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0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理解了29条,再看这一条就相对简单多了。
学生询问:病家的症状表现有脉浮、自汗出、怕冷,这像是桂枝汤证,也就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面的小阳旦汤了,按照治疗法则诊治了,疾病反倒加重,而导致了四逆逆冷、咽喉干燥、下肢拘急,还有胡言乱语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仲师回答:这个病的治疗得分三步:先服用甘草干姜汤,病家半夜时分,厥逆等情况会好转,手脚会温暖起来,然后再吃芍药甘草汤,那么下肢拘急也会好,最后用调胃承气汤治疗胡言乱语。
按照这个方法治疗后,疾病一步一步的好转确实如此。
学生又询问: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个疾病治疗、好转的顺序的呢?
仲师回答:病家的脉是浮大无力的,浮为外散之象,大而无力是虚弱之象,外散就会有些发热怕冷,虚弱、津血不足,从而不能濡养就下肢拘急,病症表现类似桂枝汤证,因为汗出多、身体拘急再加上附子,用附子来帮助桂枝治疗汗出多,附子可以亢奋身体机能温煦经脉,针对阳气不足亡失的病证。但这时的病症是里证导致的,桂枝、附子的配伍还是为了治疗表证,这时是不能使用解表的方法。病家有太阴病的厥逆、咽干、烦躁,还有阳明病的谵语烦乱,这时先用甘草干姜汤温固里阳,里阳足则手脚温热,还有阴津不足导致的拘急,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最后用调胃承气汤降下阳明,通过大便排出内热,以治疗胡言乱语。治疗如法,所以可以断定疾病就会痊愈。
这一条跟前面的29条结合在一起,有几点启发:
第一,甘草干姜汤证是可以存在烦躁的,这属于阴性烦躁,也就是体内阳气真正不足,从而不能收敛、无法固摄,所以神机浮越。治疗这种烦躁,不用龙骨、牡蛎等,直接温补阳气就可以,阳气足了自然就能固守不外散。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都是同一种情况。
第二,药物配伍不同,针对的病位是不同的。30条提到的桂枝加附子汤、29条最末的四逆汤,都用到了附子,桂枝加附子汤针对的太阳少阴合病,这属于表证;四逆汤针对的是太阴病,这是里证。两首处方都有附子,但病位截然不同。
到了后文,学习了桃核承气汤、大陷胸汤、承气汤等处方后,我们还会发现:药物配伍不同,针对的邪气也不同。这几首处方都有大黄,有的治疗瘀血,有的治疗严重水饮,有的治疗燥屎。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药物组成处方后,我们就得以处方的整体来看待了,就不能以单独的药物来分析。组方,不是单纯的药物叠加,那是需要参天地造化的。学习初期、临床初期,掌握完整的处方、运用完整的处方,不随意加减,这样比较合适。
第三,仲师的很多方剂跟陶弘景前辈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类似,组方思维也类似,《伤寒论》、《辅行诀》应该是同出一源,都是《汤液经法》的延伸,同时添加了作者的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