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本草:蚯蚓、白颈蚯蚓、地龙
蚯蚓,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在后世的本草典籍中多有“白颈蚯蚓”出现。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中有“颈白身紫”的描述,据考证,这与现代的“广地龙”的原动物环毛蚓属参环毛蚓的特征较为相近,推测古代的“白颈蚯蚓”可能为现代广地龙 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现今的药典收录地龙的基源除了广地龙之外,尚包括三种沪地龙,分别是:通俗环毛蚓 Pheretima vu1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 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 。古今不完全一致。此外,而今的广地龙主要产于两广地区,但是在古代这种地龙较早见于四川,唐代《千金翼方》中就有“蜀州白颈蚯蚓”的记载,到了明代《本草蒙筌》则说“穴居泉壤,各处皆有”,说明此时蚯蚓来源比较广泛了。从历代本草的记载来看,白颈蚯蚓就是广地龙,应该是主流产品。现代已知广地龙的药用质量优于土地龙,即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es,也从侧面印证了广地龙为主流产品这一推测。土地龙现今已不做药用。沪地龙主产于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这种地龙进入《药典》不过是现代1995年之后的事情,至于个中原因,尚有待考察。
蚯蚓入药,处方名为地龙。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受俗说“上食膏壤,下饮黄泉,形曲似龙,又能兴云,知阴晴”的影响,首次将其称为“地龙”。《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疰、蛊毒,杀长虫。”《名医别录》载“主治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日华子本草》又载“治中风并痫疾,去三虫,治传尸,天行热疾,喉痹,蛇虫伤。”秦汉至唐五代时期对蚯蚓的药用经验成为后世遵从的典范,之后历代本草都认为地龙有治杀虫、去黄疸、解热毒、去喉痹、治热疮、破血结等功效。现今的中药学认为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是对古代药用地龙功效的延伸与拓展。地龙多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等病症。经典方剂也有补阳还五汤、止痉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地龙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凝血、平喘止咳、降压、抗肿瘤等作用,发现其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哮喘,辅助降低血液黏度、治疗老年痴呆等。其活性成分蚯蚓纤溶酶已广泛用于被广泛应用于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借助于现代研究,地龙或可有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在不久的将来被得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