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马向阳||卓尼游记
文/马向阳
正值七月,烈日炎炎,可谓骄阳似火。我们一行十人跟随导师尹伟先教授,前往甘南的部分县镇村调研。此次调研内容是有关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还有生态建设,旅游文化等,是结合本专业的暑期田野调查实践,也是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专业素养。
驱车前行,沿途风景各异,由于经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过临夏时,可以看到很多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寺,或是结合伊斯兰与中原建筑风格结合的拱北。进入合作,见到几座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沿途也碰到了虔诚的藏族同胞,一路上磕着长头,不由得让他们的这种举止所折服,我不知道他们朝圣目标是哪里,但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坚信的力量。
七月的甘南,蓝天白云,配上广袤无垠草地,加上悠闲的羊群,或是牦牛群的点缀,让人眼前一亮。碰到身着藏服的藏族同胞,或是身穿僧服的喇嘛,立马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化。
微风习习,丝毫没有感受炙烤的感觉。车出了合作市,沿着盘山公路前行,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卓尼县城。
有个同学是卓尼当地的,听到我们要去她的家乡调研,为我们准备了欢迎宴,他们一家人将我们带到了当地有名的农家乐,用餐前,用藏语的习俗,给每位准备了洁白的哈达,如此盛情款待,受宠若惊,感受了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吃过中午后,又为我们安排了旅游当地的山水名胜,阿角沟国家森林公园。卓尼气候特点比较独特,虽是处于甘南高原,但海拔不太高,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茂,是一个避暑胜地。
吃过中午饭,我们在朋友一家带领下,去了阿角沟。之前本打算去大峪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阿角沟。
进入阿角沟,两边崇山峻岭,树木挺拔,松柏苍翠,流水汩汩。沿途风景美不胜收,石山的险峻奇特,松涛阵阵,鸟鸣山更幽,曲径通幽处,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蝉鸣四起,野芳发而幽香。“足以极视听之娱,信了可也”。远离城市的喧嚣,车水马龙,在这里享受了大自然的清静,有陶潜所言,“结庐在人境”,这是大自然最美地馈赠。拂去尘嚣,回归自然,大家纷纷拍影留念。
越是往深处行走,景色越显得幽静独特,合抱之木,展示了原始森林的沧桑感,悬崖峭壁,山涧流水,虽没有李太白笔下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感觉,也能让人感受这里自然地势的险要。重岩叠嶂,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不知不觉间,已近下午时分,有人提议返回,不然再晚点,这里降温快,温差大,我们恋恋不舍的原路返回。中途又碰到一段新修的悬空玻璃栈道,我特意爬上去感受了一下,有种居高临下之感,透过玻璃向下看,有点恐高,不过可以看到周围奇特景色。
途中,听导师讲了关于第十九代杨土司开仓放粮救济红军的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正是因为杨土司救助红军,被反动派杀害了一家数口。这里不光有山水名胜,更有着红色基因。后来也看了有关杨土司的故事。杨土司曾接受当时著名记者范长江的采访,范长江对杨土司的评价很高,经常读书看报,思想开明。杨士宏教授有专著《卓尼杨土司传略》,专门介绍有关杨土司的事迹。杨土司在西藏威望也是极高。杨土司在当地兴办学校,后经数次易迁更名,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如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名,时任校长也得到全国表彰。可惜,没能到这两个地方观瞻,实为憾事。
第二天,参观了禅定寺,这座具有数百年的古刹,可谓壮观。可惜天公不作美,出门时,天气阴沉,到了禅定寺时,便下起了小雨。站在禅定寺的大门,远望对面的山,云雾缭绕,显得别有一番景致。宏伟的建筑群,高大的佛像,从心灵深处净化自我。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领略祖国博大广阔。
雨越下越大,我们在不舍中离开了卓尼县城,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多走走便能体会到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想起那句书上得来总觉钱,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调研实践收获满满,感受良多。
作
者
介
绍
马向阳,笔名:六月虎、陇上光明,陇南西和人,喜好思考,写作。现为一名普通教师;《乡土文学微刊》主编。
主编:陇上光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