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传第六:父仇者联盟
◇ 伍子胥和屈原都死在五月初五。屈原可以保全性命但选择殉国,伍子胥死里逃生后选择复仇。
感觉他们有相似之处,都碰上个昏庸的楚国国君。但选择不同。我一直有点质疑屈原投江的选择,他为之献出生命的楚国又不是个值得他献出生命的楚国,他是:对现实感到失望→跳江。[相对来说],我会更赞成伍子胥的[选择]——反抗(决裂是被逼的,复仇是自发的)。
有人说屈原是林冲,伍子胥是武松,不赞同,武松和林冲没法比,伍子胥和屈原还能强行比一比。伍子胥没忍吗,肯定得忍,忍了然后等一个时机复仇了,屈原忍了,然后就没了,所以伍子胥在选择上是比屈原更进一步的对吧。同样《伍子胥列传第六》里面的勾践,就是忍了之后又复仇了,还是个套娃式复仇。大丈夫“宁为玉碎忍重辱,不为瓦全惜声名。”,来人间一趟可不容易。综上,我觉得伍子胥是个浴血的英雄实干家,屈原确是个风花雪月的千古文人。
至于为什么大众认知里端午节仅和屈原有关,很有可能是历代封建的忠君思想的渗透。至于以后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重要吗,放假最重要。
◇ 很多作品都是建立在复仇之上的,《基督山伯爵》、《双城记》,像《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为了复仇戕害自己的身体苦练辟邪剑谱,为了发泄对岳不群的仇恨,他甚至杀死妻子岳灵珊,这是一种极端的复仇情绪。伍子胥鞭尸后扬言要颠覆楚国,伤及百姓的行为值得再思考。
我又想到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复仇》,他笔下的复仇者,却最终放弃复仇。此文写作于1944年——昭示着它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不止限于中日关系的思考,是表明了作者对于人类之间的仇恨的态度,而所谓弃仇和解,只是他的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是对人类前途的远景凝眸罢了。
以前做议论文阅读,有观点说不能以德报怨,要以直抱怨,对此我深表赞同。中国也不会忘记历史,仇恨也是促进进步的动力,可以说仇恨催生出了我们认识的铁血谍战家伍子胥。
冤冤相报何时了。伍子胥成功复仇,却又在一场新的复仇中殒命。反观中国,不以一还一,而是以高速的发展作为报复,一个国家的选择该更值得我们借鉴。所以不能让仇恨侵蚀自己,也不能让仇恨失去它原本的价值。
◇夫差的失败是没有斩草除根,白公胜的失败是他的目标太不专一
◇司马迁评说: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联系他的经历,他大概把自己融进了书中的复仇者,感觉情绪特别特别的激昂。
◇历史是用血写成的,江山是用白骨砌成的。春秋真的特混乱,打来打去,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