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

甜蜜素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本词条由 摩贝网 提供内容。

所属类别 :

饮品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蔗糖的30~40倍。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制法 是由氨基磺酸环己胺(C6H11NH2)及氢氧化钠反应而成。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 英文名

    Sodium N-cyclohexylsulfamate

  • 别称

    甜蜜素

  • 化学式

    C6H11NHSO3Na

  • 分子量

    201.22

  • EINECS登录号

    205-348-9

  • 熔点

    265°C

  • 水溶性

    =10 g/100 mL (20°C)">>=10 g/100 mL (20°C)

  • 外观

    白色透明晶体

  • 应用

    食品添加剂

目录
1化学性质
2使用须知
3生产概况
4安全检测
5相关资料

折叠 编辑本段 化学性质

甜蜜素,白色针状、片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味甜,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

甜蜜素蔗糖的30倍。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甜蜜素(Sodium cyclamate),学名为环己胺磺酸钠(C6H11NHSO3Na),是由氨基磺酸与环己胺(C6H11NH2)及NaOH反应而制成的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10%水溶液呈中性(PH值6.5),对热、光、空气稳定。加热后略有苦味。分解温度约280℃,不发生焦糖化反应。酸性环境下略有分解,碱性时稳定。溶于水(1g/5ml)和丙二醇(1g/5ml),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氯仿。[1]其浓度大于0.4%时带苦味,溶于亚硝酸盐、亚硫酸盐含量高的水中,产生石油或橡胶样的气味。具有非吸湿性,不支持霉菌或其他细菌生长。

折叠 编辑本段 使用须知

折叠 用途

它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倍[2],而

甜蜜素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样用量稍多时有苦味,因而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中可用于清凉饮料、果汁、冰激凌、糕点食品及蜜饯等中。

亦可用于家庭调味、烹饪、酱菜品、化妆品之甜味、糖浆糖衣、甜锭、牙膏、漱口水、唇膏等。

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可用其代替糖。

折叠 用法

1.使用时与水1比500之比率配合,就有足够的甜度。

甜蜜素

2.甜蜜素单独使用时,其甜度为10克等于蔗糖500克(50倍)。

3.甜蜜素与蔗糖一起配合使用时,其甜度可达80倍以上。

4.甜蜜素与蔗糖及0.3%重量之有机酸(柠檬酸等)一起使用时,其甜度可达100倍或100倍以上。

折叠 用量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的规定,"甜蜜素"可以

甜蜜素作为甜味剂,其使用范围为:一,酱菜、调味酱汁、配置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其最大使用量为0.65g/kg;二,蜜饯,最大使用量为1.0g/kg;三,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最大使用量8.0g/kg。

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甜蜜素和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

折叠 安全性

甜蜜素在1937年被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麦克尔·斯维达(Michael Sveda)发

甜蜜素现,1950年代开始应用于软性饮料工业,1960年代上市成为一般性代糖。1966年有研究发现甜蜜素可在肠菌作用下分解为可能有慢性毒性的环己胺。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有关甜蜜素:糖精的 10:1 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的动物实验证据,不久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即发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的命令。英、日、加拿大等国随后也禁用。

1973和1982年,艾伯特(Abbott)实验室在多种证明甜蜜素食用安全性的实验报告基础上,两次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请愿希望能恢复甜蜜素的使用,但没有获得批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为现有证据虽然无法证明甜蜜素在大鼠和小鼠中的致癌作用,而且一些国际组织也发表评论表示甜蜜素是安全物质,但他们是不会考虑推翻现有的禁令,也不会对甜蜜素进行系统性的安全评估。

承认甜蜜素甜味剂地位的国家和地区有超过55个,包括中国在内。

折叠 编辑本段 生产概况

甜蜜素于1937年由一个美国学生首先发现并申请专利,1949年美国在食品中

甜蜜素使用,1960年工业化生产。我国于1986年在广东地区开始生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甜蜜素的生产厂家最多时达几十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甜蜜素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市场的竞争和淘汰,只剩下不到十家企业在正常生产,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影响较大的骨干企业有金田企业(南京)有限公司、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其产能和产量占国内总量的80%以上。

折叠 编辑本段 安全检测

折叠 检测方法

甜蜜素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透明度检测。所谓透明度不高是由于甜蜜素中含有一定的

甜蜜素杂质,这些杂质的成份、来源和成因均较复杂,当甜蜜素溶入水中时,这些杂质也随之溶入水中。溶剂温度与浓度不同,甜蜜素与杂质的溶解度也不同,未完全溶解的杂质呈现一定的浊度,即表现出不同的透明度。杂质越多、温度越低,甜蜜素的透明度越低。

在GB12488规定的分析条件下,温度(室温)偏低,溶解度也就较低,要达到标准中规定的透明度质量指标相对就困难些。而中国国内采用的几种生产工艺均易产生杂质,如果生产和质量控制出现失误或者生产工艺中存在较大的缺陷,甜蜜素中的杂质是很难清除的,找出并确定甜蜜素中的杂质是困难的,但只要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找到杂质生成的途径并将它控制住是不难的。甜蜜素透明度指标达不到GB12488规定的要求有多种原因。对甜蜜素透明度指标的控制作了五年多的生产研究和探索,也追根溯源到其它一些甜蜜素生产厂家作了实地考察、讨论和分析,经过对各甜蜜素生产厂家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结构分析,归纳整理了大量的原始生产记录和化验分析数据。在各厂家工艺技术不同之处,找出影响甜蜜素透明度的一些相同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的工艺技术制定的相应技术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甜蜜素影响甜蜜素透明度的可能性因素有原辅料质量、反应状况、脱色过滤程度、酸碱度调整状况、结晶控制、分离操作、用水质量、化验分析的精确性等,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反应状况、脱色过滤程度、结晶控制、用水状况是造成透明度不高的重要因素。而其它因素的影响很小,比如原料质量,长期认为氨基磺酸中硫酸盐的含量,除了影响甜蜜素的硫酸盐指标之外,也是造成透明度不高的主要因素。一般选购氨基磺酸往往要求其硫酸盐含量在200mg/kg以下为佳,出现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也先从氨基磺酸查起。但尝试使用过硫酸盐含量在2000~6000mg/kg之间的氨基磺酸,生产出的甜蜜素透明度符合GB12488的要求。而许多厂家使用硫酸盐含量在200mg/kg以下的氨基磺酸却往往造成透明度达不到GB12488的要求。显然,氨基磺酸中硫酸盐含量的高低与甜蜜素的透明度无关。首先,甜蜜素生产过程中,反应阶段是造成透明度不高的主因。由于反应压力不够、反应温度不高、反应时间不充足

甜蜜素或者反应罐搅拌不充分等原因,使得甜蜜素生产的两种主原料环已胺和氨基磺酸不能完全反应,形成大量与甜蜜素溶为一体的杂质,这些杂质在分解阶段结束后,随分解液进入脱色过滤阶段。其次,甜蜜素的脱色过滤阶段是控制透明度指标的主要途径。甜蜜素的脱色过滤一般是在分解液中加入活性碳,利用活性碳的吸附作用,再经过板框过滤机以达到脱色和过滤杂质的目的。在这个阶段,严格控制过滤温度对提高甜蜜素透明度是十分关键的。过滤温度越高,透明度越低。一般应把过滤温度控制在42℃以下。曾作过这样的试验:对同一批分解液用不同温度过滤,一种过滤温度控制在50℃,另一种为40℃,产品生成后,分析结果表明:前者透明度为91%,后者则达到97%。同时,母液的浓度对甜蜜素的透明度也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多次回收的母液,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母液浓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脱水分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清水冲洗,如果控制不当,水量过大时,也会造成母液浓度过低。杂质在低浓度下的母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在过滤中就容易通过滤层进入结晶过程。所以,严格控制母液的浓度是很重要的。过滤中,活性碳颗料大小和质量优劣对透明度有着直接影响,选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般选用200目以上的活性碳较为合适。同时,过滤开始10min之内的分解液或母液应泵回重新过滤,以避免过滤初始阶段滤饼过薄,杂质通过滤机混进结晶罐

另外,结晶用水最好用处理后的软水。因为未处理的水,即使是自来水也可能因其水质不同含有多种杂质,影响甜蜜素的透明度。

折叠 检测误区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资料

折叠 用途分析

甜蜜素,多么好听的名字,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讲,也许会望文生义,它像糖果那样甜蜜?其实不然,对于从事生产出口日本相关食品的企业来讲,它带来的不是"甜蜜",而是"苦涩"。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 996及增补品种)明确规定,在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范围内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65g/kg;在蜜饯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1.0 g/kg;在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中使用,最大量为8.0 g/kg。

然而,中国的GB标准与国外的标准不尽相同,据2002年统计, 中国采用国际标准率只有43.7%。在日、美、欧盟、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的科技优势,以影响人类安全和健康为由,不断提高食品及其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增加检测项目,达到限制中国食品出口的目的。甜蜜素在上世纪70年代曾被日、美、英等国禁止使用。自2003年1月起,日本厚生省对中国输日的各类食品进行甜蜜素抽查检验,而后又决定自2003年10月17日起对中国输日的酱油、醋开展甜蜜素检验,日本规定食品中不得含有甜蜜素。对此,国家质检总局为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于2003年10月28日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立即对输日调味品、保健食品、调理食品、罐头食品、盐渍菜等相关食品(包括辅料中添加酱油、醋、调料酒),必须检测甜蜜素项目,合格后方能出口。同时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宣传和监管工作,从源头抓起,禁止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过程中添加甜蜜素。时隔7个多月后,从日方反馈的信息看,被检出甜蜜素的批次有增无减,日本厚生省已将我国列入"黑名单"的出口食品企业由原来的55家增至104家。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日本出口食品中甜蜜素检验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相关出口企业要加强对原辅料(酱油、醋、料酒、鸡精等)的验收。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批批检测输日食品中甜蜜素项目。

1、它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倍,而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冰淇淋、饮料、咖啡、果汁、加味水、汽车、杏仁茶、红茶、豆浆、配制酒、罐头、饼干、糕点、面包、果酱、果冻蜜饯、酱菜、调味酱汁、饲料、凉果。

2、家庭调味、烹饪用。

3、酱菜品、化妆品之甜味、糖浆糖衣、甜锭、牙膏、漱口水、唇膏等。

4、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之代用糖。

折叠 危害健康

对甜蜜素(Sucralose)安全性的怀疑来源于其中含有的氯。许多含有氯的有机物是有毒的。不过,甜蜜素并不因为含氯而有毒。加拿大糖尿病协会认为,每公斤体重每天食用15毫克甜蜜素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这相当于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每天吃1克多甜蜜素,其甜味与630克蔗糖相当。这已远远超出人们的味觉需求。也有一些动物研究用大量甜蜜素喂养老鼠,观察到一些不良后果。不过,人们的正常食用量远低于这些实验所用浓度,这些结果不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

甜蜜素学名"环已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常用于酱菜类、调味汁、糕点、配制酒和饮料等食品中。因为甜蜜素有致癌、致畸、损害肾功能等副作用,一些国家已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中国陆续有50多家企业出口到日本的食品被日方检出甜蜜素而被扣留或遭退运,其中某一家企业出口日本的16个集装箱食品全部被日方扣留。这种情况引起辽宁商检局的高度重视,他们在向有关企业通报情况的同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采购甜蜜素标准品等实验用品,仅用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检验方法的开发验证工作。已检验样品53份,其中3份呈阳性。检验部门借此提醒食品生产出口企业,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甜蜜素等有害食品添加剂应及早退出中国的食品生产领域。

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有关甜蜜素兑糖精的10:1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的动物实验证据,不久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即发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的命令

长期过度食用甜蜜素、糖精钠危害大。在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糖蜜素、安赛蜜甜味素四种。人体每日允许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量是有一定限量的。一般情况下,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2.5毫克,即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150毫克;甜蜜素、甜味素、安赛蜜的每千克体重摄入量高限量分别为11毫克、40毫克、15毫克。甜蜜素、糖精钠是两项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消费者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若长期过度食用糖精钠,可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糖精钠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甜蜜素有致癌、致畸作用,多个国家相继全面禁用;我国也对甜蜜素在食品中加入的量做了严格限定饮料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0.25克/千克。

识别滥用甜味剂的食品的方法

大部分甜味剂超标的食品是很难依靠感官鉴别出来的,需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对于蜜饯食品,可以做点粗略的鉴别:蜜饯如添加适当,含在嘴里甜味绵长,回味性好;但过量添加会有股苦涩味和金属味。

建议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明明白白消费;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提倡消费含有天然食糖的食品和饮料。

折叠 非法食品

当你吃着鲜美的腊鸭舌,啃着香喷喷的腊鸡腿时,可能不会想到里面可能加了大量的甜蜜素等违禁添加剂。

腊鸡腿可能添加了甜蜜素

杭州市质监局的稽查队员在加工点内看到,一些加工了一半的鸭舌放在大缸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加工好的腊鸡腿已经打包成袋,几个工人正准备往对面的冷库里运。

在加工场外的地上,堆着一捆捆包装纸箱,上面打着"康民"牌腊鸭舌字样,旁边还写着一行"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的小字。但就在包装箱的旁边,却放着几袋甜蜜素和亚硝酸钠

"国家明确规定,甜蜜素不能作为肉制品添加剂。如果过量食用这些加了甜蜜素的肉制品,对肾伤害很大。亚硝酸钠也不能超量添加,吃多了可能致癌。"质监人员告诉记者。

"黑心"老板常用甜蜜素,小心劣质珍珠奶茶因为老板不在,现场的工人也说不清是否过量添加了违禁添加剂,只知道加了这些东西,鸭舌和腊鸡腿颜色好看,吃起来更香。

珍珠奶茶店可谓"遍地开花"。因为这一行业缺少相应的质量标准,一些不正规的店铺出售的劣质珍珠奶茶不仅不含奶,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正宗的'珍珠奶茶'是要加鲜奶的,还要用红茶、白糖等。"一位经营珍珠奶茶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多数所谓的"珍珠奶茶"用奶精果糖替代奶粉和蔗糖,"奶精不是奶,只是增添饮料的乳香风味。"有些"黑心"老板干脆使用糖精或者甜蜜素,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纯净水并添加上色素,制作出粉红的草莓口味奶茶、奶黄的芒果口味奶茶等。记者佯称要开珍珠奶茶店,与一位供货商取得联系。对方称,用"珍珠豆"加奶精、果粉等做奶茶,一杯奶茶的成本差不多5角左右。

虽然风靡大街小巷,但"珍珠奶茶"究竟应该怎样才算合格,珍珠奶茶的生产多为"前店后加工"方式,一次性塑料杯随意堆放,包装用封口机无防尘罩,放置珍珠和奶茶的容器未经消毒,而奶精、甜蜜素、糖精等原料,有的不仅没有标注生产厂家,而且连生产日期都没有。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2929901000
  • WGKGermany:3
  • 危险类别码:R22
  • 安全说明:S36/37
  • RTECS号:GV7350000
  • 危险品标志:Xn:Harmful;

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2929901000) 查看更多>>
  • 概述 2929901000 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AB(入境货物通关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 Summary 2929901000 sodium cyclohexylsulfamate

上下游产品

下游产品(共5个) 查看更多>>
危害人体健康物质
二恶烷 (危害皮肤) 西布曲明 (危害心脏) 孔雀石绿 (危害肝) 甲醛 (危害皮肤) 金色葡萄球菌 (危害肺、肠)
大肠杆菌 (危害肠胃) 皮革奶 (危害骨骼) 瘦肉精 (危害心脏) 罗丹明B (危害皮下组织) 氢化植物油 (危害心脏)
增塑剂 (危害内分泌) 地沟油 (危害肠胃) 苏丹红 (危害肝脏) 甜蜜素 (危害膀胱) 柠檬黄 (危害大脑)
参考资料
  • 1. 《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编委会 - 实用化学品配方手册 - 四川科技出版社 , 2009 . 1.
  • 2. 刘宁 沈明浩 - 食品毒理学 / 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07 . 30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