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 法国写实主义画家
拾穗者 ﹝The Gleaners﹞
1857 年,油彩画布,54 x 66 公分
奥塞美术馆,巴黎,法国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让-弗朗索瓦·米勒
国籍:法国
运动:写实主义
代表作:拾穗者
母亲的关怀﹝The Maternal Precaution﹞1855 ~ 1857 年,油彩画布,29 x 20.5 公分罗浮宫,巴黎,法国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晚祷,﹝The Angelus﹞1857 ~ 1859 年,油彩画布,55.5 x 66 公分奥塞美术馆,巴黎,法国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米勒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米勒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播种者﹝The Sower﹞1850 ~ 1851 年,油彩?画布,102 x 82 公分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从靠卖画艰难地糊口开始,贬笔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无疑也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饱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直至画家寄居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使世人被画家笔下乡村中的优雅而感动,被画家神来的油墨表现所折服。
春﹝Spring﹞1868 ~ 1873 年,油彩画布,86 x 111 公分奥塞美术馆,巴黎,法国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米勒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米勒已35岁。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牧羊女布上油画 81×101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拾穗者布上油画 83.8×111.8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
沐浴的放鹅少 布上油画 38×46.5厘米 巴尔的摩沃尔特斯美术馆藏 美国马里兰州
种植马铃薯者 1861年
马铃薯的收获 1855年
挤奶的女子
锯木头 1850-1852年
年轻的牧羊女 1870-1873年
农民插入嫁接树
秋天的干草堆 1873年
晒草小憩
收获者的午餐 67×119厘米
狩猎
死亡和樵夫 1859年
Jean-Francois画像 1843-1844年
烤面包的女人1854年
尤金-卡诺维的画像1840年
母亲的关怀 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
让-弗朗索瓦·米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