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题:不吃粽子的端午节

别的地方怎么过端午我不敢妄加揣测,我只知道我们刘塆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

不吃粽子并非嫌裹粽子麻烦才选择其它吃食的。为了过好一个端午节,刘塆人要不厌其烦地做出各种美食来,让一家人在早中晚三顿吃得不重样儿,吃得肚儿圆圆,才算对得起端午节。

面食为主的早餐

早餐少不得两个粑:发粑和油粑。发粑是小麦粉做的,油粑是糯米粉做的。

好大的发粑。

发粑就是圆墩儿馒头,不是刀切的,纯手工团的。不加馅儿的叫白粑,加糖馅儿的叫甜粑,加菜馅儿或肉馅儿的叫盐粑(或分别叫菜粑、肉粑)。发粑是端午前一天晚上开始发面,端午一大早就可以做粑上蒸笼蒸的。虽然只是为了端午的早餐准备的,但是每次蒸的发粑一定会让人直到节后两三天还有得吃。

正在锅里炸的油粑。

做油粑的糯米粉也是早就准备好的,但是和粉揉捏成粑需得在端午当天一大早现做现炸,所以刘塆的婆婆妈妈们是最辛勤的,为了家人过好这个节日,她们必须必男人和孩子们早一两个时辰起床。油粑也和发粑一样可以加馅儿,芝麻馅儿居多,也有加豆沙馅儿的。

两个粑,一个面粉做的,一个米粉做的,怎么见得刘塆人的端午节早餐是面食为主呢?

炸过油粑的油锅,并不急着收拾,因为还有吃的需要油炸。

香脆的油果儿。

一个是油果儿。这浠水人口中的油果儿,别的地方也有,可能叫法不同,我知道在省会武汉就叫“翻饺儿”。做法很简单,就是在一张不到巴掌大的方形面皮中央划一刀,将面皮一段从中间划出的口子里翻过,在入油锅炸,比油果子(油条)熟得快。口感香脆,口味或甜或咸,则各取所需了。

拖面入锅。

拖面装盘。

一个是拖面。拖面纯粹是劳动人民在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份的创新美食——吃不上新米的月份,天天吃面难免吃腻了,就将面糊与蔬菜(主要是苋菜或韭菜)搭配,加适量盐调味,搅匀,用筷子夹团入锅油炸即可。

瞧,发粑、油粑、油果儿、拖面,其中三样是面食吧。有些大户人家还嫌不够,还会炸油果子(油条)、搞忑儿(也叫搞条,就是麻花),还有馓子。这边灶头上的面食都做熟了,旁边的锅里焖着的稀粥也刚好开锅。

端午节的早晨,一家人围坐,吃着或柔或脆的面食,喝着温和的稀粥,其乐融融。

酒肉穿肠的中餐

放下端午早餐的碗筷,男人们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孩子们也邀朋引伴玩去了。刘塆的婆婆妈妈们可不敢歇着,才收拾好碗筷,又忙活起中午的那一顿来了。

农历五月通常没有多少蔬菜瓜果可挑选,刘塆人从不挖自己竹园里的笋吃,也舍不得掐菜园里的豆苗芽头吃,黄瓜和苋菜便是端午节的主打菜;另外就是家里过年结余的粉丝、海带、干豇豆以及快吃到头的酱干子;前一天买回来的是猪肉引领荤菜风骚,还有皮蛋和藏鸭蛋(咸鸭蛋)来增色添彩。

听到水响就开抢的参鲦鱼。

孩子们端午节这一天最热衷的游戏就是钓鱼儿。端午的池塘,水温渐渐升高,到水面透气的鱼儿也多了,所以鱼钩无需下到多深,都有机会被咬,钓鱼成功率极高。有一种参鲦鱼,听到水响,它就来抢,甚至连鱼饵都不用,只管甩竿子,拉竿子,常常有成群结队的参鲦鱼追着鱼钩咬,大人们管这种钓鱼法叫“刷鱼儿”,实在过瘾!

所以手法高明的孩子常常会为端午中餐献上一碗鲜鱼汤!即使孩子们没钓到鱼,端午的餐桌上也不会缺少这一碗鱼汤的,因为刘塆的婆婆妈妈们都会阵鱼儿。

阵鱼儿的法子根据水域深浅各有不同:深水区阵鱼儿,先给竹筛蒙上一层纱布,布上留个小洞,筛内别上一团面团,将竹筛沉入水底,放上一个时辰再收回筛子,里面就有不少贪嘴的小鱼儿;浅水区阵鱼儿,用两片十字交叉的竹片完成弧形,竹片的四脚刚好挑住一张纱布的四角,纱布中央也别上一团面团,用长竹篙将它平稳地放置在某个浅水区,过一时辰再提起来,这纱布里头也有星星点点的小鱼小虾,多半是吃饱了撑的,跑不动才被抓了。

阵鱼儿。

有鱼有肉,有荤有素,刘塆人端午节的午餐就丰盛了。我还特别喜欢另一道菜:搨蛋丝。所以我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时候,母亲就会用两个鸡蛋和一勺淀粉捣成糊糊,搨成薄薄的蛋饼,再切成粗细均匀的蛋丝,跟其他任何菜搭配都好吃。

家家户户都储备有本县出产的纯谷酒,喝两盅,有点酒劲,但不轻易上头,刚刚好。

蛋丝,我最喜欢。

包面过夜的晚餐

刘塆老人至今还保留着叫晚餐为“过夜”的习惯。相较于早餐中餐,端午节的晚餐要吃得简单一些。

午后小憩,便可以准备过夜饭(晚餐)了。这顿晚餐不再只是婆婆妈妈们的事,全家人一起动手。因为早餐午餐吃得丰盛了,晚餐就不必花样百出了,简单一点:包包面!包包面是浠水人男女老少都会的事情,包面也是浠水人男女老少都喜爱的美食。擀皮是女人的事,剁馅儿男人可以帮忙,包包面可以全家一起动手。

包面,包面。

只要是节日,刘塆人过夜的首选就是包面。我刚记事的时候,包面的称呼还是“抄手”,因为它的包法就是先将肉馅儿放置面皮中间,面皮对折覆盖住肉馅儿以后,再将两个细尖的边角儿抄向中间捏紧,活像是抄着两手的人形。懂得了包面的“抄手”原理,包起来就快,不像北方饺子要捏出那么多褶皱。

端午节的包面,不像过年那么厚油。毕竟天渐渐热了,吃得油腻连出汗都不痛快。但也不会吃得太清淡,所以刘塆人煮包面的汤可能是前天买肉时候顺带买回来的一根大骨熬出来的高汤,也可能是从腊肉里割了一小块佐味的腊味汤,都是点到为止。若没了这点骨头香或者腊味儿,那煮出来的包面岂不是跟城里的馄饨、浠水街上的清汤一个味儿?那还有什么过节的味道?!

包面出锅,碗不分大小,包面管够。没肉亦无妨,一人一个煎荷包蛋,卧在包面底下,合家团聚的节日里,吃到元宝似的鸡蛋,也是欢欣鼓舞的事情。

端午节在刘塆人眼里,大概就是一个从春天到夏天的吉庆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家人团聚,放松心情,吃好歇好,就是最大的意义。毕竟,后面还有大半年的艰辛等着家人们去打拼。所以,有没有吃上粽子,丝毫不要紧!

“端午话题”系列阅读——

端午话题:艾香,艾香......

端午话题:题在蒲扇上的打油诗

端午话题:送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