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载,他们用行动书写着两岸的血脉相连!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与内陆日益亲密脉脉相通,经济文化众多领域融合日益增强。2015年10月与2016年5月,来自香港的杜聪与朱竞翔分别在CC讲坛做了关于“关爱艾滋孤儿”和“重建灾区”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香港与内陆在公益建设、慈善关怀等方面的同音同律。
银行家·艾滋遗孤
20年里,他让超过20000名艾滋遗孤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以爱养艾”,他从华尔街到艾滋村,让原本弱势的群体开始了有尊严、有价值的成长。
杜聪
智行基金会创始人
2003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CCTV2016年度三农人物、曾任职金融界多年,现为香港注册慈善机构智行基金会主席。
杜聪和他的智行基金会,多次走访华中地区救助因艾滋病而造成的孤儿,20年里,他让超过20000名艾滋遗孤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这世界少了一个银行家,照样运转,但眼看这帮孩子不救,就晚了。 ”“你不能陷在慈悲里,你要有智慧,跳出慈悲,智慧度人。否则,能医不自医,能救不自救。”——杜聪
CC讲坛|杜聪:“以爱养艾”,改变生命的轨迹
建筑师·震后灾民
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通过对香港城市土地地形的研究,他率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套轻型结构建筑系统,曾利用到「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的灾区小学重建中。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全职终身教授
2012年《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创新人物奖”得主
朱竞翔和他的团队在14天内重建四川灾区剑阁县下寺村新芽小学。该小学在大地震后顿成危楼,学生需步行一小时到较远的小学上课。新芽小学其结构安全耐用,外形美观,具备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可有效节能,且造价相宜。让灾区孩子们得以就近且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他的团队至今研发出了六种新型建筑系统,并在海内外广泛成功应用。他说:“轻型建筑如同“灌木”,在钢铁水泥的“树林”中,需要前者的加入,城市才会获得“物种”乃至“生态”上的多样性。”
当我们重新再思考这个轻建筑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去做建筑,我们实际上是想为城市的多样性做一些贡献,为我们的思维的多样性做一些贡献。——朱竞翔
CC讲坛|朱竞翔:当轻建筑遇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