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谈人性
永远不要试着去测量人性之深度与广度。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也有人主张人性非善非恶,全视后天之熏染而定。基督教则视人生来有罪,须在神的面前终身忏悔改过。不得不说,上述观点均有其根据与道理。然诚如瞎子摸象般,都只是触碰到了人性之一点,而试图以之概括全貌罢了。
人性之善与恶,高贵与卑鄙,笔直与弯曲,广阔与狭小,会在一人身上汇聚起来,便譬如那钻石,一体而多面。而在这众多面相中,善往往难敌恶,高贵会输于卑贱,笔直不如弯曲好看,广阔不及狭小易认。不见大诗人北岛有言“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吗?
人性之深奥超过科罗拉多大峡谷,人性之广阔太平洋难敌。站在人性的峭壁上往下看,会令你头晕目眩;置身于人性之汪洋上,你会发觉自己是如此之渺小无助!
非但此也,那恶往往披着善的外衣出现,卑鄙常常冒充高贵,弯曲看上去似乎比笔直更直,狭小会显得是那样的广阔。对于那见识有限、思想不深刻者来说,他往往会去赞叹恶行而鄙视善良,为卑鄙的光芒所吸引而对高贵视而不见,欣赏弯曲而鄙视笔直,在狭小的天地中自得其乐而视广阔为无物。
在这个世界上,作家是人性这座宝藏之专业勘探者、挖掘者,一位作家声望之高低,全视其对人性这座宝藏开掘之深浅、收获之多少如何而定。有的人忙碌终身,却不见真金;还有的开采不久,即有大获,这与其天赋与机遇有着密切之关系。圣奥古斯丁之《忏悔录》,莎士比亚之戏剧,巴尔扎克之《人间喜剧》,卡夫卡之《变形记》,陀斯妥耶夫之《卡拉马佐夫兄弟》,哪一部作品不是开掘出了众多人性之秘密展示给世人欣赏?哪一位不是挖掘人性宝藏的高手?
然即便是这些屠龙高手,面对深广均不可测之人性,我想,他们肯定也曾头晕目炫过,望洋兴叹过,临阵踌躇过。但他们没作逃兵,不畏人性之复杂莫辨、深奥难测,而努力挖掘不止。然他们终究是徒劳的,假如你希望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而来认识人性之全貌,那就大错特错了!上述作品,我读过不少,然面对复杂而具体之人性时,我依然一错再错!
正因如此,我才觉得有必要提醒那些对人性感到好奇者,请永远不要试着去测量人性之深度与广度!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最终受伤害的永远是你。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抑恶扬善,让高贵战胜卑鄙,让笔直胜过弯曲,令自己的视野广阔些再广阔些,如此而已!
至于人性最后之走向,又有谁会弄得明白呢。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你人性中各种显性隐性成分混合发生作用,拖着你的脚步往前走的结果罢了。至于它最终会走向何处,恐怕只有神会知道吧。
二O一八年九月三日晨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