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艺术,无处不在

艺术,无处不在

安徽宣城   王维

  《Das Leben der Anderen》是一部德国电影,其中文译名为《窃听风暴》。

  “1984年,东柏林。

  开放政策荡然无存,民主主义德国的人民被史塔西,即东德国家安全部,严密控制起来。十万在职人员,二十万情报网,组成保卫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目的十分明确,即知晓一切。”

  戈德·维斯勒上尉是位出色的史塔西。他奉命去监听作家乔治·德莱曼,调查德莱曼是否有不忠于国家的行为。可当他深入到德莱曼及其女友克里斯塔(著名女演员)的生活后,其坚固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变化,转而成了作家的保护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史塔西完成了他的职业叛变呢?

  监听艺术家的生活让维斯勒走进了艺术的天地。他来到德莱曼的家中,触摸着艺术家的生活气息,拿走一本布莱希特的诗集。

  “九月这一天 洒下蓝色月光

  洋李树下一片静默

  轻拥着 沉默苍白的吾爱

  偎在我怀中 宛如美丽的梦

  夏夜晴空在我们之上

  一朵云攫住了我的目光

  如此洁白 至高无上

  我再度仰望 却已不知去向”

  布莱希特的诗将维斯勒领进了美妙的境地,一丝微笑滑过他冷峻的脸庞。

  德莱曼接到前辈杰斯卡自杀去世的噩耗,十分痛苦,弹起了贝多芬的《献给好人的奏鸣曲》。这本曲谱,也是他过生日时,杰斯卡送他的礼物。钢琴边的德莱曼在和自己作斗争,是继续迎合政府,还是拿起笔揭露东德的社会现实。阁楼上,《好人奏鸣曲》轻轻敲击着维斯勒的耳膜。震惊、愤怒、激动让他全身战栗,他僵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泪水夺眶而出。

  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中,星野是个缺乏生活信念、懵懂度日的青年,让他发生变化的竟是一曲《大公三重奏》。星野在酒吧听到鲁宾斯坦、海菲茨、弗里曼演奏的三重奏,进入了内心省察中,有了人生该干点什么的觉悟。这些充满着生命之光的天地赞歌,让不同的人得到了相通的情感共鸣。

  同时,德莱曼、克里斯塔,还有许许多多艺术家,他们被压迫的艺术之路以及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深深触动了维斯勒的心灵。艺术,让沉睡的人性复苏,让维斯勒完成救人与自救。

  《窃听风暴》上映后好评如潮。它横扫德国各大奖项,包揽2006年欧洲电影奖上的最佳影片、年度男演员和年度编剧三项大奖,还摘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毋庸置疑,导演真诚、冷静的说故事品质,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无数观众。

  导演兼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对故事的处理颇具艺术性。维斯勒叛变后,被发配到政府底层部门当拆信员,他的善举一度不为人知,这给故事笼罩了悲凉又伟大的气氛。柏林墙倒塌,东德政府解散后,德莱曼终于知道了一直在暗中保护他的维斯勒。他找到正在送信的维斯勒,却止住了相认的脚步。两年后,维斯勒在书店的橱窗外看到了德莱曼的新作《献给好人的鸣奏曲》。他走进书店,翻开书,赫然发现扉页上写着:“谨献给HGW XX/7(维斯勒代号),并致以最深的感谢”。至此,无论是维斯勒还是观众,都抑制不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试想一下,如果两年前德莱曼前去相认,痛哭淋涕一番,再给予其丰厚的物质补偿,故事还会有这么强的感动力吗?能打动人心的,从来与物质无关,而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将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独处有独处的艺术。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我都是独自一人。

  古典音乐攀上窗帘和墙壁。阳光穿过玻璃,悄悄爬上地板和书桌。我细细地擦着家具、抹着地板,家务活成了被装在高脚杯里的美酒,甘醇迷人。同一时间段,我会看三四本完全不同类型的书,这些书大大方方地落在床头柜、餐桌或是茶几上,家务做好了或是午睡醒了,我会随手拿起一本书,严肃的哲学命题、动人的故事或是直白又不乏高雅的搞笑段子,一行行文字充盈着我的大脑,丰富着我的生活。

  我喜欢天黑了去跑步,喜欢心情不好时去爬山。刚迈开步子那会儿,白天发生的事会像电影胶卷在我脑中来回滚动,一些琐事缠着我,一些郁结堵在我的胸口。一个小时后,林林总总的心事不翼而飞,大脑得以清空。听觉意外地活跃起来,虫鸣声、鸟鸣声悠然而起。我的心一片澄静。下雨让睡觉也变得诗情画意,滴滴答答,啪嗒啪嗒,哗哗哗,唰唰唰……我的思绪随着连绵的雨水飘飘荡荡,恍恍惚惚中,梦在向我招手。我也会坐在电脑边码字,注意力高度集中,脑细胞迅速被消耗。几小时后,觉得很是疲惫,但是脱去疲惫的外衣,快乐是那么新鲜。

  在人际关系中,很多男性呈现出更大的魅力。

  一个家庭里,多半是女人不够安静。女人的抱怨和说教像一圈圈蜘蛛网,黏在丈夫和孩子身上,让他们陷入不自在和烦恼的状态中。未经克制的思维和话语缺乏艺术性,常常会引发超限效应。而男人在这方面很有分寸感。他们简洁、少语,解决问题能就事论事,不东扯西拉。他们不轻易发表议论,但说出来的话往往颇具分量,有很强的感染力。

  钟南山院士谈到自己的父亲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一次,父亲问他:“南山,你多大了?”钟南山回答35了,父亲说:“35岁了,真可怕。”说完,父亲便不作声了。这几个字狠狠叩击着钟南山的心灵,让他重新唤起了对工作更强烈的追求,一心要把失去的时间都赶回来。我认识一个大男孩,他妈妈对他的疼爱众人皆知。我见他只听爸爸的话,就问他:“你觉得你妈和你爸谁更爱你?”他立马回:“当然是我爸!”见我愕然,他解释道:“我爸爱我在心里,我妈爱我在嘴上。”同样的爱,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与个人艺术修养息息相关。

  很多人,朋友、爱人或是亲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着走着就散了。这没关系,感情的动人之处不是天长与地久,而是曾经拥有时,彼此碰撞出多少精神上的火花。个人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火花的大小。

  艺术无处不在,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可拥有艺术的成分。倘若,在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整体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将艺术和生活完美融合,我想,诸如《窃听风暴》那般的美好,现实中的我们也可以拥有。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王维:文学爱好者,安徽省宣城市散文协会成员。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2020)

(0)

相关推荐

  • 外媒文章:通过艺术认识德国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据西班牙环球网站5月11日报道,德国在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值得深入加以了解.艺术可以成为认识德国思维方式.习俗.集体潜意识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德国联邦议 ...

  • 郭凯 || 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人,甚至坏蛋,也常常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天真烂漫得多.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卡拉马佐夫兄弟> <回忆玛丽·安> 作者 / ...

  • 艺术无处不在,木纹上的迷人美景

    Cathy McMurray英国艺术家,他将山川.天空.湖泊完美地"镶嵌"在木头松软质地中,木纹的特殊肌理给画面增添迷幻味道,完美的释艺术无处不在,满满的创意,美不胜收!画与大自然 ...

  • 无处不在的投资狂热:从加密艺术到交易卡

    编者按:近来狂热的投资势头在很大程度上是始于去年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全球经济急剧下滑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非传统资产,谁也无法预测这场投资的派对何时以及如何结束.作者是艾琳·格里菲思(Erin Gr ...

  • 山水画为何是中国艺术主旋律自王维以来,诗...

    山水画为何是中国艺术主旋律 自王维以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艺术就已经与自然山水结下不解之源. 历代大师无不出自山水画巨匠,唯有山水之间能使醉翁得人生真谛.故<兰亭集序>于曲水流觞中写出 ...

  • 王维诗歌艺术特点

    扩展资料: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 ...

  • 王维是如何成为佛系艺术男神的 (2)

    王维的艺术形象 中美史课堂上,教授问听课的女博士们:古代的艺术家你们最喜欢谁?他以为大家会回答苏东坡,结果答案无一例外是王维.理由很统一:王维是高富帅又多才多艺不花心.果然颜值即正义啊.穿越了千年,王 ...

  • 王维是如何成为佛系艺术男神的

    王维的艺术形象 中美史课堂上,教授问听课的女博士们:古代的艺术家你们最喜欢谁?他以为大家会回答苏东坡,结果答案无一例外是王维.理由很统一:王维是高富帅又多才多艺不花心.果然颜值即正义啊.穿越了千年,王 ...

  • 无处不在的插花艺术

    中华民族以风雅著称,素来赋予花人格魅力,以花赞人,以花喻人,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等等.我国插花在风格上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 ...

  • 张金英: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美感

    张金英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 ...

  • 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

    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 --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 (一) 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 谛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