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智障儿童语言交往的 有效手段——社会活动
●
浅谈发展智障儿童语言交往的
有效手段——社会活动
朱秀兰
新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
论文摘要:
“沟通是接收或提供资讯、感情与态度的过程,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一种最主要的手段。”语言是我们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知识。人类之所以优于其它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弱智儿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障碍。为了让弱智儿童具备基本的交往能力,能较好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正常地与人沟通交往,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他们进行言语能力的评估和康复训练很有必要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社会实践活动是语言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得采用贴近弱智儿童生活的社会实践来加以训练.
关键词:智障儿童 语言发展 社会活动
智障儿童往往生活范围狭窄,社会经验贫乏,因此他们语言发展的很慢,而语言又是人们交流思想和相互交际的工具,一个人如果听不懂别人的语言,或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不能清楚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就既不能了解别人的思想、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从而无法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思想的活动。智障儿童常伴有语言障碍和语言缺陷,如:口吃、语言不连贯、吐字不清、用词不当、词汇贫乏等等。语言障碍和缺陷常常成为智障儿童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制约因素。这种情况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针对智障儿童存在的语言障碍和语言缺陷,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是帮助智障儿童康复的重要环节。
为了适应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促进智障儿童有效学习语言,为了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步形成一些能解决常见生活问题的语文能力,我校努力践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当中,智障班的十几名学生经过近一两年的训练,他们在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说明社会活动对发展他们的语言是行之有效的。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 充分认识开展社会活动的重要意义 。
在培智学校开展社会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活动可以进一步补偿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造成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差;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且注意的广度狭窄;缺乏自信心,意志薄弱,高级情感发展缓慢,不会关心他人。对弱智儿童认知活动和个性缺陷的矫正,只能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实现。社会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机会,对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目前培智学校社会活动的现状 。
我国的培智教育由于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弱智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科课程,轻活动类课程的现象,带学生走出校门的社会活动就更不用说了;另外,教师对智障学生过份保护,担心走出校门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危险;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重视不够。
3、大力开展社会活动适应时代要求。
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最终使他们走向社会,学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平等的公民。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智障学生也是学生,同样有潜能,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智障学生就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加强社会活动,促进语言发展。
1、 通过参观医院、幼儿园、看病就医等社会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而且给他们创造了语言交流的契机 。
正常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新环境和新事物。智障儿童虽然欠缺好奇心,但是他们也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新的经历、新的活动有利于补偿他们的缺陷,促进其身心发展。
智障学生观察不仔细,缺乏条理性;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社会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新奇、新鲜、内容丰富的特点激发智障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注意,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认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例如在参观医院、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事先要求每个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至少记着一种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的名称,还布置一些思考题,参观后要进行汇报。教师在边参观边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学生都很认真地看,结束后开展看谁观察仔细,记得清楚,说得明白等比赛活动。由于老师的要求明确,具体可行,学生知道了怎样观察,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人、事、物上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乘车问路及待客做客的交流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
胆小、孤僻是弱智学生不能与人交往的主要障碍,但是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也和正常儿童一样,要与人发生各种接触和交往,也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所以必须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群体,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为了提高弱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为他们创造以乘车问路及待客做客等社会活动的机会,而且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指导学生制定出非常具体的谈话提纲。弱智学生经过精心准备,在与普通人的交流中,能大胆提问并回答对方的问题,这样的交流不但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也使他们感受了平等,克服了自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3、以商场、柜台为岗位的买卖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不仅提高了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充实了他们的语言交流。
社会是无限广阔的天地,是真正的“大课堂”。弱智学生迟早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训练的技能、提高的觉悟都是为了日后走向社会。弱智学生也必须逐步学会适应万分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将来才能真正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学校以附近的商店、超市为岗位,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小顾客,学习买卖货物。在买卖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练习了语言交流、货币的使用。柜台上出售的是学生自己的劳动产品,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自己喜欢的游戏当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让他们懂得了游戏要守规则,与人交流才能达成心愿,与人同乐。
4、以学校的饭堂为课堂的服务性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好思想,而且学会了礼貌用语。
高级情感是指由精神需要的满足引起的情感体验。如一个人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对于一个正常儿童来说,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责任感、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智障学生由于认识水平低,是非观念模糊,自我意识发展缓慢,个性发展不成熟,其高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比正常儿童迟缓得多。让弱智儿童在充分享受社会关爱的同时,学会帮助他人,尽自己所能为社会服务,是促进弱智儿童身心良好发展的主要途径。“帮饭堂的阿姨擦桌子、椅子,收拾碗筷”就是这类活动的典型例子。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充分展示出来。在擦、擦、擦的声音中,学生收获的是自信,是劳动技能的提高,是懂得了什么叫帮助他人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从他们排队买饭到与售饭阿姨的简单对话,一次又一次的情感与语言的磨合,他们终于自己学会了买饭,学会了交流。
三、 在社会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通过社会活动,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在书本上学到的道理、法律知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胆怯、自卑转化为活泼开朗,提高了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由于社会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在时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周围的环境不易控制,因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社会活动与校内教学的关系。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扩充了智障学生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他们的经历和知识,对于促进智障儿童认识过程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多种兴趣,启迪求知的欲望,补偿智力的缺陷,加强个性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活动是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学校在制定学期计划时要作出安排,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各班每个月要开展二次社会活动,教师要将社会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课内完成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社会活动与校内教学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不断完善,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师设计的社会活动的目标与学生兴奋点的关系 。
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年龄也不同,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具体活动,研究学生在该活动中的兴奋点。如在“麦当劳买快餐”的活动中,教师目标是让学生练习使用人民币,学习与人交往。但由于智障学生的心理水平低,“麦当劳”又是孩子们爱吃的快餐,这时学生们的兴奋点就转移到吃“麦当劳”上了,与老师的目标产生了偏差。因此,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要事先提要求,购物的方法要精讲,减少学生等待的时间,一次购买的食物不要过多,将吃食物与激励结合起来,谁买的对,谁先吃。这样激发了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兴趣。保证了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3、处理好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和不良因素的关系。
任何事物中利与弊总是同时存在的,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淡化消极因素,使社会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以“到麦当劳买快餐”为例,真实的活动场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且具有现代生活的气息,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服务员能否耐心地接待语言表达不流畅、动作迟慢的弱智学生,周围的顾客是否理解学生?这需要教师活动之前做好一切准备:(1)、做好售货员的工作,讲清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教师要将学生组织好,不要大声喧哗;(3)、买东西的相关知识技能在校内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们要将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护外化成亲切、自然、耐心的教育辅导,用教师的实际行动为周围的人树立榜样。这样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教育的合力,保正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社会活动中还要处理好教师间协同的关系,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在时间上的关系等等。只有加强社会活动,才能使智障学生的缺陷得到补偿,才能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加强社会活动,才能促进智障学生语言的良好发展,使他们的声音犹如花开。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绍鸣,听障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2】刘全礼 ,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3)
【3】季佩玉,黄绍鸣,聋校语文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
【4】 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培智学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5】陈云英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
【6】朴永鑫 《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
微信号 : tejiaomengzh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