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仙源豆腐

据万载仙源王氏宗谱记载: “元伯公时值播迁,由抚州府临川县北乡五十四都三图黄洲(即现在的丰城市袁渡镇王洲村),攜家历新喻、宁都各等处,择居袁州府万载县西十六都四图仙源。夫妇勤劬,起户立业,家声渐以丕振,遂为仙源支之始祖。经与我们宗谱对接,王元伯公于公元17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王家洲迁出确实无疑。

我们因此建立了宗亲关系,增加了祖居地与迁居地宗亲间交流,加深了亲情和友谊。他们把我拉入了仙源王氏群,在群中看到志敏老师发的“仙源豆腐"文稿,觉得很有意义,因而略加修饰整理发表如下:

仙源有一项非常有名特产一豆腐,纯手工制作,其工艺流程可列入非遗。 传说清乾隆年间,有一钦差大臣巡游到此,在一家“王记饭庄”品尝豆腐,觉得味美鲜甜,于是赞曰:“此豆腐得天地之灵气,色白似雪、质嫩似髓,味美清香,实乃美哉、妙哉…”。时至今日,世人有一句颜语:“来仙源如未尝豆腐,就等没来"。充分证明仙源豆腐,古今名声显赫。

下面介绍仙源豆腐制作流程:

一、制作豆腐用水,来自各个山涧洞中清泉,泉水清澈、酣甜、无异味,无沙尘,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二、产地环境优越,境内山青水秀,无工业污染和有害气体的飘移。

三、制作豆腐的原材料黄豆,来自各个农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品质优,绿色环保。

四、加工精细,生产豆腐的师傅技术娴熟,传统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十分考究。

五、采用天然石膏作豆腐凝固剂,不用化学膏水,确保豆腐的原汁原味。

六、保留有传统的生产工具

1、 柴火灶  2、方桌长凳  3.木架石磨  4、大小盆桶   5、各种勺(铁勺、 木勺、竹勺也叫勺罐)  6、簸箕  7、竹筛   8、过滤布   9、豆腐格子箱    9、竹箕(俗称稍箕)   10、十字架(俗称 摇巾架)   11、洗锅刷(竹筛、竹 筷)    12、大小碗等几十种。

七、制作工序科学细致

1.选料:黄豆手工挑选,剔除变色、瘪豆和有 霉变的,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豆腐色泽和口感。

2.浸泡:洗净的黄豆装入盆里用冷水浸泡8-10小时,待黄豆完全吸水膨胀变饱满后,滤干水便可磨浆。

3.磨浆:在脚盆上架好磨架,搁上石磨,左手推磨,右手添料,边磨边添,豆浆从石磨四周溢出,称之为粗浆。推磨是个体力活,一般要两个人帮推,磨时不宜贪快,快了豆浆粗豆腐少,慢才能磨得细腻,产的豆腐多。

4.冲浆:烧开一锅水,待水完全沸腾后,用铁勺把热水抬高 手臂形一个弧度倒入盆内,称之为冲浆。其原理是将盆内周围及底部的豆皮在动力的作用下,迅速浮于水面,形成许多乳白色的泡沫,然后用铁勺打捞干净,否则会影响豆腐的色泽和口感。

5.过滤:磨好的粗浆因里面含有未磨碎的黄豆颗粒,俗称豆渣,必须用过滤布进行过滤后才能制作豆腐,具体操作方法:吊好豆腐架(即摇巾架),把一块过滤布的四个角分别穿入架四个孔内扣成活结,形成一个布袋状,再把粗浆用铁勺舀进袋里,双手上下左右摇动架,使其豆浆在布袋里翻滚,此时便会有大量乳白色的豆浆溢出来。待摇到没有豆浆溢出时,松开架上摇巾角,扎成一个砣,因豆渣内仍残存有少量豆浆在内,必须放在竹箕里用手四周挤压,直到完全挤不出豆浆为止。用于过滤豆浆的过滤布,关系到豆腐细腻不生异味,一般都用夏布或棉纱布,不可使用丝绸、树脂纤维织成的布料,一来会产生色素和异味,二来因为丝绸编织过密而滤不出。

6.煮浆:过滤的豆浆为半生熟,煮浆一为杀菌,二为升温, 三为调膏,石膏水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使豆浆凝固,才会形成豆腐脑。然后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里旺火煮沸后,用铁勺舀到脚盆里,盖上锅盖降温。

7.调石膏水:将天然石膏放入火里烧熟,然后碾磨成粉末, 盛在一个碗内加入适当水,调石膏水的比例过去都是以“升”为 单位,如6升黄豆即用过去的一种瓷器汤勺,舀满一汤勺石膏粉, 再用手指楷成平汤勺,即6平汤勺,以此类推。

盆内豆浆降至75℃-80℃时,便可放石膏水,具体操作方法:打开盆上锅盖,用铁勺在盆内先按顺时针搅拌豆浆,使其豆浆盆内旋转,然后左手用铁勺舀起一勺豆浆,右手端看调好的石膏水,抬高手臂,同时倒入盆内,然后用勺迅速搅拌,大约两三 分钟左右,盆内豆浆便会慢慢开始变稠,形成所谓的豆腐脑了,此时再盖上盖,使其豆浆充分凝固。

检测豆浆是否完全凝固了。一般是打开盖,用一只筷子 垂直插入豆浆盆内,若是筷子垂直不倒,说明膏水合适,倘若发 现筷子倾斜,说明石膏少了,得重升温加膏。调石膏水的多少,关系到豆腐的老嫩,因为市场上买来的汤勺没有统一的规格,有深有浅,有宽有窄,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 偏差,得凭多年实践经验自行掌握,即便是经常加工豆腐的师傅,有时也会失手。因此,民间有“蒸酒作豆腐,充不得老师傅”的谚语。

8.入箱成型:用凳搁好箱格,垫好过滤布,把豆腐脑用铁勺舀入箱格内,顺手用勺捣碎成块状的豆腐脑,然后把过滤布的四个角,角对角的遮盖住表面,再盖上盖,因为箱格底部有形成豆腐块状的凹槽,四周有出水孔,一种浅蓝色的水便会从孔里往外 流出(因其颜色有点像醋,因此叫醋水)。待到箱格外面没有醋水外滴时,再在盖上加放石块,使其醋水完全溢出,形成块状的豆腐成品,便可上市销售。老式民间豆腐成型的箱格分大、中、小三种,大箱格豆腐有64块,中箱格为46-50块,小箱格30-20块,每块豆腐都成 正方形,规格为6.5x6.5厘米,厚度取决于水分含量和豆浆量的多少,很难定论,约为1.5-2厘米。

八、豆腐品种

传统加工出来的成品豆腐,还含有一定水分的称豆腐(干),制作泡豆腐又叫油豆腐,有三道工序:一,黄豆用热水烫,待表面起皱用木滚碾压,使其豆皮脱落;二,采用生石膏,将整块天然石膏用石头磨成乳白色的液体,具体磨多少,按你做泡豆腐 的数量而决定;三,把一块豆腐切成四小块,放进油锅泡(也 叫炸),待豆腐膨胀成金黄色,捞起后叫油豆腐。

油炸泡豆腐制作工艺细腻,黄豆要精选去皮,不可含有任何杂质,否则油炸容易造成油花四溅,伤脸伤手。豆浆形成豆腐(干)只能用生石膏,使豆腐膨胀变软变酥。炸豆腐技术要求高,油温一般控制在60C-70C 之间,油过热做不赢手脚,容易老,表皮韧,影响口感, 看相差,不好卖。油温过低,膨胀不起易老皮。

泡豆腐表面柔软,个大方圆,吃起来外酥里润别有一番风味,作为农村各种红白喜事、街上餐馆的美食,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

以上是仙源豆腐制作工艺流程,经制作“仙源豆腐"的老师父讲解,按照上面步骤操作,做出的“仙源豆腐"才好吃,也是仙源豆腐出名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代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我想仙源豆腐符合条件,可以申请非遣,让他代代相传保留下去!

最后有一首民谣“红军一来晴了天",用作本文结尾。

红军一来晴了天,

打倒地主和劣绅;

百姓跟党闹革命,

分田分地笑眯眯。

有了田,有了地,

农民当家做主人;

不受剥削不受苦,

有吃有住能作主。

红军恩情实难报,

磨桌豆腐来慰劳;

自家种来自家磨,

佳肴美食赏红军。

七宝老翁2021/5/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