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中的家谱与祠堂

姓氏家谱是以文字和表谱等形式,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族史籍。姓氏家谱是以本家族子孙一代一代血肉之躯环环紧扣的生命链条,是血脉贯通、宗亲相连的一条永世割不断的血缘纽带。姓氏家谱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不同或相似的作用。
    商人的牒记,载有祖先父兄死去的忌日。每逢忌日,商人要进行祭祀,并且禁止喝酒作乐,目的是缅怀先人的优良品德,不忘养育之恩,也就是使老有所敬,贤有所尊。这种敬老尊贤的遗风,至今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发扬的传统美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先王之世系也,为之陈有德者世显而暗乱者世废也”(《国语》),可见此时的谱书被当作是对帝王、诸侯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魏晋以来,谱书又有维护九品中正制选举、门第婚姻、社会伦理等作用。
    就现代社会而言,姓氏谱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有益的、合理的家训、家规、格言,例如:赡养老人,要求兄弟和睦,不许辱骂殴打尊长,禁止酗酒、赌博、宿娼、吸鸦片,严禁砍伐祖坟林木和村头风水林的行为,诸如此类,对社会秩序的安定,甚至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均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法制、法规普及薄弱的边远地区,家训、家规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
  “祠堂”一名,始见于汉代,又称“祠庙”或“家庙”,其建筑多修建在坟墓附近。宋代以后,民间立祠堂风气流行,于是各姓祠堂遍布大江南北。此时的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开始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是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家族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
    作为子孙祭祀、缅怀祖宗的场所,祠堂一般都有一个高雅的名称,也叫堂号。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号,如王姓的“太原堂”、陈姓的“颖川堂”、李姓的“陇西堂”、马姓的“扶风堂”等。
    许多堂号的取名,源于历史典故。正是在这一取名行为中,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价值在民间得以承认和接受,并以神圣的凝固形式的对家族后人时常起到教育和勉励的作用。
    著名的例子是陕西杨姓的“四知堂”。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弘农华阴(在今陕西省境内)人杨震,为官清正廉洁,而且博学多识,时人称为“关西夫子”。一天,杨震前往东莱接任太守一职,途中经过邑昌,邑昌县令王密为了讨好顶头上司,深夜里身怀金银前来拜访杨震。杨震对王密送上的金银拒绝不收。王密恳求说:“您就收下吧,反正这深夜里无人知道。”杨震严厉批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没辙,只好不快而回。为了纪念杨震的清正德行,弘农杨氏就以“四知堂”作为堂号,世代相传。在老人们讲述这一历史典故的娓娓话语中,清正廉洁的观念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永记在后人心中。
    周姓有一座“爱莲堂”,其源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著名散文《爱莲说》。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热情讴歌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格,抒发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周姓后人遂以“爱莲堂”为志,勉励自己。
    与祠堂密切相关的另一文化载体则是祠联。
    祠联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寻根追祖、彪炳先贤、训勉后人几个方面。其中彪炳先贤、训勉后人两方面的内容在姓氏祠联中占的数量尤多。
  “彪炳先贤”联,通过记述本姓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道德文章、格言惠行,标榜先人的巨大业绩,体现家族的显赫声望,借以振奋家族风气,激起后人进取,这类祠联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历史名人的简明汇编,洋洋大观,在引起后人自豪感的同时,促使他们奋发向上。
    例如,杨姓祠堂的一副祠联:四知足畏(东汉太尉杨震拒贿的历史典故);三喜同时(明代“三杰”杨士奇、杨荣、杨薄同朝入阁执政)。
    又如韩姓祠堂的一副祠联:名高三杰(汉代大将韩信、战功卓著,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文冠八家(唐代文学家韩愈,文章优美,名跻唐宋八大家之列)。
  “训勉后人”联,其作用与家训、家规差不多。这类祠联旨在劝勉后人要珍惜本姓家族的名望,希望他们向上进取,使列祖列宗脸上有光。因此,这类祠联的内容或描述先人昔日的艰难创业,或要求子孙守职敬业,或强调正直做人的原则,要求后人真诚善良、刻苦读书、勤俭持家等等。
    如江西万载县张姓一祠联:“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又如江西九江刘氏祠堂联:“士求名在勤农趋利在勤人生勤则不匮;子诫身以慎妇敬戒以慎家道罔不兴”,均是训勉后人如何做人待物,字里行间。寄托了先人的殷切希望。
    作为中国民间的祠堂,它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家谱中的堂号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家谱中常常出现所谓的"堂号",那么,堂号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同一姓氏之下,往往繁衍出许多的分支.如果说姓是这些分支的"公名",那么,各分支还有自己的 ...

  • 林作尧‖刍论姓氏郡望堂号、堂联

    刍论姓氏郡望堂号.堂联 文/客都林作尧 姓氏郡望堂号.堂联内容丰富,可反映历史时代背景和地方人文景观,它是祖国的文化遗产. 1.郡望:是指某姓氏的发迹兴旺的地方:现代语文学家为"郡望&quo ...

  • 谱牒文化丨可以自立堂号吗?

    对于是否可以自立堂号,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堂号? 旧时,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 ...

  • 新编族谱和续修族谱内容上有区别吗?

    续谱的一般结构及内容 一.序言 应在旧谱牒上有所改进,着重表述修谱经过和内容,可请本族有名望的人写. 二.凡例 编写本谱牒的规范. 三.概述 或叫综述,简述一族一地的自然环境.族源.迁徙.分支情况,以 ...

  • 林作尧‖浅论族谱(宗谱、家谱)

    浅论族谱(宗谱.家谱) -客都林作尧 古今名人论族谱 族有谱碟,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知爱其身,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矣.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 ...

  • 灰烬中的家谱

    灰烬中的家谱 --曾瑞 一把火点燃家谱 时间的蜡烛亮在坟前 空荡荡的乡村青山依旧 灰烬中所有的祖先都已沉默 一个家族仍在挣扎,抬眼望天 头顶是无边的黑夜 燃烧的家谱灼灼火光记忆的阵痛 祖祖辈辈的苦难随 ...

  • 我家的家谱和祠堂文化

    2020-07-15 阅读15我和"小个子爷爷"翻家谱 爷爷自己手动补充的家谱,要等重印家谱后才能补上,不过按风俗,我的名字不能上族谱,因为我是女孩.

  • 家谱与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浙吴会秘书处2019-06-28阅读 1761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

  • 家谱与祠堂, 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2020-09-04 21:18:15来源:中华家谱馆打印字号: T|T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 ...

  • 家谱、祠堂、祖坟还能不能修?

    曾经有人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说为什么修谱建祠修祖坟的领头人容易出事?如:重病.暴亡等. 小编为此还专门进行辟谣,总结了三条原因:1.主编德高望重也年岁已高,即使人逝去,也跟修不修谱建不建祠没关系:二.带领 ...

  • 林州傅氏|建设中的傅氏祠堂,雄伟壮观!

    傅氏祠堂效果图(草案,待修改) 祠堂建设凭宗亲协力列祖列宗得安康 安全施工谢亲朋同贺孝子贤孙必乐业 我的坚持,您的支持, 涓涓细流,功德无量, 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颇多感慨,成 ...

  • 【百家姓氏】蔡允中:家谱中日期的写法

    声明:本文经谱海股份公司蔡允中先生授权首发 作者:谱海股份公司 蔡允中 日期是家谱记载的一项重要数据,但由于时代久远,采用的日期格式多样,造成日期不统一,在纂修家谱时,一般会将日期转为公元格式,在转换 ...

  •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霍氏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传承中的基因融入

    霍 霍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四位,在河北.河南的分布比较集中,当今霍姓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总人口大约有100万. 霍姓始祖霍叔.<姓纂>和<广韵 ...

  • 传承家谱文化,通晓族谱中的29个专业术语

    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