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Q
最近一问:对你来说最珍贵的物品是什么?
你是谁?
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回答?我的名字是什么,我来自什么地方,我读过什么学校,我在做什么工作,我爱好什么,我擅长什么……这些我所经历的事都证明了我是谁吗?那除了名字之外,我与其他有着同样经历的人的区别又在哪里?而有着相同经历的我们,未来也会经历同样的事吗?我是谁?我又会成为谁?
我们与物质
189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了「自我」其实是由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来定义:
他认为「自我」分为“认知主体自我”(我本身)和“认知客体自我”,“认知客体自我”也被称为经验的我,意思是所有一切个人可以称之为属于他的物品的总和,由三部分组成——
1. 物质:包括个人的身体、衣物、住房、家庭、财产等。
2. 社会:他人的认可,群体中的声誉、地位等。
3. 精神:意识、特质、态度、气质等。
“经验的我”的一切,都带有情感意义,如果“经验的我”的这些东西有所增加, 个人就会觉得成功;相反,“经验的我”的东西有所减少,个人就会感觉沮丧。对于每样东西的情绪波动或许不同,但心情都是一样的。
法国哲学家萨特在1943年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他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我拥有的总和反映出我存在的总和……我就是我拥有的东西……属于我的都是我自己。”
往前追溯到1769年,同样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写下了「拥有」如何影响行为。
他买了一件本以为会让自己很开心的奢华礼服,不料后来却发现这件礼服让他变得极其悲惨,甚至影响了他往后的人生。这件奢华的礼服不仅没有丰富他的生命,反而映衬出他原本拥有的东西是多么糟糕,过了没多久,他发现自己不得不再购买很多东西来配得上这件礼服,关键他本来并不富裕,过度的消费使他十分沮丧,原本穿着自己之前的衣服连打扫卫生都是快乐的,但穿着这件礼服反而什么事都做不了。他说,“原来我是旧衣服的主人,现在反倒成了新衣服的奴隶。”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其来源就是德尼‧狄德罗的故事,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举例来说,当你买了一样奢侈品之后,你会想要买更多这样的东西来与之搭配,即使不是真的需要。许多零售商就利用狄德罗效应,宣传说某样新产品可以跟之前的产品相得益彰,这也是苹果产品的诉求之一。
当我们拥有某物,我们就会将自己与某物贴上相同的标签,并且会持续通过行为向该标签靠近,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我们拥有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习惯,甚至是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在自己的所有物上 找到自我认同,所有物也可以让年长者找到生命延续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珍视代表某种历史或某种行为的物品,譬如纪念品、传家宝或照片等。
关于断舍离
空无一物才能回归本我?
并不是说我们真的把拥有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扔掉才能回归本我。其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整理,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又有什么,珍视需要的东西,不因为不需要的东西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将我们的关注点和时间更多地放在真正必需品和必须做的事的身上。
关于拥有
刚好昨天还在讨论“拥有”和“特权”的问题,拥有得多了,反而我们更容易被失去或者不再拥有所惹恼。换个思路想,其实我们从生到死去的过程中不曾真正拥有什么,我们的一切也都是暂时追随着我们,人生就像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让我们歇歇脚,总要迎来新一代,而我们本身,也只不过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一部分,终将卧土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