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揭秘】一家濒危的非洲纺织企业的逆转生还之旅

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新中国的对非援建,成长于中马两国的管理合作,辉煌于两国的合资经营,公司从建立至今已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非洲的纺织公司纷纷倒闭的时候,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发展为西非地区最大的明星企业,被称为“非洲巨人”。它是如何躲避厄运化险为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案例,探索塞纺的生存之谜。

一、援建工程

20世纪60年代,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恢复过来的中国就开始援建马里纺织公司工程。1961年中马两国政府签订了《中马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在1964年11月3日于北京签订了援建马里纺织公司的具体协定。第一期援建工程于1966年2月破土动工,并于1967年建成投产。因投产后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应马里政府要求,在第一期援建工程的基础上,二期扩建工程从1973年3月开工,1974年10月就完成了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并转入试生产,1975年11月移交马里方面。该公司因位于马里塞古大区,通常被称为“塞纺”

▲ 塞纺

二、管理合作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生产原料价格大幅度涨价,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力,马里纺织公司出现了连续亏损,马里政府不得不再次向中国政府求援。经过友好协商,1986年6月21日,在马里总统访华期间,中马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马里塞古纺织厂管理合作议定书》。实施管理合作后,在对企业和市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双方人员反复讨论,确定了企业“以销定产、以产促销、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把以质制胜、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由于中马双方的精诚合作,马里纺织公司很快扭亏为盈,重新出现了生机,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塞纺车间

三、合资经营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马里面临外债负担加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国营企业亏损严重的困难局面。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马里与其他一些非洲国家一样,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结构调整方案,马里纺织公司又一次来到了一个发展关口。经过多方努力,马里政府选定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外”)作为合资方。1993年10月,中海外与马里政府签订了《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办协议》,中海外参股80%,马里政府占股20%。合资企业成立后由于非洲纺织品市场好转,一跃成为马里全国第6大企业。

进入21世纪,由于马里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设备老化,加上受到进口纺织品的冲击,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也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在不少中国援建非洲地区的纺织公司纷纷倒闭的情况下,中海外没有轻言放弃。中海外派出的历任总经理面对困难不退缩,带领广大员工多方寻求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进行设备改造,积极开拓细分产品市场,通过不懈的努力把一度关闭的烂摊子改造发展成为一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马里大型企业。

▲ 塞纺生产的花布

  • 从马里纺织公司到马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漫长的五十年中,塞纺的每一次转型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其具体的应对方法与措施是什么?

  • 中海外接手后又是采取何种措施切断与老塞纺的脐带关系使之重获新生的呢?

  •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塞纺又面临着何种挑战与危机?其生存发展之路可以给新时期的产能合作带来哪些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