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長江下游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上山文化:距今約10000~8500年;

第二章:跨湖橋文化:距今約8000~7000年;

第三章: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5300年;

第四章:馬家浜文化:距今約7000~6000年;

第一節:駱駝墩類型:距今約7300~5900年;

第二節:祁頭山類型:距今約7000~6000年。

第五章:北陰陽營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

第六章: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

第七章: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第八章:好川文化:距今約4300~3700年;

第九章:錢山漾文化:距今3900~3200年。

第一章:上山文化:距今約10000~8500年

  • 在距今10000年以前,浙江先民已經開始稻作農業生產,並在日常生活和食物生產中與動物建立了密切關係。

  • 浦江上山遺址是我國出土稻穀(米)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流行圜底器和繩紋的主要地區是華南和長江中游。

第二章:跨湖橋文化:距今約8000~7000年。

  • 杭州市蕭山區的跨湖橋遺址,發現了中國南方地區最早的家豬標本、最早的獨木舟以及最早的漆弓

  • 2004年,以跨湖橋遺址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類型被命名為“跨湖橋文化”。

  • 出土卵腹釜、圈足盤、雙耳罐、直口缽等陶器以及彩陶。

  • 跨湖橋文化的分佈往往與上山文化(距今約10000~8500年)重合,上山文化是其重要源頭。

  • 跨湖橋文化是在當地上山文化的基礎上,接受長江中游的彭頭山文化影響發展而成。

  • 跨湖橋遺址具有稻作農業的同時,採集和漁獵仍佔有重要地位。

  • 餘姚田螺山遺址外圍發現以稻穀殼為主的堆積地層。出土大量的骨木耜。

  • 在距今8000~7000年前的跨湖橋文化及出現了打側孔的璜形玉飾。

第三章: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5300年

  • 主要分佈在錢塘江南岸的甯紹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流域最為密集。

  • 寧紹平原的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南岸,大約7500年前後這裡經歷了全新世以來海侵的高峰,海退之後,河姆渡地區形成大大小小的陸地與湖泊,有考古線索顯示河姆渡先民早先從曹娥江中游丘陵地帶遷徙至此。

  • 遺址第三、四層,主要是第四層發現了數量驚人的動植物遺存。

  • 羅家角的骨耜正面鑿有長方形的未透銎,青墩的骨耜在頂端鑿銎,它們與在縱向豎槽兩側挖孔的河姆渡骨耜之間,反映了三種骨耜具有各自不同的安柄方法。

  • 雖然河姆渡文化中包含著不少錢塘江以北的文化因素,總體上應該將它放在錢塘江以南這片更為廣闊的地域。

  • 杭州灣附近的餘姚河姆渡。

  • 河姆渡文化蝶形器的功能和良渚文化玉質的梳背形器相似。前者可能是後者的早期形態,它們都是某種崇拜偶像的冠冕。

  • 河姆渡二層相當於馬家浜文化。

  • 河姆渡第一、二層和馬家浜文化之間,存在許多明顯的差別。

  • 主要器形只有釜、罐、盆、盤、缽五種。第三層新增加了。第二層出現了鼎、鬹、盉。第一層又有了(至)。

  • 河姆渡第二層碳-14年代較馬家浜文化為晚。

河姆渡文化玉器

 器物:

  • 河姆渡三、四層出土的玉器是我國發現較早的玉飾件之一。

  • 瑩石材料使用較多,主要為管、玦、珠,多光素無紋。

  • 附近馮家村有瑩石礦。

  •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玉玦缺口處已經出現厚肉現象,但多數的中孔還是在中間。

  • 玉玦的拉絲來自各方向。

  • 餘姚鲻山河姆渡文化遺址出現鳳紋象牙匕

  • 四期鯗架山出土有段石斧

紋飾:

  • 芽葉紋以連續圖案的方式有規律的出現。

  • 太陽紋與芽葉紋的組合常常出現在動物的腹部。

  • 太陽紋一般以重圈圓的形式出現。這些刻紋圖像的主題和形式,僅見於河姆渡文化。

  • 重圈紋間,個別裝飾席紋

  • 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象牙蝶形器上的雙鳳馱日圖案與江蘇邳州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骨雕鳥圖案基本相同。

  • 多處出現鳳紋。

第四章:馬家浜文化:距今約7000~6000年。

  • 馬家浜文化以1959年發掘的嘉興馬家浜遺址而命名,主要分佈於環太湖流域。南達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分為早、中、晚三期。

  • 錢塘江北岸,在太湖流域周圍,分佈著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約在距今6000年前後發展為崧澤文化。

  • 馬家浜文化可能從羅家角下層這種類型的遺址發展而來,,因而不宜將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階段,簡單地併入馬家浜文化。

  • 馬家浜文化流行的葬式是俯身葬。以圜底陶釜為主要特徵。

  • 陶器製作方法以泥條盤築為主,有的器物內壁有明顯的製作痕跡,到晚期的時候出現慢輪修整,製作工藝仍顯原始。

  • 陶質以夾砂、泥質為主,也有夾碎蚌屑等其他羼和料。早期以紅褐陶為主,灰黑陶次之,紅陶最少,到晚期以夾砂紅陶的數量最多。

  • 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磨製較精。錛是主要器形,器身較厚,背面弧突。已經出現穿孔石斧,體形亦較厚重,器身多呈舌形。

  • 石刀等切割工具比較少見,製作較粗糙,僅刃部稍加磨光。

  • 江蘇常州的圩墩、吳縣草鞋山、上海青浦崧澤遺址下層均有馬家浜文化玉器發現,所出品種與嘉興馬家浜所出玉器相同。

  • 有玉(石)質的璜、玦等裝飾品。

  • 馬家浜文化在太湖地區的突然出現,意味著馬家浜文化的來源是一個難解之謎,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有著文化傳承上的缺環。

第一節:駱駝墩類型:距今約7300~5900年。

  • 駱駝墩類型在太湖西部大致呈半月形分佈,向東北抵達江陰和張家港,向東南抵達餘杭。以平底釜為主要特徵。

  • 駱駝墩遺址出土的平底陶釜主要為筒形釜罐形釜,器身被突出的一圈所謂的“腰檐”分割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磨光並基本上全部施黑陶衣,腰檐以下則不施陶衣,灰色胎暴露在外。

  • 主要遺址有駱駝墩、西溪、神墩、祁頭山、邱城、吳家埠等。

  • 整個文化大致分佈於環太湖西部的茅山山脈、宜溧山地、天目山脈等低山丘陵向太湖平原逐漸過渡的地區。

  • 駱駝墩遺址處在宜興的西邊,總面積25萬平方米,有環壕。主要為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堆積,其中墓葬52座,甕棺葬39座,甕棺葬是駱駝墩遺址的一個特點

  • 駱駝墩文化與馬家浜文化是一個互動的關係,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往非常多。圍繞太湖駱駝墩文化分佈呈正“C”字形,馬家浜文化為反“C”字形。

  • 太湖西部主要是仰身葬,頭向東;太湖以東主要是俯身葬,頭向北。

  • 西部地區的太湖南部大部分地區有一種花邊檐的釜,西部很少見;太湖北部的瘦高形筒形釜,與西部差異也非常明顯。

  • 晚期的時候和崧澤文化相交接,是比較模糊的階段。晚期與馬家浜文化面貌逐漸靠近,有很多器物和馬家浜共有。

  • 太湖東部幾乎沒有馬家浜文化早期的遺址,沒有早於6500年之前的遺址。

  • 馬家浜早期階段還是狩獵經濟,肉食為主,所以駱駝墩遺址發現兩千多件動物標本,而太湖東部從來沒有發現過那麼多的動物標本,卻發現大量的水稻田。

  • 長江下游地區可以稱之為“釜鼎文化圈”,區別於黃河流域的所謂”斝鬲文化圈”。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所謂江淮文化圈的“雙耳罐形陶釜”和“淺盆形釜”。

第二節:祁頭山類型:距今約7000~6000年。

  • 祁頭山遺址位於江陰市城東新區夏家村(又名綺山村)東北,地處太湖之北、長江南岸。

  • 祁頭山所出典型陶器為高筒狀大平底腰檐釜以及罐形小平底腰檐釜。

  • 祁頭山遺址所出彩陶,極具特點,有只在器口、底足施條帶狀紅彩的單彩彩陶,有通體施紅、白彩的豆形碗和圜底罐,最突出的是兼施紅、白二色的彩陶。

馬家浜文化玉器

玉器:

  • 出土的玉器多屬璜、玦等小件飾品。

  • 越式玦~~玉玦靠近缺口的首端厚重~源於河姆渡文化。

  • 玦是馬家浜文化中主要的玉器品種,質料皆為玉髓、瑪瑙,晚期的東山村遺址出現東菱玉。

  • 玦有斷面橢圓形,圓形,長方形玦;管狀玦;凹弧管狀玦。

  • 玉玦缺口以線狀工具側拉而出的居多數。

  • 馬家浜文化出土的璜以條形璜與扁平橋形璜較多。

  • 浙江嘉興吳家濱遺址出土的復合玉璜頭部較寬。

  • 江蘇句容丁沙地遺址出土一批玉邊腳料與治玉工具。

其他:

  • 吳家濱遺址出現骨質梳形器

  • 江陰金壇三星村遺址出土編號M609:5七孔石刀,顯示與江北的薛家崗文化已有關係。

紋飾:

  • 骨器上的紋飾有坑點紋,圈紋的組合。

第五章:北陰陽營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

  • 北陰陽營文化屬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的文化,分佈在江蘇省寧鎮地區和安徽省東南部。

  • 因南京發掘的北陰陽營遺址而被命名為北陰陽營文化。

  • 此處是南京市發現最早的文明,故稱南京文明發源地。北陰陽營文化與東面的馬家浜文化後期遺存,與西面的安徽潛山薛家崗遺址和北面邳縣劉林遺址的大汶口文化遺存,都有一定的聯繫。

  • 1955~1958年,南京博物院對北陰陽營遺址進行了四次發掘,直到1979年學術界才界定其為北陰陽營文化。

北陰陽營文化玉器:

  • 片狀玉璜在長江下游史前文化中,最早見於北陰陽營墓葬中,出土了100多件;玦口仍然偏厚。

  • 隨出玉管串;瑪瑙石;凸刃七孔石刀。

  • 石刀雙細孔不在中間位置。出現翹角石鉞

  • 南京營盤山遺址也出土了很多的玉器,其中條形璜明顯減少,半璧形璜增多,璜的外緣也刻有鋸齒狀的花邊,與大溪文化玉璜風格近似。

第六章: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

  • 1958年在青浦縣趙巷鎮崧澤村發現。1982年命名。為母系氏社會向父系氏社會過渡階段

  • 馬家浜文化時間的下限與崧澤文化的上限應有一個相互平行發展的過程,即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並存了一二百年。

  • 大體上與寧鎮地區北陰陽營文化、皖江地區凌家灘文化、長江中游大溪文化、錢塘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第四期,以及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大凌河和老哈河的紅山文化時代相當。

  • 草鞋山類型和駱駝墩類型通過相互交融,最終都發展演進為崧澤文化,因此“草鞋山類型”和“駱駝墩類型”都是崧澤文化之源。為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度階段。

  • 崧澤文化可以分為蘇南滬沿江平原類型浙北山地類型浙北平原類型

  • 崧澤文化葬制為平地堆土掩埋。只有二、三例有不規則的淺坑和木質葬具。

  • 崧澤文化的西進不僅達寧鎮地區南京北陰陽營、高淳薛城,安徽馬鞍山煙墩山、蕪湖月堰等遺址,甚至到達皖西的潛山薛家崗、鄂東的黃梅塞墩,即擴張達長江中游地區。

  • 崧澤文化的北擴至江北的海安青墩、高郵龍虬莊、東台開莊等遺址,甚至達淮北蘇魯交界的江蘇新沂小徐莊遺址,崧澤文化勢力的北擴已達海岱地區。

  • 崧澤文化的西進與北擴,打破了原先各考古學文化區相對平衡發展的格局,直接導致了江淮地區的龍虬莊文化、淩家灘文化和寧鎮地區的北陰陽營文化的衰亡。

  • 穿孔石斧數量有所增加,體形雖仍厚實,但兩側平齊,往往僅刃部略呈弧形。

  • 石錛均為長方形常型錛,背部沒有明顯隆起的脊。

  • 雙孔石刀常有發現。

崧澤文化玉器

  • 崧澤文化還是大量使用玉髓,良渚時期玉髓少見。

  • 崧澤文化玉器所選玉材較好;未發現良渚文化玉器中那樣大量的禮儀用器。

玉龍:

  • 海鹽仙壇廟崧澤文化遺址出土龍紋環形玉飾,是良渚文化龍紋環形玉器的濫觴

  • 浙江桐鄉普安橋遺址M8:28為條狀玉龍;M17:2為璧形玉龍。

  • 浙江海寧皇墳頭M19:6為環形玉龍;良渚鎮官井頭遺址M65:20為環形玉龍

  • 玉龍揚耳;凸眼圈睛;翹嘴。

玉璜:

  • 璜的形式增多,以扁平倒橋形、半璧形為主,半環條形璜較少,也有近似魚形、鳥形的。

  • 半璧魚形璜無中凹,發現於人口中。

  • 崧澤文化的半璧形璜過渡到良渚早期是一特點。

  • 東山村遺址出現東菱玉材質。

玉玦:

  • 崧澤晚期少見玉玦。

  • 仙壇廟遺址與石馬兜遺址出土橫長D形玉玦,東山村遺址出土梯形玉玦;瑤山M55:2.0異形玉玦。

玉鐲:

  • 福泉山M10:11,M11:1-2都是象牙高鐲~與大汶口文化有聯繫。

  • 邱承墩遺址也出土很多玉高濁。

  • 傅莊村出土的4.8三孔玉器與青墩M10:3.2雙孔玉環與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有聯繫。

  • 東山村M93:28鏤雕玉飾與薛家崗文化有聯繫。

其他:

  • 普安橋普安橋M20:1玉鳥,穿系孔為眼。

  • 崧澤文化開始出現耘田器與直柄或斜柄石刀。

  • 穿孔石斧數量有所增加,體形雖仍厚實,但兩側平齊,往往僅刃部略呈弧形。

  • 石錛均為長方形常型錛,背部沒有明顯隆起的脊。

  • 雙孔石刀常有發現。

  • 浙江湖州毘山遺址出土最早的耘田器。

  • 八角星紋出現在南樓M23:9石紡輪與綽墩M19:3陶紡輪。

  • 南樓出土編號M16:5三刃石鉞(戚)。

※ 1996年9月14日黄宣佩在台北的演講:

  • 玦是河姆渡、馬家浜、興隆漥的主要玉器。

玉斧:

  • 刃部由崧澤文化的圓弧向良渚文化的平弧過渡。

  • 孔由崧澤文化小孔向良渚文化大孔過渡。

  • 表面由粗糙向磨亮過渡。

  • 馬家浜文化的孔是琢製,崧澤文化的孔是桯鑽,良渚文化的孔是管鑽。

  • 璜出現於馬家浜晚期,是主要玉器,崧澤文化則較多;凹弧在崧澤文化時大約是圓的三分之二,良渚文化則大約為圓的三分之一,形狀由早期的條形璜演變到良渚文化的半璧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0)

相关推荐

  • 小南山遗址:将中国制作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提前了1000年

    玉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重要的发明,玉器有软玉.硬玉之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玉器,起源时间不竟相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玉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玉器文明最为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玉器文明主要是软玉,如新疆 ...

  • 第九講:長江下游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二)

    第七章: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良渚文化得名於1936~1937年杭州良渚遺址的首次發掘.良渚文化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太湖地區,往南大體以錢塘江為界,西北可達江蘇寧鎮地區以東的常州一帶, ...

  • 第八講:長江中游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

    第一章:彭頭山文化:距今約7500年:湖南 第二章:皂市文化:距今約7000年: 第三章:城背溪文化:距今約6600年: 第四章:大溪文化:距今約6400-5300年: 第五章:屈家嶺文化:距今約50 ...

  • 第七講:江淮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

    第一章:雙燉文化~距今7500~7000年: 第二章:薛家崗文化~距今6000~5000年: 第三章:凌家灘文化~距今5600~5300年. 江淮地區可能是第三個玉器起源區. 江淮地區的淮夷是東夷族的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黃河上游: 第一節:仰韶文化:距今6800~5000年: 第二節: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300~4100年: 第三節: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3500年: 第四節:四壩文化:距今3950~35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二)

    第三節: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3500年. 齊家文化是1924年在甘肅省廣河縣(舊稱寧定縣)齊家坪遺址首先發現而得名.分布範圍在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和西漢水等流域,並以渭河上游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三)

    第三節:廟底溝二期文化:約距今4900~4800年 廟底溝時期,中原文化表現出了強烈的擴張性,強盛時西到甘東,南抵宛襄,北達河套.它的影響面更大,西到甘青,東抵沿海,南到長江南北,北達長城內外,幾乎遍 ...

  • 第十講:南島與其他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南島玉文化圈:         第一節:廣東石峽文化~距今3800~3100年.         第二節:台灣地區玉文化:                 1.大坌坑文化~5500~4500年 ...

  • 第十講:南島與其他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三)

    第三節:朝鮮半島: 史前時期(A.D.350以前)已開始使用碧玉.水晶.玻璃等材質的勾玉(曲玉).管狀和球狀珠飾. 朝鮮半島的西北和東北部與遼寧.遼東和西伯利亞沿海地區具有諸多文化共性. 三國時代(A ...

  • 東北玉文化版塊課題綱要(三)

    第七節: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4000年. 小河沿文化,得名於1974年遼寧省博物館等單位發掘的敖漢旗小河沿村南臺地遺址. 燕山以北地區經過正式發掘的小河沿文化遺址和墓地共有6處,分別為南臺地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