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46—550)
546 《抚猫人像》
徐悲鸿 布面油画 纵53.5厘米 横65厘米 1924年
此画右上角有“悲鸿”签名。绘于麻布上。这是徐悲鸿在留法期间完成的一幅画作。一位年轻少妇,她身着色调偏暗的粉红色旗袍,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可爱的猫,一手抚摸着猫,猫两眼炯炯有神;少妇神情安详露出微笑,睁大双眼,一头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和活力。背景上露出男人的头像,显然是这位少妇的丈夫,对作品主体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547 《持花仕女》
张大千 1920年
1920年为庚辰年,画家22岁。春天由沪返回与曾正蓉完婚。婚后返沪,在其业师曾熙引见下,从李瑞清学书法。曾、李二师以清末遗老提倡书法、绘画,对张大千影响很大。张大千是个性情中人,1919年曾因未婚妻谢舜华去世,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三个月,法号大千。《持花仕女》即在此时写于青城山中。画中仕女,疑为曾正蓉化身。所题六一居士欧阳修诗句也透露了个中消息:“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有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成双。”以高古游丝描写勾勒的人物,既有晋人闲态,明人风流,又多今人情绪,大千早年功底可见一斑。
548 《牧童年图》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7年
此为春节向亲朋贺岁之作,牛年画牛乃是传统题材,很难画出新意,只见那肯定而流畅的线描和牧童的造型流露出现代气息。画动物除具与画山水、花鸟画同样的笔墨功力艺术造诣外,还必须具备坚实的造型基础和较强的捕捉瞬间反映和记忆以及非常熟练的默写速写功夫。从此画中可看到画家这方面的出色发挥。
549 《人物》
张大千 纸本设色
这幅《人物》画,写“武夷君会乡人於幔亭,命吕阿丢戛圆腹”的故事,见之于《武夷山记》。武夷有幔亭峰,相传秦始皇二年中秋夜武夷君在此宴仙坛款待乡民,当乡民们来到山下时,只见悬崖峭壁阻断,蒿草树木参天,无路可上。正疑惑间,有彩虹从天而降,腾空架起一道彩虹,乡民们上桥来到山顶—但见亭中雅香轻烧,红烛照天,钟鼓不绝于耳。席间所饮食,皆天宫琼浆,仙山珍品。几支仙曲过后,乡民躬身拜别,仙人们腾空而去—图中所绘,即为席间武夷君令乐仙为乡民弹奏琵琶之情景。无疑,它寄寓了张大千先生的思乡之情。
550 《西藏空行母》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40年
空行,藏文称“康卓”,空行母,藏语“康卓玛”,梵语dakini,女性,勇士空行是属于色一界和无色界的生灵,皆拥有密乘法力。他们都被描绘成上乐本尊的伴属神。世间勇士空行或业力勇士空行可分为密乘世间勇士空行与非密乘世间勇士空行或业力勇士空行。前者已达到密乘的资粮道或加行道,后者指那些依靠善德而具有密乘法力,在一定范围内他们可以有益于众生,但亦可伤害众生;并且具有诸如飞升天界等等有限的神通。其中一部分非密乘勇士空行属于牲畜,如食肉空行母,化作人形的女魔,与常人形相一致的活女鬼等。张大千所绘的“空行母”,表现了他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关注及其宗教画的风格特征。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与人类相伴而生,它忠实地记录着人的情感,心理和行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最珍贵最辉煌的艺术遗产。它是历朝历代绘画巨匠们将心血和生命融入构图、形象和色彩中创造出来的,当我们走进这座如梦似幻的美的殿堂,领略它那博大精深、色彩斑斓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景观时,既可增长知识,提高品味,感之美的真谛,又可陶冶情操,修养身心,获得美的享受。
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笔、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并辅以独特的工艺进行装裱。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把中国五千年的艺术精品佳作都收入其中,逼真、真实地展现了名家名作,将其收藏,观摹学习、卧游赏玩,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品位与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示出其鉴赏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及收藏价值。
《中国传世名画全集》把中国五千年的艺术精品佳作都收入其中,逼真、真实地展现了名家名作,将其收藏,观摹学习、卧游赏玩,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品位与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示出其鉴赏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及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