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讲书法:什么是用笔?破除书法迷信,别被某些书法理论吓到

一说到“书法”俩字,往往会说到“用笔”。很多书法理论书籍都把“用笔”说得非常神秘,让人感觉是很了不起的,很难办到的事情。

好比一些人,写了几十年的书法,写了一辈子了,如果你把自己的字拿给一些专家看,他就会说:看起来还凑合,就是用笔不对。

这种事情启功先生一生中也碰到过很多次,有时候心里赌气,就把笔给专家说,那你给我写一个看看,什么才是正确的用笔呢。结果专家写完,发现还没自己写得好呢。

所以,启功先生在给学书法的同学们讲课时就说,要学书法首先要破除书法的很多迷信,其中一个就是用笔论。很多“专家”把书法的用笔说得神秘的不得了,好像别人都不会,就他懂,王羲之一死,他就是唯一会用笔的了。这是有些人为了某种利益,故意把这个事情给搞复杂了,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他是“专家”的身份。

那么说到用笔,就不能不说说写字的工具“毛笔”。启功先生讲书法的时候说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毛笔已经是第四代了,之前有过三代毛笔。

最早的一代是从殷商甲骨文到战国时代的,那时用的笔比较简单,就是一个细小的竹棍上,绑着一小撮细毛,然后蘸着墨在竹木简上写,那个时候写的字也很小,做笔的工艺也比较简单。

到了汉朝时期,毛笔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在出土居延汉简的时候,就发现了汉代的毛笔。这种笔势一个竹棍,一段劈成四瓣,然后把一撮毛栓成一个毛锥字,镶嵌在四瓣竹片之间,然后再拿个细线把它捆起来。

这种毛笔很灵活,笔头写秃了是可以拿下来换个毛笔头的。因为有了这种笔,笔豪写得时候是可以铺开的,因此我们看到隶书中就有了蚕头燕尾这种用笔,有了用笔上的顿挫,开头下笔时重一点,末尾笔豪按下去,收笔处向个燕子尾巴。汉碑、汉简里这种笔画的姿态,就是因为它的工具的进步。

魏晋六朝到唐代又是一个阶段,日本的正仓院收藏有他们唐代日本遣唐使带回去的笔,这种笔呢,笔头的肚子大,笔尖尖长,看起来像个枣核那样。枣核是两头尖,它一头套在笔管里,露出来的部分就是肚子大笔头尖。所以这种笔就有一个名字叫“枣核笔”或“枣心笔”。

而且这种笔是“有心”笔,笔的中间有一个硬心,这个硬心刚开始是用纸缠绕的,到了宋代开始慢慢用一些硬毫所替代。

这个阶段还慢慢出现了“散卓笔”,就是不带硬心的,笔豪能铺开写的。例如我们看唐楷,特别是柳公权的楷书,捺脚铺得很开,这就跟他用这个散卓笔有关。

历史记载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宣州的陈氏和诸葛氏制笔是很有名的,据说当初王羲之都是用的他们的笔。所以,柳公权也向他们求笔,但是得到两支笔使用后感觉很不满意,用不习惯。为这事情两家还闹得挺不愉快的,邵博笔记中这样记载:

“宣城陈氏家传右军《求笔帖》,后世益以作笔名家。柳公权求笔,但遗以二枝,曰:'公权能书,当继来索,不必,却之。’果却之,遂多易以常笔。曰'前者右军笔,公权固不能用也’。”

那么为什么王羲之都用的笔,柳公权不喜欢用呢?就是因为王羲之用的就是上述的“有心笔”,我们看著名的《兰亭序》,字原大也就1.5-2.5厘米。而唐代,特别是到了柳公权的时候,他写的楷书,很多都是中楷,字要比王羲之的字大一倍,而柳公权写捺画的时候,喜欢把捺脚铺开了写,所以他用这种“有心笔”就不太习惯。

到了宋元明时期,基本上就不再用这种有缠纸的“有心笔”了,最多笔里面衬上一些比较硬的毫毛,笔根部衬上一点短毛,前边的毛是齐的,这就是“散卓笔”。这种笔制作起来比较费事,所以现在做得很少。

下面我们再说说“长锋”,从前说笔锋长,说的是笔尖那部分比较长,这样下笔写的时候有尖度,特别是写行草书的时候,笔画和牵丝部分分得很明显。我们看《兰亭序》里的字,豪芒毕现,笔画是笔画,牵丝是牵丝,起笔处和收笔处都有牵丝呼应。

而现在的“长锋”,理解成了从笔管到笔尖的距离,而且越长越好,而且有些专家还建议用羊毫长锋。本来这笔毛长度越长,弹性越差,而且羊毫又本身就是很软的笔豪。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拖布,下面绑着长长的布条子,来回晃,你蘸上水,让你写字,能行吗?只能拖地,它不能写字。

所以,启功先生曾经建议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朋友,一开始别看太多书法理论的书,看得多了笔就拿不起来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启功先生最后告诫学习书法的朋友:

我特别强调这个道理,也就是想和想学书法的朋友们谈一谈,千万别被用笔万能论、用笔至上论、用笔决定论这些个说法所迷惑。若是非要这样,你干脆放弃,我不写了。要是听这样的话你永远写不成。

关于书法的用笔之争,毕竟启功先生站的高度是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比较多,而且启功先生也从来不把书法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所以先生说的话还是很实在的。

不过,关于书法的用笔争论还是很多的,不知道各位书友的看法是怎样的,不妨在下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专栏
启功体硬笔行书技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