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为什么会委身于贾珍?这个深层原因,很多人都忽略了
秦可卿死亡的原因似乎是非常明朗了。来自焦大的那句著名的醉骂:“爬灰的爬灰……”。并且脂砚斋也作了评语:“焦大之醉,伏可卿之病至死”。可以说铁证如山了。
正是她和贾珍的不伦之恋被直性子的焦大直接爆了光,慑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自己的脸面。郁结于心,渐进成病,走不出自己的心理漩涡,最终三尺白绫,逃出升天。
判词和红楼梦曲也透漏出她死亡的原因是“情”“淫”“擅风情”“秉月貌”。而且把她的这些作风问题上升到败家以致家事消亡的严重程度,似乎破坏性极强,不是一个简单的风流韵事所能具备的“杀伤力”。
但细读文本又发现曹雪芹不是对她全然否定,而似乎寄深意于其间。第五回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中,她是以警幻仙姑之妹的身份出现。生的美妙绝伦“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所以乳名兼美。
她不单是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更兼让他“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的大任,可以说有点儿人生领路人的作用。
秦可卿死后,更是让她魂托贾府后事,格局、见识也高出贾府诸人。就这样,一个潘金莲式的人物瞬间又变身成一个能引领人生又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连脂砚斋也忍不住助力秦可卿,大爷般的命令曹雪芹删了“遗簪”“更衣”等有损秦可卿光辉形象的文字。
到此,判词和红楼梦曲中对秦可卿的恶评、贬义似乎都有要被修正、平反的意味。更何况还有宝玉闻听死讯的口吐鲜血和王熙凤在丧事上的痛哭。
但秦可卿又确实是淫丧,判词和红楼梦曲里就着重强调了她是风流淫浪。她平常又极通人情世故,极会办事,被大家认可、欣赏,更是被贾母认为是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
她逝去后,不仅贾珍哭得跟泪人一般,其他人也是一脸哀色,更是超规格大办丧事。这样的人物在《红楼梦》中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
秦可卿虽然比宝玉、黛玉大不了太多,但人生的经历却显得复杂,心路历程更是一言难尽。她不是宝玉、黛玉这样的温室里的花朵,她是一个宦囊羞涩的小官从养生堂抱回来的弃婴。
家庭不富裕,出身的尴尬,促成了她的早熟、敏感、心事重,心理的阴影随着成长慢慢累积变大,最终长成了一个天性极聪明、颇有城府又敏感焦虑,心事重重的人。
所以,秦可卿对事态人性既敏感关注又认识深刻。自然办起事来,周到妥帖,事事详备。落得个“素日孝顺,和睦亲密,慈爱,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全族赞誉。更奇妙的是在焦大骂出了那句名言后,也并没有任何人去指责唾骂她的淫乱。而是在闻知她的死讯后“莫不悲嚎痛哭者”。可见秦可卿的人缘和群众基础。这在人人像乌眼鸡、人人一双富贵眼的贾府,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但她的性格她的内心却是痛苦、焦虑、心事重重的。尤氏在和璜大奶奶聊天时就说:“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又心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
连看病的张太医也是一语中的:“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她就在这种表面的风光、春风得意和内心的煎熬、痛苦中艰难度日。
可能是出身的原因,可能是内心的自卑。天性聪明的她极度要强,殚思竭虑地在宁府站稳脚跟。但讨厌的不争气的性格却让她陷入心理的泥潭,挣脱不出。她需要拯救,需要把她拉出漩涡的人。
贾蓉的年龄和纨绔气显然不能担此重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秦可卿的美艳妩媚,风情万种,行事的大方、干练、得体,深深地吸引了老色鬼贾珍。而贾珍的族长身份,宁府当家人,让他身上的权力光环把他妆扮的魅力十足,再加上贾珍办事能力尚可,惯弄风月。秦可卿一颗孤苦无依,渴望强人拯救的心,不自觉地倒向了贾珍。两个人可以说逐渐暧昧、两情相悦,深陷不伦恋里。
贾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秦可卿的真命天子,救她脱离苦海的人。他给她以关心,呵护备至,更重要的是给了她安全感。让她不再疲于应付各种关系,各种大小事务,而变得从容、自如,游刃有余。
而贾珍也从秦可卿身上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风情,更兼绝佳的韵味和不一般的识见。真可以说是灵与肉的契合、交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秦可卿死后贾珍哭的跟泪人一般。贾珍放荡之外的成熟男人气,秦可卿的不同于一般庸脂俗粉的佳人气质,让他们在畸恋中玩出“高端”爱情。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秦可卿是有心理疾病的。童年的阴影辐射延伸到成年,也就是那个著名的理论:童年受的伤,要用一辈子去治愈。无形之中,秦可卿无师自通:爱能治愈。这是长期折磨,挣扎后的治疗“偏方”。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看着乐观、阳光、欢声笑语,情商满满。其实都是装的,暗地里,心灵的风暴却排山倒海般的冲击他脆弱的防线,简直生不如死。
所以,她的淫,她的擅风情,都是疗愈自己的手段。她既不是高处不胜寒,也不是天生淫荡。她是性格缺陷的变相自救。
她的表面是温柔可人,落落大方,处事妥当,为她赢得生前身后名。没有人唾弃她,嚼她的舌根,而是为她的逝去而痛哭。这虽然有点儿滑稽和莫名,但也是一种无奈里的安慰吧。
但这种带有拯救意味的爱情,却是触犯封建伦理的。“惯犯”贾珍并不在乎。但礼教对女人更苛刻,更兼秦可卿心理素质极差。在舆论还平静如水时,她心里已经波澜起伏,不能自安了。最终挨不过去,悬梁自尽,解脱了自己,更是心理上的一种“彻底”拯救。
秦可卿又是多面复杂的。她有脆弱的心理,又有超高的见识,干练周全的行事。除了权宜之计的无奈爱情,她又有为了家族的深思远虑。这个矛盾的综合体,让人“又敬又恨”又无话可说。这可能是曹雪芹对复杂无奈的人生一种哲学上无确定答案的思考和叹息吧?
作者:海月帆,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