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东珠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东珠,因为生长于白山黑水的"龙兴之地",而被清朝统治者视为最为珍贵的珠宝饰物,只有他们才能够享有,其他人无权享用。
东珠是珍珠中的上品。据档案记载:“珠,淡青色,大可半寸,小者如菽豆。以有光者为贵,所谓东珠也。”
东珠其实就是珍珠的一种,但是由于产地在东北一块的松花江,鸭绿江,黑龙江等一系列东北江水之中,故而才被称为东珠。因为是淡水珠,所以颜色上也与海水珠有差异。最 好的一等东珠色泽透亮,多呈淡金色,为皇 室所爱重。
作为一个早期的渔猎民族,满洲对于东珠的依赖是我们不可想象的,由于最初的女真族只是归附与明朝的异族,所以东珠与人参、皮货就成为了女真人和大明贸易的重要商品,连努尔哈赤都承认:“我国产东珠、人参、紫貂、猞猁狲等物···以通商贾,自此国富民殷云”(《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这样与中原王朝在榷场进行的交易,是长城以北各民族都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手段和物资来源,所以正是基于这样的习惯认知,东珠也成了早期女真人手中的“硬通货”,相比于容易腐坏的人参等物品,东珠无异于更加保值。
在历史上东珠曾经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乾隆帝曾为东珠作《采珠行》,里面写道:“百难获一称奇珍”。
在皇 室成员中,也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东珠的朝珠。皇帝的朝珠可用二等东珠一百零八颗,朝带子可用头等东珠四,二等东珠十二颗。
清廷的这些物产象征着帝国的等级制度。虽然很多人穿毛皮,但是颜色、种类、裁剪方式体现着一个人在帝国中的位置。在努尔哈赤的时代,最 高 级的精英穿戴东珠、黑貂皮、猞猁狲皮,地位稍低的贵 族穿松鼠皮和鼬鼠皮。在高 级贵 族中还存在差异:顶 级贵 族穿嵌毛貂皮袍、 黑貂皮袍、“汉人”式貉皮端罩(满:nikan elbihe dahū)、猞猁狲皮端罩;次一等的穿纯貉皮袍或黑貂皮镶边的衣服;第三等穿黑貂皮镶边“女真式”袍子。巩固了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后,早期满洲宫廷还通过立法禁止奢 侈行为,以便将社会阶 层和政治等级制度化。1637年,朝廷下令所有满洲贵 族男女佩戴饰以东珠的帽子和发钗;等级越高,戴的东珠就越大、越多。1644年之后,清廷再次颁布禁奢令,从此亲王在头上佩戴10颗东珠,郡王8颗,贝勒7颗,以此类推,最末一级贵 族戴1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