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东山”是哪座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东山再起”是一个很励志的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命运坎坷,怀才不遇的能人志士,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执着坚持,再次声名鹊起,功成名就。
东山真的是一座山吗?为什么会是“东山再起”?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典故呢?
据史料记载,东山的确实是一座很普通的山,古时候位于浙江的会稽地区,也就是现在绍兴上虞上浦镇境内。这座山之所以为后人所称道,主要是缘于谢安这个人物。
谢安,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其父是太常,其兄是镇西将军。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其中指的就有他们谢家。
谢安从小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受父兄的熏陶和影响,刻苦钻研军事知识,对排兵布阵颇有心得,具备十分高超的军事素养,堪为文武兼修。
谢安虽说是生于官宦世家,身上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浪荡习气,其超人的胆识和高雅的气质,朝野上下都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多次他授予官职,希望能为朝廷做事。
可谢安对庸懒无为的官场感到十分厌倦,大都是坚辞不受,即使勉强赴任,也是不久便挂印辞官。后来索性归隐田园,与一些文人墨客流连于会稽的东山,其中包括王羲之,许询等文化名士。
然而,这种超凡脱俗、闲云野鹤的自在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谢安遭遇了父亲病逝,兄弟遭贬等家庭变故;恰在此时,东晋北方的宿敌前秦符坚亲率百万大军南下,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公元383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东晋上下一片慌乱,有的大臣吓破了胆,认为朝廷的军队还不足10万,焉能与符坚的虎狼之师抗衡,不如早点递了降书顺表。
有耿介之臣当堂大呼:“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当臣子的可以改换门庭,可亡国之君哪有善终的?并推荐谢安为扺御外侮的主帅。于是,当仁不让的谢安临危受命,立即整军备战。
谢安命侄儿谢玄为先锋官,率8万东晋军队前往淝水拒敌,自己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他知道,尽管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多为混杂拼凑战斗力不强,更多的是虚张声势而已。
谢安通过认真分析,认为只有出奇兵才能战胜对手。他传令谢玄,待前秦士兵渡过淝水一半时马上率军发起攻击,打符坚一个出其不意,即历史上军事术语“半渡而击”。
此计果然奏效,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勇猛善战,前秦大军被杀得人仰马翻,东晋大获全胜。淝水之战,堪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相比毫不逊色。
淝水之战的胜利,彻底解除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东晋边境地区数十年无战事。谢安也籍此役扬名天下,成为了举国上下交口赞誉的英雄,人们谈论他时,常常会用“东山再起”来形容。
据说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初,朝廷委派一干大臣前去会稽东山迎接谢安,其中有个叫高菘的是旧相识,对他打趣道:“过去你屡次拒绝做官,今天可算是东山再起了。”
因此,东山别称又为“谢安山”。《晋书·谢安传》对此有详细记载:“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不过,接下来的日子里,谢安却迎来了失意的人生。
淝水之战结束之后,谢安谢玄叔侄挥师北上,先后收复了山东以及河南等地,功勋卓著,谢安的声望达到鼎盛,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可是,此时的晋孝武帝有些坐立不安,内心起了猜忌之心。
为了消除皇帝的疑虑,只好选择交出兵权避祸。心灰意冷的谢安又有了重新归隐东山的想法。最后病逝于健康,享年六十六岁。死后被追赠太傅,谥号“文靖”。
由此可见,“东山再起”典故里的意思,原意是指有才华的人隐居后再度出来任职,与现代注重的励志逆袭还是一定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