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本草:《神农本草经》中的“术”
日期:2021年02月06日
感悟:中医是一回古文化之旅,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有诗有远方。
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载“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神农氏并不载是白术还是苍术。后世发展认为“主风寒湿痹”是苍术的功用,白术并不具备这一药效,所以《神农本草经》之术更倾向于是苍术。在古代,苍术也是深为仙家崇用的延年益寿植物,直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仍有记载说“今服食家亦呼苍术为仙术,故皆列于苍术之后”。这就更加佐证早期的术为苍术的说法。苍术、白术真正从性味、功用上分别开,宋元时期是一段值得书写的历史。北宋校正医书局规范化统一将术修订为白术,就好比将桂类药物,包括桂、桂心、桂皮等统一改为桂枝一样,不过是那个时期知识分子集体的一次校订行为。从此也导致经典方剂中术的争讼不休。明清之后,苍术、白术逐渐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现今,道家演绎出来的苍术补益的之说逐渐淡化,现代药用苍术更强调去燥湿解表的功效,此外兼有明目之功。不仅仅是功效上古今有所演变。古今药用苍术的来源也不尽一致,据胡世林先生本草考证认为,早期的苍术应当是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 var maoshanensisi Huet Feng in ed(江苏茅山),此种苍术已经濒危,不具备商品化价值。其他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 Subsp.luotianensis Hu et Feng in ed.(秦岭以南,南苍术的代表种)及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 (秦岭以北)都是后世衍生出来的品种,并非秦汉时期的苍术了。
醒不来的梦 回小仙 - 醒不来的梦
《神农本草经》中的苍术“主风寒湿痹”,《丹溪心法》二妙方由苍术、黄柏组成,是治疗筋骨疼痛,或湿热流注的要方。由此演变出的三妙、四妙方被临床多有使用。古人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说法,苍术之主风寒湿痹完全是先秦民间经验的总结。苍术燥湿还可用于脾胃湿蕴,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言“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此外,尚有胃苓汤等经典方剂。《神农本草经》讲苍术可用于“痉”病,东汉张仲景《金匮》中有痉湿喝病的记载,清人张志聪《本草崇原》载:“《本经》未分苍白,而仲祖《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尽管对《伤寒》理中类用术存在争议,但《金匮》中的麻黄加术汤、术附汤所用术为苍术是更加合理的。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说苍术“为除湿痹之上品,安脾胃之神方”是对苍术以上药效的很好总结,并无虚言。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抗炎,抗骨质疏松等治疗痹症的作用,也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及胃排空等“健脾燥湿”的效果,这与《神农本草经》的“消食”之说也较为一致。日本汉方医学中,苍术被用来治疗胃肠疾病,也作为止痛药和利尿药。苍术的活性成分β-桉叶醇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这或许也是苍术祛湿的代谢途径之一。张仲景在《金匮》黄疸病中提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观点,《本经》中所载苍术治“疸”也与之吻合,不过奇怪的是仲景本人治疗黄疸却不曾用苍术。以上种种,除了“止汗”之功与白术有关之外,其他各种描述均指向苍术,所以《本经》、《伤寒》中的术为苍术之说也非空穴来风了。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马克·奥勒留《沉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