个册子。

自然教育的价值与反思

专注:森林学校每天下午都有一段时间是听故事或者唱歌,这些平常疯玩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反而很专注。听故事的时候特别专心,一起唱歌的时候也一点不乱,玩的多反而将来学习更好,能力更强 。

协调:长时间的户外玩耍已经被证明,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灵巧度、身体协调性、触觉灵敏度和深度感知能力都非常有益。

自信:大部分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在阅读、写作、数学和社交方面都会提高的很快,这些孩子通常也更自信、更外向。

缺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劣势的话,就是他们在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在认字、阅读量上有所欠缺,只要小孩子有兴趣就能很快跟上。

体验自然,可以完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增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对学习的兴趣,这些是更有价值的。

现在中国国内的孩子“自然缺失症”非常严重,家长用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取代孩子和自然接触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户外场地没有这么多人工玩具、教具的话孩子们会怎么玩呢?

这就是简单和丰富的意思,有的时候环境简单点,人造玩具少些,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不是件坏事。他们会想办法怎么样玩得更有趣,根据环境去做成一个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会去加工组合,拥有无限创造力。

生活和教育环境,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了自然的碎片化。

孩子们看到桌子,知道是木头做的,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拧开水龙头,水就来了,至于它从哪儿来,并不在乎;垃圾扔出去,就没了,至于去哪里了,也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不清楚。这样导致我们对自然的认知是不完整的、碎片化的。

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由”。他们时间是被父母安排好的,上各种的辅导班。等孩子真到了自然中,又怕脏怕不安全。我们提倡“把生命还给自然,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

社会集体价值观的导向性问题,非常功利。家长们都想让孩子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过物质条件优越的生活,这些都变成了生命的终极目标。但关于生命的关怀以及生命的价值,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

比如,很多家长的首要问题就会问“到自然中体验有什么用,锻炼什么能力,获得什么知识”,而且必须速成。但自然教育不是教孩子们认识动植物,一些小孩可以背下整本的昆虫图谱,但却可以随便踩死昆虫。没有同理心,情感的激发和爱的生发,知识再多,也无用。其实体验自然,可以完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增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对学习兴趣和保留,这些是更有价值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