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找不着北?那就对了!深圳烧脑地铁线终极指南

小灵通与科学家

独到、有趣、认真的吐槽。首页可直达同名视频号。
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线路千万条,烧脑看这条。

你最近坐过深圳地铁吗?有没有坐地铁去看海,或者去文和友打卡(文和友有个奇葩作品,可以点这个链接了解一下)?

深圳地铁的烧脑巅峰,2号线、8号线的一番神操作,没难住你吗?

不管你是常住的深圳人(“来了就是深圳人”嘛),还是匆匆过客,如果这两条线路完全不会让你感到疑惑,那我要祝贺你,因为你冰雪聪明,善解人意,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如果你找不着北,或者有过疑惑,那我也要祝贺你,因为这证明你是正常人的思维。

▲2号线后海站站台。(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有些乘客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不再“迷路”。据我随机观察,面带迟疑的乘客有减少的趋势,但并没有绝迹。也有常客向我承认,仍然没搞清楚状况。前不久,我就在站台“解救”了一位迷茫的大姐。

你的疑问,可以在本文找到答案。

这里还会揭示你没发现的问题。

你可能形成了错误概念而不自知,也会在这里得到纠正。

为了还原“翻车现场”,我专门或顺便体验了这两条线路多次,总里程约有150公里;又请朋友代我踏勘了部分路段,行程约20公里。

深圳地铁可能也觉得遇到了难题。我最后勉为其难,给了一点建议。为此,我还艰苦卓绝地查找了北京的情况,并请北京的朋友补充了一点一手资料。(你如果熟悉北京地铁,或许会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可能会跟我想到一块儿去。)

我把本文的精华做成了一个视频,希望帮你几分钟搞懂这个话题。

当然,视频节奏不能太慢,有些地方你可能没回过神来。下面,就是更有趣、更深入的“足本”,跟完整的现场视频更配哦。

各种呕心沥血,都是为了让你觉得有意思、涨姿势。

01

地球人已经不能阻止“烧脑线”发车了

2020年10月28日,深圳最新一批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其中包括2号线三期和8号线一期。

在这之前十几天,有朋友在2号线的站台发现,东行方向的大字导向标识变成了“8号线往盐田路”。

显然,这是在为新线路运营做准备。虽然逻辑不通,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我只能劝朋友,思路要跟上。她反问:

难道不该是他们跟上我们普通人的思路?

她没留意,早在2020年8月,6号线、10号线开通时,多条线路车厢里贴的运营网络图就更新了,上面对2、8号线的标注弄得我一脸懵圈,我查了一通资料才弄明白。

划重点:这张图没毛病。它“预报”了一件事:2、8号线贯通运营,一车到底,不用换乘。

万万没想到,站台的导向标识会放出烧脑大招。

《南方都市报》还是挺敏锐的。新线开通前一天,10月27日,报纸、微信、视频的报道都安排上了。

报道提到,“2号线新秀方向”导向标识替换为“8号线盐田路方向”,给搭乘2号线的乘客带来很大误导,安保人员说,几乎每个下车的乘客都要咨询引导。

天可怜见,资深乘客李老先生,为了找到回景田站的站台,上上下下跑了两趟。(我后来去实地体验,明白了他为什么如此费劲,后文会揭晓。)

▲视频截图,来源:南都N视频

报道里也有深圳地铁的表态:

  • 已通过自媒体平台、媒体提前宣传,并加强车站显示屏、广播的配合指引,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及义工的现场引导。市民乘客如需帮助可咨询车站工作人员。

  • 将根据市民出行体验,积极聆听乘客意见并沟通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对导向标识进行优化提升。

我尝试“翻译”如下(欢迎指正):

  • 乘客的自我修养够不够?我们已经尽力了呀,而且可以继续提供帮助。

  • 我们会研究、讨论,有可能更改导向标识。

在这组报道出街之前,网络论坛上也有一些讨论。

网帖下面附有市轨道办的回应:将组织地铁集团及设计单位,优化站内标识设计,最大限度方便乘客出行。

显然,赶在新线开通之前修改设计,是来不及了。那么,补救措施有没有到位,比如地铁方面所说的“车站显示屏、广播的配合指引”?你如果记得当时的情况,欢迎在文末留言。

02

“二合一”线路到底是什么情况?

新线开通之初,我没能去观摩盛况。后来,在网上做了些观察,也多次到现场体验,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12月13日,我用“赶路人”的正常速度,从福田站坐2号线到黄贝岭站,在车站和车内没见到、听到关于2号线、8号线关系的说明、指引。多位乘客看到“8号线往盐田路”的指示后,曾面带迟疑、嘀嘀咕咕,但还是毅然上了车。

从那时起,我多次乘坐2号线、8号线,有时还放慢脚步观察,都没看到、听到能解惑的指引。

有近期的车站广播为证:

12月16日,跟朋友们聊起这事,有人说,8号线就是2号线的延长线,刚变的时候,有次找了好久,问了一下窗口才明白。

有朋友也去实地考察了,结论为:“往西是2,往东是8,这样可以锻炼出行人的脑子。”

对于他们的错误认识,我现在就严肃纠正一下:

8号线并不是2号线的延长线。也不能说“往西是2号线,往东是8号线”。这是两条线,但连在一起运营了(“贯通运营”),所以,不用换乘,不用换乘,不用换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现在又要划重点了。我把一些最新的官方说法总结了一下:

  • 2号线三期工程西起新秀站,终点是莲塘站。

  • 8号线一期工程由2号线三期工程莲塘站后接出,终点在盐田路站,现已开通,与2号线一、二、三期贯通运营。

  • 8号线二期工程终至小梅沙站,计划2024年开通,与8号线一期和2号线贯通运营。

  • 8号线三期工程终至溪涌站,计划2025年通车。至于会不会跟8号线一、二期以及2号线贯通运营,还没看到官宣。

▲2号线三期(粉红色)和8号线一期(红色)线路图。(图片来源:“深圳市轨道交通”微信公众号)

▲2号线三期和8号线一、二、三期。(图片来源:“深圳市轨道交通”微信公众号)

贯通运营,自然方便了乘客,可以点赞。

但为什么不干脆统一叫“2号线”?

坊间有分析说,主要是因为,向国家发改委报批的是两条线,要改的话,可能费时费力。

8号线最初计划从国贸到小梅沙,后来几经调整。还考虑过磁悬浮,因沿线市民反对而作罢。

而且,正如我前面所说,8号线三期建成后,2号线、8号线会不会继续全线贯通运营,还是未知数。要知道,一条线路如果太长,会碰到技术和运营管理上的难题。

当然,太短的话,也尴尬。4号线最初只开通了少年宫到福民的那段,常常门可罗雀。所以,我觉得,目前2号线、8号线贯通运营,也是充分利用资源之举,可以再点个赞。

你看,我是实事求是、有赞有弹的。我真心感谢地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对地铁“爱之深,责之切”,是不是也像极了咱们跟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

03

“换线”的神奇时刻,让你秒懂

值得肯定的,还有车厢里PIS屏幕的信息。除了偶尔的bug一闪现,这些信息(特别是“换线”的神奇时刻)基本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能帮助乘客直观理解“贯通运营”的含义和两条线的关系。

有视频有图有真相。强烈建议先看视频,清清楚楚,可以秒懂:

下面图解一下。

1.往东走

列车在2号线的地盘上,终点是8号线的盐田路站:

(插播一下:英文的线路编号,Line和数字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空格才对哦。)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到了莲塘,2号线的旅程就结束了,所以,列车再次启动,开往梧桐山南时,屏幕提示变为8号线,终点盐田路保持不变:

但我也碰到过bug,有趟东行列车已经停靠在8号线的梧桐山南站,屏幕仍然显示为“2号线”:

而央视报道新线开通时,也闪现过这个bug。

听网友说,这是某些旧车型的bug。

不过,我在3月份坐过好几趟车到8号线的地盘,有粉紫色的8号线列车,也有橙色的2号线列车,只碰到过一次这个bug。

看来,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少数列车上。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都修复了。

2.往西走

列车在8号线的地盘上,终点是2号线的赤湾站:

接下来,又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到了梧桐山南,8号线的旅程就结束了,所以,列车再次启动,开往莲塘时,屏幕提示变为2号线,终点赤湾保持不变:

▲列车启动时力度有点大,镜头有点失控,我老人家尽力了

另一趟车也是这样:

这逻辑是不是很丝滑?

然后,你就会明白我后面说的逻辑问题。

04

线路图没毛病

深圳地铁集团解释过:为了能让市民能更好地区分两条线路以及列车的行驶方向,8号线一期的导向标识与2号线统一线色、分别命名,并在线路图上的梧桐山南站和盐田路站标注8号线的区段。

到底做得对不对?我来一一拆解。

先易后难,先说线路图。

深圳地铁官网上挂的、各条线路车站里展示的线路网络图是这个版本:

放大看看关键部位:

可能是为了适应车厢的空间,多条线路的车里贴的线路网络图是下面这个扁一些的版本,布局略有不同:

放大看看关键部位:

2号线车厢里,本线路站点图用贴纸打了补丁:

这几个版本的图,标注了8号线的区段,都没毛病。

但是,贯通运营对深圳人来说是个新事物,没有多少乘客会像我这样,研究透彻,终于看穿了一切。所以,“科普”还可以更到位些的。具体的建议,在文末一并给出。

05

最大败笔:导向标识“分别命名”

现在就来看“8号线一期的导向标识与2号线统一线色、分别命名”的问题在哪里。

统一线色,没毛病,也是贯通运营的应有之义。

分别命名,就是这次导向设计的最大败笔,是最烧脑、最不合逻辑的地方。乘客的行程如果不“跨线”,问题就来了。

而且,你可能还没醒悟过来:不单是“8号线往盐田路”有问题,其实双方向都有问题。

1.东行问题概览

人生识字糊涂始,乘客进站糊涂始。

“8号线往盐田路”指向的是往东的终点站。问题是,如果某位乘客上下车都在2号线的范围内,就跟这个指向产生了矛盾。

▲景田

▲福田

▲福田

▲市民中心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8号线往盐田路”,而是“2号线往8号线盐田路”,也可以简称“往8号线盐田路”,但如果这么写,可能还是挺烧脑。

你再细看站台屏蔽门上方的指示板。行车方向大字后面的线路图也有点问题:“梧桐山南”的位置标注了“8号线”,“莲塘”和“赤湾”的位置却没标注“2号线”本线。其中的逻辑可能是“本线不用标注”。但别忘了,这个线路图前面的大字可不是“2号线”,而是“8号线往盐田路”啊。

凌乱了吧?

▲香梅北

▲景田

▲福田

▲市民中心

站厅、站台竖着的导向线路牌也有同样的问题:

▲福田

上面这些问题一起发力,就把东行方向的“2号线”抹去了,只剩“8号线”鸠占鹊巢,怒刷一波存在感。

对于乘客来讲,这就像一场“灾难”。

2.不光是乘客有误会

而且,不光是很多乘客不得要领,同城的同行、第三方地图系统、深圳地铁的网上查询系统似乎也误会了。

(1)同城的同行

港铁(深圳)公司运营的4号线,站台屏蔽门上方的指示板上和车厢里的运行提示图上,市民中心的换乘线路被标成了2号线和8号线。

▲我相信,“市民中心”下方的贴纸盖住的是“2号线”

实际上,除了跟2号线贯通之外,8号线跟其他线路并无交集。

除了4号线,深圳地铁的现有线路都是深圳地铁集团运营的,车站和车厢里的换乘标注,有2号线,没有8号线。这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侧面说明在2号线的车站里标注“8号线往盐田路”是站不住脚的。

▲1号线站台

▲1号线站台

▲3号线站台

▲3号线车内

▲5号线站台

▲7号线站台

▲11号线站台

(2)第三方地图

在百度地图查询跨越2号线、8号线的行程,显示需要下车换乘。

(3)深圳地铁官网

在深圳地铁集团的官网查询跨越2号线、8号线的行程,顶部的“换乘次数1次”和具体行程里的“无需换乘”自相矛盾。

百度地图和深圳地铁官网的这些问题,攻城狮们可能有办法吧。

3.“受灾”程度不同的车站

你可能没注意,2号线、8号线的各个车站,“受灾”程度有别。“重灾区”是跟其他线路换乘的车站。

(1)轻度“受灾”区域

先来看“受灾”较轻的,它们都是没有换乘线路的车站。

比如香梅北。

车站门口的首末车时间表,是容易被行色匆匆的乘客忽略的,所以可能不会构成很大的理解障碍:

因为不存在换乘,导向标识就只写了“乘车”:

顺利到达站台,吊板标注的方向是“往赤湾”和“往盐田路”,也不用纠结线路编号;只是,屏蔽门上方指示板的“8号线往盐田路”,可能会费解:

莲花西的情况很相似:

(2)“重灾区”实录

在换乘站,8号线的导向标识已经占领了各处,乘客就没那么容易理解到位了。

景田,2、9号线换乘站,难度更胜一筹,因为2号线的两个方向在不同的站台。

我就问你敢不敢下去:

找到你要去的那个站了?那就下去吧:

到了站台,屏蔽门上方指示板显示“8号线往盐田路”:

这里只有东行列车经过,“往赤湾2号线”要上楼到站厅,再下楼去另一个站台:

《南方都市报》所说的懵圈乘客跑上跑下,就是这么来的。

我前不久就在这个站台遇到一位迷茫的大姐用微信发语音消息给亲友:“要去福田站,但这里写着8号线啊!不知道对不对。”

我挺身而出告诉她:“对的,你看,线路图小字写着'福田’呢。”

她不解:“我以前在这儿坐的都是2号线啊!”

我说:“跟新开的8号线连在一起了。”

嗯,作为深圳心脏地带的硬核大站,福田也必须拥有姓名。

地铁2、3、11号线在这里换乘。与这些地铁站连通的高铁福田站,号称亚洲最大的地下火车站,可以南达香港西九龙,北至深圳北、广州南、长沙南、武汉……

情景模拟跟这样的枢纽更配哦——

你如果坐飞机到深圳,不出机场,就能坐上地铁11号线,不到40分钟到达福田站,真心方便。但你如果想换乘2号线的东行方向,而没有提前做好功课,那么,一下车,可能就是你懵圈的开始。

下图这位拎包的女士,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来到站厅,你如果看到了这样的电梯,可能会少一分犹豫,不管去2号线、8号线的哪个方向,都可以坐的说:

如果你被吊牌遮望眼,没看到后面那部电梯,那就开动脑筋吧:

其实也不用走楼梯下去,另外的位置有扶梯,就看你眼光是不是长远了:

我没骗你吧:

如果坐高铁或动车到福田站,要换乘地铁2号线,一开始应该挺顺利:

但刷卡入闸之后,可能就有点糊涂了:

怪自己没有提前学习深圳地铁的最新思路咯!

不管怎样,你如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还是可以来到正确的站台的(因为,有且仅有这一个站台),再看一看、查一查、想一想或问一问,就可以上车了:

在3号线的福田站下车换乘,则是这样的画风:

这个站新旧并存的导向标识有点意思:

“2号线 11号线”是旧版的吊板(这反而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一点思路,你可能已经懂了)。

市民中心站,4号线换乘2号线的路上,也邂逅了新旧并存的导向标识:

一路上,2、8号线形影不离,到头来,果然又是有且只有一个站台

但,在黄贝岭,2、5号线换乘,就真得找对方向了:

这个站台,是2号线东行方向(当然,又被“8号线”占领了)和5号线西行方向共用的。跟景田站的相似之处在于,无法就地比较同一条线另一个方向的列车去往哪些站点。而这里的情况更复杂,从5号线下来、想换乘2号线的旅客,恐怕要费更多脑筋。

只能好好研究一下站点了:

终极大boss,出现在线路的尽头——赤湾。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下图左边这个时刻表,让人觉得本站挂羊头卖狗肉,并没有2号线的车可以坐: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还好,一路上的导向标识里,2号线、8号线基本是并驾齐驱。

有时,没有标注开往哪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同样的原因,如果从5号线下来,换乘2号线,也可能不会像在黄贝岭那样马上陷入迷惑。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直到出现了下面这样的导向标识。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去坐8号线吗?还有,前面就是2号线的赤湾站啊,“2号线往赤湾”是几个意思?是指点大家去站台接亲友吗?

但你别无选择,继续走吧。看到“乘车”,你就可以入闸了。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然后,如果遇到下面这部电梯,是应该进呢,进呢,还是进呢?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如果是遇到下面这样的扶梯,也别犹豫。跟着感觉走,奇观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果然,这里只有“8号线”可以坐哦。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你就说你坐不坐吧。

怎么样,够烧脑吧?

但这还没完。

2.西行也有问题

2号线站多线长,有比较多的乘客察觉到“8号线往盐田路”的导向标识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反之亦然。

请看站台屏蔽门上方的指示板。“2号线往赤湾”指向的是往西的终点站,如果上下车都在8号线的范围内,就矛盾了。

▲沙头角

也就是说,我如果在盐田路、深外高中、盐田港西、海山、沙头角这几个站上车,最迟在梧桐山南下车,那么,全程都在8号线,你却告诉我这是2号线?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2号线往赤湾”,而是“8号线往2号线赤湾”,也可以简称“往2号线赤湾”,但如果这么写,估计还是挺烧脑。

▲沙头角

▲海山

而且,行车方向大字后面的线路图也有问题。“莲塘”标注了“2号线”,“梧桐山南”和“盐田路”却没标注“8号线”,留给乘客去思考。

站厅、站台竖着的导向线路牌也有同样的问题。

当然,车站出入口贴的首末车时间表依然费解,最好的办法是:走快点,别看它。

总之,往赤湾方向,8号线的身份被完全抹去了,剩下2号线霸屏

不过,因为8号线不跟其他线路换乘,所以“受灾”程度比2号线轻。

沿着“乘车”的导向标识,可以顺利到达站台:

▲梧桐山南

▲梧桐山南

▲沙头角

▲沙头角

▲海山

▲海山

▲海山

到了站台,灯箱吊板只标行车方向、不标线路名,也不会造成混乱;屏蔽门上方指示板的“8号线往盐田路”也没问题。

▲海山

但对于沙头角及其东面的站点而言,“2号线往赤湾”是有问题的。其中的道理,前面分析过了。

▲沙头角

▲海山

▲海山

站台和站厅竖着的导向线路牌上,“2号线往赤湾”也有问题。

▲海山

出乎我意料的是,最东端的盐田路站,杯具的程度要大一些。

这里不像最西端的赤湾站那样存在换乘线路,本可以把8号线多个站点的简约导向风格延续到底,其中,标注行车方向的灯箱吊板只需要写“往赤湾”。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最后也“叛变”了。

入闸之前,“乘车”的导向标识不会让人迷糊。

闸内,就变成“2号线往赤湾”了。

到站台,再次确认眼神,这是妥妥的2号线?我如果是来坐8号线的,会不会坐了个寂寞?

鼓起勇气上了车,屏幕写着8号线,总算是没坐错。

“又不是不能坐。”有网友揶揄说。

但,即使常客们习惯了,逻辑上的错误也不会消失,会继续造成障碍和误导。

如果你赞同将错就错、得过且过,可能也不会读到这里了。

那么,这个难题有没有更优解?

其实,也不是完全摸着石头过河。

06

北京人民可能觉得,这都不是事儿

同样是贯通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就很有启发意义。如果你没有兴趣了解,可以跳过本章。

2009年9月,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试运营;2010年12月,大兴线开通试运营,并跟4号线全线贯通。公益西桥是两条线路共有的车站(这比深圳2号线、8号线的分界还复杂一点),这个站以北是4号线,以南是大兴线。

▲素材来源是百度地图,“公益西桥”是我加工过的

北京4号线、大兴线跟深圳2号线、8号线还有一个很大的共通点:与其他线路的换乘站只存在于一个区段,即北京4号线、深圳2号线的区段。

作为同道中人,北京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在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图的图例中,4号线和大兴线是并列的。(请暂时忽略1号线、八通线,它俩的贯通运营还没实施。)

插播一下,这图也有点问题:

  • 图例中,带数字的线路编号用了汉字,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跟图中的标注以及运营实践不一致;

  • 公益西桥只标注了“4号线”,跟大兴线的关系不够明确。这可能受图中的空间所限,也可以理解为,4号线从安河桥北到此为止,往南就是大兴线了。

运营4号线、大兴线的京港地铁公司在官网给出的线路图,甚至没在公益西桥做标注,这不科学。

但似乎无伤大雅。

从网络上近些年来浩如烟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中,我苦苦搜寻到一些有用的画面。我尽量采用较新的资料,但也有些较早的资料。综合判断,应该比较接近总体面貌了。

我发现,4号线、大兴线在运营中采取了比较自然的导向方案,既符合逻辑、避免费解,又基本遵循了北京地铁的惯例。

概括起来就是:

  • 从站厅、换乘通道到站台,导向标识贯彻极简原则,线路编号和行车方向这两个元素尽量只标一个,确有必要时才标两个。

  • 站台屏蔽门上方的线路图,标注了4号线、大兴线的分野。

  • 车厢内的行车指示图和电子屏幕,没有区分4号线、大兴线。

下面有些例子(有些是其他线路的例子,可以作为参照)。就从进站说起。

1.在非换乘站,通常由“乘车”的导向标识引导乘客入闸、到达站台。

▲4号线,西四。(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柴哥游中国)

2.在非换乘站,如果双方向列车停靠不同站台,站厅的导向标识就给出指引,但不提线路编号。

▲4号线某站(疑似新宫站)

▲房山线白盆窑站。(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by627-湖光北街东口)

3.在换乘站,站厅和换乘通道的导向标识通常只标明线路编号,确有必要时才加注行车方向。

例如,在国家图书馆站,从16号线站厅去往4号线、9号线站厅,可见这些简洁的导向标识: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乐在北三县

▲来源:京港地铁微博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气球老师

到了4号线、9号线站厅,导向标识包含了线路编号、行车方向,以区分不同站台: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气球老师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马哥游世界

4.不管是不是换乘站,同一站台如果没有其他线路,站台上对本线路的导向标识通常只标方向,不标线路编号。其中,在换乘站,站台的换乘导向标识通常只标线路编号,确有必要时才同时标明行车方向。

例1:4号线,西四,非换乘站,站台只标了行车方向。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西湖边的庄主

例2:4号线、大兴线,公益西桥,这个站台双方向都是“开往天宫院”,没标线路编号。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秒懂视频V

▲果然是两个岛式站台,开往不同方向。(请忽略“您在此”的标记,素材来源:京港地铁公司官网)

例3:安河桥北,4号线北端的尽头,双方向站台的导向标识都只标“开往天宫院”,没标线路编号。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旅食记

例4:4号线,西直门,站台两个方向的导向标识分别是“开往安河桥北”和“开往天宫院”。另有导向标识指引换乘2号线、13号线。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青流视频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青流视频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探索北京

例5:4号线,菜市口,站台两个方向的导向标识分别是“开往安河桥北”和“开往天宫院”。另有导向标识指引7号线的换乘。

▲视频截图,来源:优酷,原作者:Striped_Abyss

▲视频截图,来源:优酷,原作者:Striped_Abyss

例6:16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台两个方向的导向标识分别是“开往甘家口”和“开往北安河”。另有导向标识指引换乘4号线、9号线。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递出一块钱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Jacky神原拓也

5.不同线路在同一个站台换乘时,站台导向标识同时标明线路编号和行车方向。

例如,国家图书馆,9号线终点站与4号线北行方向在同个站台换乘,导向标识为“4号线开往安河桥北”。另有导向标识指引去另外的站台换乘4号线往天宫院方向、9号线往郭公庄方向、16号线(此线无需区分方向,所以只标了编号)。

▲视频截图,来源:青春北京微博

▲如果按深圳的搞法,右边那个灯箱吊板标成“开往天宫院 大兴线”,北京人民会不会答应?(视频截图,来源:青春北京微博)

▲如果按深圳的搞法,这个灯箱吊板标成“开往天宫院 大兴线”,北京人民会不会答应?(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马哥游世界)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微风游京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马哥游世界

▲此站三线换乘的总格局是这样的(请忽略“您在此”的标记)。(素材来源:京港地铁公司官网)

6.站台屏蔽门上方的指示板,行车方向的大字前后都不标线路编号。

▲大兴线南端尽头,天宫院,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旅食记)

▲大兴线,义和庄,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error就三岁)

大兴线,清源路,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我是小慧妹妹)

▲大兴线,新宫,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花梨蝶)

▲4号线,西四,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西湖边的庄主)

7.换乘站站台屏蔽门上方的指示板,本站站名大字旁边加注所属线路编号。

4号线、大兴线(包括末端站)是这样,其他多条线路也这样(有些是半封闭的屏蔽门,则在轨道上方的适当位置悬挂这些信息)。

不过,也有一些线路(似乎主要是近些年新建或延长的线路),不分是不是换乘站,都在本站站名大字旁边加注所属线路编号;而1号线的个别车站没有跟本线其他车站统一格式。

▲4号线,北京南站,可换乘14号线。(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BFK君)

▲4号线,宣武门,可换乘2号线。(来源:京港地铁微博)

▲4号线,西直门,可换乘2号线。(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西湖边的庄主)

▲1号线,南礼士路,非换乘站。(特约图片,作者:燕子)

▲1号线,复兴门,可换乘2号线。(特约图片,作者:燕子)

▲1号线,永安里,非换乘站。(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B站花局阳段)

▲1号线,天安门东,非换乘站,但轨道上方,站名旁边依然标注了线路编号,此处的导向样式跟1号线其他站台迥异,可以视为特例。(视频截图,与上面永安里站的图拍摄于同一趟列车上,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B站花局阳段)

▲2号线,积水潭,非换乘站。(特约图片,作者:燕子)

▲2号线,复兴门,可换乘1号线。(特约图片,作者:燕子)

▲5号线,雍和宫,可换乘2号线。(特约图片,作者:小雪)

▲5号线,雍和宫,屏蔽门上贴着时刻表。(特约图片,作者:小雪)

▲10号线,海淀黄庄,可换乘4号线。(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探索北京)

▲6号线,东大桥,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pool比较忙)

▲8号线,大红门南,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yyg201)

▲8号线,海户屯,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北京地铁19号线)

▲16号线,国家图书馆,可换乘4号线、9号线。(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递出一块钱)

▲16号线,万泉河桥,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来源:京港地铁微博)

▲16号线,甘家口,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微风游京)

▲房山线,白盆窑,非换乘站,仍然标注了本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夜莺夜影)

8.在4号线、大兴线的车站,屏蔽门上方的线路图体现了两条线的分野:在两端标注了各自的线路编号,在公益西桥的位置标注了两条线路编号且体现出行车方向。

▲大兴线南端尽头,天宫院,最右侧的站名反白并加箭头,表明本站位置和行车方向;在公益西桥的位置,两条线路的编号表明它们在此分界,而且4号线往左,大兴线往右。(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旅食记)

▲公益西桥,结合两条线路编号的位置和站名上方的箭头可知,接下来都是大兴线的区段。(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花梨蝶)

其他线路,由于不存在贯通运营(1号线和八通线的贯通运营尚未真正实施,目前仍需换乘),所以站台上的本线路运行图没有标注本线路的编号。上面已有多张照片体现。下面再补一张环形的2号线。

▲2号线,雍和宫,半封闭式屏蔽门上贴着线路图。(特约图片,作者:小雪)

9.大兴线、4号线车厢里的运行线路图,不标注本线路编号,无论是线路的两端(安河桥北、天宫院)还是中间的分界处(公益西桥)。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芍药居先生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柴哥游中国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微风游京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旅食记

10.与其他多条线路不同,4号线、大兴线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没有提示线路编号。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某科学的原481路混动虫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总经理橙鸟

▲视频截图,来源:好看视频,原作者:蓝雪儿飞舞

▲6号线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标注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2622629)

▲房山线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标注线路编号。(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花梨蝶)

不过,16号线也没有标注线路编号,其运营方跟4号线、大兴线相同,都是京港地铁公司,算是统一了风格吧。

▲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马哥游世界

11.与4号线换乘的线路,在站台和车厢内的本线路运行图上,都标注换乘4号线,不提大兴线。上面已有多张照片体现,下面再补充一张。

▲9号线车厢里的运行图。(视频截图,来源:哔哩哔哩,原作者:微风游京)

07

回归常识,出路并不复杂

北京的做法,虽然没法全盘照搬,但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北京人民已经被“贯通运营”熏陶了10年,而导向系统本身也逻辑自洽,尽力避免了烧脑和误解。

回到深圳,你可能也有答案了。我也来端出一些想法,并没有多复杂。

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车里基本没问题,问题主要在车外。但如果要改进,是可以一起的。

最快、最简单的补救措施是:不管线上线下、车里车外,从进站到候车、乘车,都可以增加醒目的标注,并进行广播提醒。比如:“2号线、8号线贯通运营,一车直通,无需换乘(区间车除外)。”

我知道地铁更常用“小交路”这个词,但“区间车”可能便于更多人理解,所以,是不是也可以用?

然后就是各处细节的修正了。

如果尽量删除线路编号,那当然是最能避免逻辑错误和乘客误解的。但这主要适合非换乘站(2号线、8号线共28个),不适合换乘站(共10个,都在2号线)。为了全线乃至全网的统一格式,深圳地铁应该不会采取这个思路。

那么就在现有格式的框架里想办法吧。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标注线路和行车方向,应用场景包括:首末车时刻表、站厅和站台的导向标识(含灯箱吊板、竖立或张贴的本线路站点牌、屏蔽上方的指示板,等等)。

我也看了不少网友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下面的方案:

1.莲塘站、梧桐山南站

“2号线往赤湾”和“8号线往盐田路”都保持不变。不带线路编号的导向标识也保持不变。

▲莲塘

▲梧桐山南

2.莲塘以西的车站(不含莲塘)

(1)总体原则

不带线路编号的导向标识以及“2号线往赤湾”都保持不变。

“8号线往盐田路”可以考虑3种修改方案:

  • 最佳方案:“2号线往莲塘及8号线”。其中的“及8号线”可以用小些的字号。

  • 次佳方案:“2号线(8号线)往盐田路”。其中的“(8号线)” 可以用小些的字号。

  • 后备方案:“2号线往盐田路”。这跟车内显示屏的思路一致。

(2)换乘站

单独的“2号线”保持不变。

单独的“8号线”都去掉,或改为“2号线”。

跟“2号线”并列的“8号线”都去掉。

如果2号线的双方向列车停靠同一站台,那么,指引去往2号线站台的导向标识只写“2号线”就够了。

如果停靠不同站台,也先用不带行车方向的“2号线”引导到站厅,到了需要指向不同站台时,再按修正后的方案加注行车方向。

(3)赤湾站

在这个站,“2号线往赤湾”和“8号线往盐田路”都不对。

▲特约图片,作者:赵周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