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几千年的香道文化,你以为就是求神拜佛的玩意?
引言
不知你是否去过寺庙祠堂之类的地方,看过那些朝拜祈祷的人,闻过弥漫在空气中的香火味儿?或者在远离烦嚣的屋子里,见过文人雅士焚上缕缕清香,静心养怡?
识香人都知道,香不只是一根会被焚烧殆尽的可燃物。它作为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宗教产物,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表达虔诚与信仰的媒介。青烟袅袅,香火旺盛,却又带着些心灵的安逸。
由此而来的香道文化,亦抚平了我们焦躁的心。它让我们的意识依托缕缕清香传递至远方,而不至于迷茫。因此,我们还需识香、懂香。
文人品香
品香仪式,是香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从祭祀到案头,焚香品香都需要经过特定的步骤,而不同的步骤也形成了不同的香道文化流派。虽然各流派之间有不同的步骤,但整体上依然相似。
在徐徐香烟燃起之前,任何的功夫均不可仓促和怠慢。以品沉香为例,刮香、匀香灰、压香灰、放香篆、置新香,拔香篆、闻香料,然后再焚香、品香。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尽善尽美并不容易。
香道文化的品鉴过程是需要静心与耐心的,它要求我们心无杂念,专心于对香味的体验之中,同时亦看重我们对心境的调理以及从中得到的思考。
● 刮香粉
刮落的香粉,取之于自然。就像任何东西都不是唾手可得,必须通过孕育和劳动才得以产生。
“匀香灰”象征的是对过去的整理与思考。总结过去,才能善待如今的生活。“压香灰”就像巩固过去的根基。以史为鉴,强化本事,才能使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 压香灰
香篆的放置和拆除,体现了人生中的得失与选择。
“置新香”告诉我们,加入了什么香料,决定着后续所能体会到的味道。人生中的不同构建,影响了我们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人。“闻香料”是我们对自己的审视。
● 放置香篆、香粉
“焚香”传达着人一生中的时间往往是逐渐消逝的意味。但是我们的消逝并非毫无意义,我们可以成长的土壤上留下“香味”。
“品香”则是劳动后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平静的冥想中回味生活的点滴,从中找到心灵的依托。
● 点香焚香
品香过程的种种思考也时常与佛教思维所吻合,这与信仰不无关系。在佛教之中认为,焚香礼佛之人能够通过沐浴芳香,撇去尘世的烦扰与纠葛,达到身心的平稳状态,从而更加接近佛,能与佛达成交流与沟通。
在中国历代中,文人墨客对于香的赞美十分之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便在《离骚》之中“纫秋兰以为佩”。此后,文人墨客在寻香之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对香气的不懈追求使得香料的种类日益丰富,焚香亦成了文人之间的雅事。
朱熹著《香界》,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与追求是形而上的,是人的本性。这把香道文化的文化内涵拉高到了新的层次——香道文化不仅成为了“雅文化”与“精英文化”,也从庙堂之上走了下来,走向了寻常百姓家。焚香不再局限于信仰、宗教与祭祀之中,是香道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
由于文人雅士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改良,新的香品、香具与焚香方法也相继出现,大大丰富了香道文化的内涵。受文人阶层的用香风气影响,香道文化逐渐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道的流传与四大香
中国的香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覆盖广泛。
除了本土的植物香料,古代中国与外域的交流亦引进了不少香料。加上国内疆域从北向南开发,南部炎热潮湿的气候使得植物香料产量丰富。这为中国的香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国的周朝最早用文字记载了焚香的事迹。当时,香主要在贵族之间流行。到了汉朝,国内与西域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香料也主要来自西域及南海诸国的献贡。
汉朝末年至魏晋时期,佛教东传。由于人们认为凡人和神仙佛主之间需要沟通的桥梁,而香焚烧之时能产生带有香味的青烟,直升至天,因此焚香渐渐成为了供养诸佛诸神的仪式。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越发盛行,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信奉佛教,因此焚香的风气相当普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朝,并在两宋达到了中国香文化的全盛时期。香道文化,成为了宋代民间“生活四艺”之一。
香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喜爱。其品类丰富,当中的“四大香”最被人们所熟知,即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简称“沉檀龙麝”。
沉香属于植物香料,是混合了树脂、树胶和木材等成分的固体凝聚物,以树脂含量高、密度大为佳。沉香作为众香之首,被称为“植物中的钻石”。现在世界上的香料主要以东南亚为主,而我国在海南、云南和两广等地有产,但天然的优质沉香极为珍稀。
檀香也属于植物香料,是檀香科植物的心材。一些檀木,树干较直,常用于雕刻塑型,另一些则成为焚烧品香的好原料。檀香以色黄、质致密、油性大、香味浓郁为佳。
龙涎香是动物香料,它是抹香鲸的肠胃分泌物,具有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抹香鲸捕食大王乌贼后会消化不良,引发肠胃的分泌,这些分泌物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龙涎香。
龙涎香被排出体外后,在海岸边偶能拾获。正由于龙涎香获取难度大的关系,捕杀抹香鲸、腹中取香的活动频现,导致了近年来抹香鲸数目的锐减。但实际上,不经过漫长的海水浸泡和盐碱自然皂化的龙涎香,是不足以成为上品的。
麝香也属于动物香料,是林麝、马麝等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同样,在过去人类为了获取麝香,捕杀麝鹿是常态。特别是成年麝鹿与未成年麝鹿难以分辨,还导致了大量幼鹿被“错杀”。
香道文化追求宁静与自然,是基于香料之上的。若是能够摆脱对自然的破坏,采取科学的活体取香技术,追求更加纯粹的、不带血腥味的香,香道文化便能可持续发展。
后记
对香的追求与喜爱,是人的天性。
香道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生活艺术,注重对香料的全身心感悟与鉴赏。从历史上看,香道文化的发展高潮往往是在太平盛世之中。唯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够有对闲情雅致追求的基础。
人们能在品香之中得到心情的平静,得到心灵的慰藉。而香大多数来自于大自然,人们通过对这些气味的体验,是接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一个途径。因此,香除了是沟通信仰的渠道,还是构建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纽带。
那么,今后品香,不妨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与清净之中,感叹生命,思考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