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二章

道经·二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吴澄:曲,一伦也,《易》、《礼》、《中庸》、《庄子》所言曲字皆以偏而不全为曲,曲者,不全也。然能专攻其所偏,致精乎此,旁达乎彼,举一反三,通一毕万,久必会其全也。自初即欲求全,则志大心劳,分而不专,终不能全矣。枉者,不直也,尺蠖之屈而枉,所以能伸而直。洼者,不盈也,科坎之陷而洼,所以能受水而盈。敝者,不新也,秋冬之凋而敝,所以能逢春而新。少者,不多也,少则多,一句变文析为二句,少则易于有得,所以能积累而多。贪多则杂而生惑,于一且无所得,岂能多乎?不欲直,不欲盈,不欲新,不欲多,而以曲则全一句始之四者,皆不求全之推也。

原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𧝬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原成:吴氏及先贤对此段文字注释不伦不类,不知其所言,故不取。凡涉及运动,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无”运动烈度超出限度,通知并请求“有”运动如实地将“无”运动产生的不可见结果呈现出来。

“道”是如何衍生万物的?由上面论述可知,“道”通过“无”运动衍生万物,通知并请求“有”运动把万物呈现出来。“无”运动需要间接通过“有”运动才能把万物呈现出来,故曰曲。

“无”运动为万物提供发展变化的源动力,“有”运动负责将“无”运动产生的不可见结果呈现出来,凡物皆是“无”运动及“有”运动的产物,故曰全。

通过老子“曲则全”的论述可知,凡运动必然产生结果。而这个“结果”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是通过“有”运动间接呈现出来,故曰曲。运动产生结果,故曰“全”。

曲则全,就是思想上接受“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接受“运动必然产生结果”。

“枉则直。洼则盈,𧝬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对上面所述的分段论述。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吴澄:此一句为一章宗旨,通贯上文下文之意。一者,冲虚之德也。式以在车为喻,高在凭较,卑则凭式。圣人抱此冲虚之德,濡弱谦下为天下式,如上下文五者,皆冲虚之德,自处于卑也。○较音角。

原成: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原成:凡涉及运动,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掌握运动,故曰执一。掌握运动可以执掌天下万物的命运,故曰天下牧。

通过对运动形式的把握,可以预知可能的结果。通过对运动结果的把握,可以反知结果的运动形式。所以说,以“道”做为万物的唯一标准,就可以执一,就可以执掌天下万物的命运。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吴澄:自见犹云自炫,明谓智之明,不自见者,用晦而明也。自是犹云自贤,彰谓名之彰,不自是者,闇然而日彰也。夸其功曰伐,功谓事之成绩。负其长曰矜,长谓能之过人。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以夫惟不争终之四者,皆不争之余也。○见贤遍切。

原成: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又功。弗矜,故能长。

原成:凡涉及运动,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凡物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凡物皆是互以矛盾对立物做为自身定义,互以向矛盾对立物转化完善自身定义。

凡物皆以矛盾对立物做为自身定义,故曰不自见。互以向矛盾对立物转化完善自身定义,故曰明。章、功、长皆仿此。

凡物皆以矛盾对立物做为自身定义,故曰不争。不争者,不争竞一物之形为已身之形,而物亦无争于已身之形,故曰不争。物无争竞已身之形为形,故曰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皆是老子阐述“运动”而为之的形象化比喻,在读道德经时,不要把老子形象化的比喻再形象化去理解,而是要把老子形象化的东西抽象出来。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老子道德经的精髓。而勿以吴氏及先贤继续形象化的解释为能事。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吴澄:曲则全三字,古有是语,老子述之以为此章首句。章内抱一为纲,曲则全以下五者,夫惟不争以上五者,凡十事为目,皆曲则全一语所可咏也。故重述于章末而曰:古人所谓曲则全者,岂虚为此言而无其实哉。盖之其诚实能全,而遂以全之效归之也。

原成: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而归之。

原成:曲全者,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运动必然产生结果。能把此话铭于骨中,可执掌天下矣,故曰诚全而归之。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