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牦牛群:青海三江源惊现约300头组团吃草,体型比印度野牛略小

2021年以来,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野生动物或野生植物“新增”的报告,其中有一些还是“濒危”级别的或者是已经被宣告“灭绝”多年的,笔者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1、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呼中林业局工作人员在野外作业时,意外发现十余株「紫点杓兰」,属于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并且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种群和分布区域近十年来一直在下降,而紫点杓兰在大兴安岭的出现对科学家研究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很大作用。

2、甘肃甘南发现3000余株「红豆杉」,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其中最大的树龄超过800年,而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之一,已在地球上生存了约250多万年,既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野生世界上珍稀濒危的天然抗癌植物。

3、北京首次发现「尖帽草」,填补了北京没有马钱科植物的空白,而据统计北京原有植物150个科,尖帽草地出现就意味着北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得以丰富,增加到了151个科。不过,尖帽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等地,而此次在半湿润区的北京密云被发现,也引起人们关于降水北移等气候方面的议论,甚至还有人提出这或许是我国北方气候逐渐变湿、北方成“南方”的征兆。

4、「阳彩臂金龟」已于1982年被宣布灭绝,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又相继有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出没的报告,而它的再次回归并不是说物种能够“凭空出现”,而是说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达到了阳彩臂金龟栖息的要求,才使得一度淡出人们视野后如今再次现身。

5、顶级掠食者「东北虎」、「金钱豹(华北豹)」、「豺」、「狼」、「棕熊」等也是踪迹频现,出现“虎妈”带着“虎娃”巡视领地、豺群在高山草甸觅食、狼群组团“散步”。

6、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藏羚羊」,其种群数量已由1980-1990年代的不足70000只增加到目前的约30万只,并且保护级别也与「大熊猫」、「荒漠猫」、「雪豹」等动物一样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但这并不是说它们保护等级降低了,而是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通常情况下,物种濒危等级由低到高被划分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这7个等级,我们之所以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要保护动植物不会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灭绝,以此达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藏羚羊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上文中讲到的青藏高原动物的典型代表「藏羚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新疆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区域,曾由于不法盗猎分子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大量捕杀,加上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破坏,导致藏羚羊种群数量骤减。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非常关键的物种之一,被称为青藏高原的精灵。它是雪豹、棕熊、秃鹫、鹰等捕食的对象,并且麻雀、乌鸦等鸟类也会跟着肉食动物以它为食,属于高寒地带生物链中的基础物种,因此它的存在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青藏高原生态平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藏羚羊种群数量持续减少的年代,我国青藏高原的雪豹、棕熊等肉食动物曾经也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随着藏羚羊等基础物种种群规模的急剧恢复,雪豹、棕熊也时常出没捕食牲畜、骚扰牧民,尤其是三江源地区的“人熊冲突”不断升级,一些牧民不得不盖“防熊屋”防止棕熊的破坏。

三江源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三江源」地处青海境内,是我国的长江、黄河以及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源头汇水区),因水资源丰富被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径流量的25%、黄河径流量的49%、澜沧江径流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是我国以及东南亚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三江源国家公园」既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浙江省那么大或者是浙江与江苏面积之和的约1.5倍。

而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向「高寒荒漠区」的过渡地带,这里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其中仅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金钱豹、白唇鹿、马麝、黑颈鹤、白尾海雕、金雕等16种。

在历史上,三江源曾是冰川广布、湖泊众多、生态良好、生物多样,但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冰川萎缩、湖泊减少、草原退化等情况,其生态功能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自从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才被遏制,经过多年的大力保护,这里的生态持续变绿变好,生态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和改善。

三江源再现牦牛“组团”吃草的壮观景象

除了藏羚羊、雪豹、棕熊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三江源的野牦牛数量也在增长,8月17日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腹地的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就传来这方面的好消息。

生态管护员涛西昂扎在巡山的时候,他被一个既震撼又罕见的画面震惊到了,一个种群数量达200-300头的野牦牛群正在悠闲地吃草。

涛西昂扎表示自从他担任生态管护员后,虽然时常遇到包括野牦牛在内的许多野生动物,一般规模比较小,但是一次碰到这么大规模的野牦牛还是第一次(首次),以往也就是20-30头的群体出现。不过由于雌性(母)野牦牛刚刚结束产仔季不久(每年9~11月为发情期,翌年6~7月份产仔),也就是说野牦牛正是护犊子的时候,其攻击性特别强,因此只能远远地拍照记录不敢近距离观察。

按照涛西昂扎的说法,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群规模越来越大,这与我国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当地群众生态文明理念的“升级”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变好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长环境也就越来越好。

野牦牛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四川西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南部等地海拔在3000-6000米人迹罕至的高山草甸地带、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种群数量在30000-50000头左右。

而且野牦牛也是典型的一种高寒动物,具有明显的性极、耐寒、耐饥、耐渴、耐苦等特点,主要以苔草、莎草、针茅、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食,且多夜间或清晨觅食。

由于野牦牛体型比较大,但比印度野牛略小,成年体重在500-600公斤,能将吉普车顶翻,因此通常情况下成年野毛驴除了人类外基本上有天敌(单个个体遇到狼群就另说了),而那些“老弱病残”的野牦牛往往会遭到狼群、雪豹、棕熊等肉食动物的捕食。

总结

随着我国全面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和保护生态环境,使得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家园”越来越,许多濒危物种的种群规模也不断扩大。

我们经常提到的“国宝级”动物,例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超过1800只、海南长臂猿由7只增至30只或第五个家族群已形成、朱鹮数量已突破7000多只且由极危降为濒危、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约150头增长至约300头等。

可以说,如今的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所以我们要继续保护好环境、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这也等于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