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昭:​游览禅师庙

游览禅师庙

安徽 怀宁  徐  昭

入冬后接连几场小雨,久旱的土地终于暂时得到缓解,清冽的冬雨洗去了漂浮于空中的灰尘,也洗去了萦绕心间的烦躁。趁着雨后初晴,我和同事一行四人,在本地吴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前往禅师庙。
我作为一名老师,在禅师村教书的日子已近三年,大抵也算得上是这个村子的半个村民了吧。禅师是一个几千人口的大村,田地屋舍,交错相依,郁郁松林,点缀其间。新修的水泥道连接起家家户户,时常还能看到老人从村子那头散步到村子这头。平日课后的空余时间我也常与人聊天,对于这个久闻其名,未得一见的禅师庙,向往已久。这次出行于我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出发时正是中午。暖阳遍洒,洪土山的小路蜿蜒曲折,才下过雨的路面,踩上去松软湿润。道路两旁多是些松树和茅草,偶有一段空隙,顺着看过去,能望到远处丰收过后的田野、干裂的池塘,还有散落着的白墙人家。我们一路上且走且停,闲谈乡野见闻,尤其是担当向导的吴老师,不论是路边的花草树木,还是本地的风土人情,他都讲的细致风趣,令大家听的津津有味。一时间,这段平平无奇的山间小路也变得趣味盎然起来。
“曲径通幽处”,不知不觉松树掩映的前方露出两排房子。吴老师向我们介绍道:“左边那红墙灰瓦的,就是禅师庙了。”走近些许,入眼是一个水泥焚香炉,原本该在庙门正前方的香炉被移到了拐角位置,毕竟,“防火防盗防闺蜜”吗,防火是第一位的。那香炉约一人高,炉顶状如三角亭。内侧被火熏的发黑,肚里积着香纸灰烬,四周还挂着凝固的红色烛油,似乎不久前才燃过香烛。转过身来,两棵樟树矗立在庙宇门前的水泥地上,樟树并不十分粗,却也足够高大,散开的枝叶把禅师庙的前殿笼罩其中。阳光穿过香樟树叶,斑驳光影中,屋脊上的宝葫芦和两角的飞檐静静屹立着,一半享受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正中屋檐下,墙面向外伸出两根横梁,环抱着一块水泥牌匾。“禅师寺”三个字,从左至右,用繁体篆刻其上,字体不大,却苍劲浑厚。再下面,大门被米白色的卷闸门紧紧遮掩住,看起来和这间庙宇古旧的气质不太相符,可能是后期装上去的吧。门旁的墙上,左右各开了一个圆形大洞,不知是做何用处,我猜测或许与通风透气有关。墙根还镶嵌了一排大理石凿刻的功德碑,仔细看去,碑上详细记录了修此庙宇时何人捐款几何。其中大门右下角的一块是禅师庙简介,上面的文字正是吴老师根据民间传说而编撰的。“禅师庙的原址在今禅师小学。吴老师说,民国时期,寺庙的规模已经不小,香火鼎盛,且有庙田庙产,是附近几个村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连村子都因此庙而被叫作禅师村。后文革除四旧,佛像被砸,庙舍改建成学校,也就断了香火,直到零三年时,村民们集资在这里重建庙宇,可惜如今的规模远不如从前了。前几年,这里的和尚圆寂,庙里无人看管,平时都是铁将军把门,逢初一十五才开门,供当地信徒焚香祈愿”,说到这里吴老师不由叹息。
今天是初三,刚巧错过了开门的时间,没能进庙一观,不免颇觉遗憾,我们只得在周围四处看看。绕到庙后时,竟然发现了一方土地庙,低矮的门前还有未烧完的香烛,蹲下身看进去,神位上供奉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吴老师告诉大家,东方诸神佛里只有土地是一对夫妻神,按当地习俗,新建一座庙宇前都会先建上土地庙,求得土地老爷同意后,才可在此处借地修庙。
离开时回望,禅师庙又重新隐入山林。这间庙宇从初建时的兴盛到被毁后逐渐没落,虽然繁华不再,但它依旧守在这寂静的角落,接受着禅师村代代人的祈愿,护佑着这个以它命名的村子一步步走向繁荣。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作者简介:徐昭,怀宁县小市中心学校教师。

责编:丁  松    排版:吴小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