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无小事!浅谈房颤:找对源头,治疗才更有效!
临床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越来越多,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得了房颤。根据临床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2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发生房颤。
房颤,必须高度重视的心律失常
在心律失常中,除了导致猝死的室速,室颤外,就属房颤对人体危害最大!
其一:心房颤动就是心房失去了心房肌肉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变成了颤动,或者说是蠕动,这种颤动或者说蠕动是毫无规律和效力而言的,基本上丧失了射血进入心室的功能,这样导致后面一系列的后果。
其二:心房颤动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也很典型,因为没有了心房的正常收缩,所以代表心房收缩的P波消失了,代之以一些不规律的颤动波,就像干扰的电波一样,毫无规律而言,我们医学上把它叫做f波,由于这种f波向房室结传导,时快时慢,有时传导到房室结时正值房室结处于兴奋期,就传下去了,就有了心室收缩,就有了QRS波!
其三:如果传导到房室结时正值处于不应期(各种细胞在兴奋后都有一段时期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就叫做不应期)这样就导致不能传下,没有心室收缩,这样心室收缩,也就是心跳时快时慢。在心电图上面就表现出QRS波不规律出现,每两次心跳之间的间期不等。
其四:心房的收缩功能下降,心室舒张期容纳的血液减少,那么射血就减少,导致心功能下降,这在心跳慢的时候表现尚不明显,因为心跳慢时,每一次心跳的舒张期长,能够保证心室足够的吸入心房的血液,但是在心跳快的时候,心室的舒张期明显缩短,那么心室吸入心房的血液减少,此时就需要靠心房收缩来帮助了!
其五:正常的人因为有这个功能就没问题,但是房颤病人心房收缩基本等于零,自然就不能将血射入心室,心室内的血液明显减少,这样就出现了心衰。还有一个机制参与了心衰,因为心房丧失了收缩,血液淤积在心房中,这样导致心房内的压力增高。
其六:房颤的病人很容易出现心衰。所以我们就经常见到一些房颤病人在某一次诱因下,例如感染导致应激状态,心跳加快,就很快出现心衰,反反复复发作而入院,非常痛苦。多次心衰发作之后,心功能下降,心室出现了重构,扩大,导致慢性心衰。
房颤的具体症状有四个方面:
1、心悸:总能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图片编号:PIC10334
出现房颤,首先要找原因
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所有能对心房肌产生影响,导致心房扩张、心房肌增生、缺血、纤维化、炎症浸润、渗出等改变的疾病都是房颤的病因。房颤是各种病因导致的后果,其中一些发病机制仍然不清。
绝大多数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约有15%既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也没有其他常见的促发原因,称为孤立性房颤。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是房颤的三大主要病因,约占房颤病因的75%以上。多数房颤患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导致心房压力增高,久而久之产生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 岁,以女性居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的发生。
(2)其它常见导致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并心力衰竭、二尖瓣疾并肥厚性心肌并扩张性心肌病等;另一些少见的原因包括限制性心肌并心肌淀粉样变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心脏肿瘤等;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肺部和肺血管疾病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也常合并房颤。肺心病发生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3)心动过速
房颤可以由心动过速诱发,这类患者常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预激综合征,如果曾经有过开始心跳规律但明显加快,之后出现心跳不规律,或者心电图可见预激波,应想到可能是心动过速诱发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也可以发生房颤,可能会交替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现象。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房肌的毒性作用,房颤发生率约为12%~18%,有时房颤是甲亢患者的首发表现,因此发现房颤后应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常如影相随,同时也是导致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找对源头,治疗才更有效!
少数患者在年轻时甚至十多岁就发作房颤,常有房颤家族史,一般发病越早,和基因变异的关系就越大。部分导致房颤的原因是暂时或可逆的。常见的暂时性原因包括情绪激动、运动、饮酒、过度劳累、吸烟、心脏或胸部的外科手术、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肺动脉栓塞等,消除了这些因素之后,房颤可能会消失,或者很长时间不再发作。
总之,房颤患者有不同的致病因素,相应的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在房颤初期,尽可能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预防房颤发生,而且能使房颤得到更好的控制。
如果原发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逐渐出现心房扩大、心房纤维化等不可逆改变,正常的窦性心律将难以维持,多数患者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启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的进程。因此,有的放矢,才能够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
房颤无小事,引起的中风危害巨大!
房颤无小事!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中的血液会淤滞在心房,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很容易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脑部供血,就会导致脑中风。房颤是脑中风这头“猛虎”的诱饵,会将中风的风险提高5倍,且房颤相关性中风会比其他病因引起的中风危害更严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所以,得了房颤一定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减少中风的风险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