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与黄埔精神的交相辉映
——观话剧《人间沧桑是正道》 有感
今天是抗战胜利日本投降日76周年。76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亿万中国人民都记得,日本投降的背后,有着国人多少哀痛与血泪,有着无数英雄儿女的奋勇与牺牲。抗日战争期间,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在七七事变84周年的那夜,我欣赏到一部史诗般的长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长达四个小时的话剧,随着剧情节奏的起伏,观众几乎全部沉浸在戏中。
感谢东艺雷总慧眼识珠,引入这部难得的好剧,让观众通过湖南杨家的三个子女在从1924年到1949年这段25年的波澜壮阔、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的经历,重点反映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及最后的新中国成立。
整个剧情从杨家宗祠祭拜起到最后杨家老爷子墓前悼念几乎一气呵成。以董建昌国民党军官为主演员的精湛演出,舞台的旋转,音乐的时常扣人心弦等,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小暑之夜!
《人间正道是沧桑》主要是从“家国情怀”和“黄埔精神”经纬线交叉织就和交相辉映的。
家国情怀贯穿全剧始终
话剧启幕是湖南杨家祠堂。杨廷鹤带领妻子及家丁们向列祖列宗告之二子一女在大革命时期的“叛逆”表现,请求祖宗保佑。
杨家长子杨立仁沉稳多谋,却效忠国民党搞情报工作。女儿杨立华独立且有主见,年轻时曾倾向共产党,后留苏回国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委员。小儿子杨立青生性活泼却勇敢正直。最初在北伐军任职,后不甘参与屠杀共产党,便先在董建昌麾下谋职,最终投奔延安加入共产党,成为共产党高级情报官。
三个人因观念不同,最终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却可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家国情怀中,有一些交叉的情感联系。当然,他们各自所代表的阶级不同,国家观念也完全不同。
国民党清剿共产党时期。大哥杨立仁在父亲家遇到前来避难的共产党员黄埔军校教官。出于对父亲的孝顺,听从劝解不仅不抓捕,还保护其上船离开上海。杨立青和林娥回杨家成亲,杨立仁在家守候了一晚。他清醒的认识到:“我不在这里守着,他们(立青和林娥)可能有麻烦”。
大姐杨立华由于其特殊身份,在国共两党之间基本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像粘合剂把不同政见的兄弟俩“保护”起来。小弟杨立青虽不满大哥在国民党的种种表现,在保卫中央领导重庆谈判时,在重庆的姐姐家与大哥通过打架发泄了一通。
正如立青说的:“一般人看不懂我们家。”理念的冲突让三兄妹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回到家,却又有一种诡异的和谐。家有家法,踏出了家,那就是国法。他们都自觉遵守着这一规则,努力维持让家成为最后的净土。杨廷鹤作为一家之长,坚持中国传统的“家国”思想,不求子女大富大贵,但求其成长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最终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的杨家儿女,当他们分站在转台不同角落时,出现中心位置的杨老爷子说:“家的上头是家族,家族之上是民族,民族之上,那就是苍天了。无论你们走到什么地方,你们都要记住,你们是从哪来的,要去哪,你们的根就在这儿!”这就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本剧的独特家国情怀。
编剧通过描写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传达出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完全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杨家人集中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类原型人物,是大时代下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典型代表。
黄埔精神成为全剧亮点
作为纪念共产党的历史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核心人物是原国民党高官,后率部起义向人民投诚的董建昌先生。他在舞台上的声音洪亮,动作利索,观察和思维十分敏锐。
在董建昌的身上,集聚了国民党中有一定正义感、同情百姓、宽容不同政见人士的性格意志。由于她钟爱杨立华,在其危险临头时巧妙安排她出国考察。同时,又通过不同关系和途径,“关照”着杨立华的兄弟。
尤其是董建昌担任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官那段时期,是其非常辉煌的时刻。通过董建昌的军旅生涯及剧中故事,我们大致了解黄埔精神的要义在哪?
董建昌对学生如此训话说:“黄埔的教学是当今中国绝无仅有的,如今你所知道的所有中国军队都是军阀个人的私家军队,唯有黄埔军,是革命党的革命军。他们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打仗不为升官发财,不为占据地盘,而是为了党,为了主义。”
杨立青报考黄埔军校。董建昌作为考官问他黄埔精神是什么? 杨立青毫不犹豫立刻回答:"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后来,虽然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分成国共两大阵营,但杨立青这类热血革命青年,他们是始终践行心目中的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军校,两党很多高级将领,军事人才都从这里走出。黄埔军校大门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贪生怕死请走他路,升官发财莫入此门”。黄埔的学生中少有汉奸卖国贼之流。
剧中多次提到黄埔三期六班。三期六班英雄辈出,每一个都有血有肉。男主杨立青和穆振方暂且不提,班长范希亮,血性十足。他有着很纯粹的爱国思想和军人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果断枪毙了前来收买他的国军汉奸。”在中条山之战中,他和日军英勇抗争,壮烈牺牲。
剧中有幕戏,浓墨重彩。即黄埔三期六班同学在重庆杨立华家中聚会时。范希亮看见被枪杀的政治教官的前妻林娥十分内疚。我们眼前又重现那场腥风血雨中按照“黄埔礼遇”枪杀共产党员的悲烈场面。最后,林娥还是抹干眼泪毅然参加他们班的聚会。
如果说是家国情怀能把不同政见的拉扯到一起,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当年孙中山国共两党共建黄埔军校时期的“黄埔精神”,这是更强固的精神粘合剂。
整合创新开启“”码源”结合
《人间正道是沧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原先50集电视剧浓缩改编成4个小时的长话剧,这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次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将文化的“码头”和“源头”有机结合起来,开启了艺术场馆也可主动投资策划组织艺术剧目来演出的新路径。
上海作为五大中心国际大都市,又在积极创建全国文化中心,作为主本剧出品方的东方艺术中心,整合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文化资源,把作品一点点打磨成面向演出市场的产品,让“码头”与“源头”互相交融。
东艺总经理雷雯为这次在上海演出及后来到外地巡演获得成功后,十分感慨说:“我们进入了完全不同的跑道。注重一部好作品打破地域、体制的局限,看题材的匹配度、市场的可行度“组局”。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剧院从引进到制作出品的转身;另一方面,合作单位南京市话剧团在此之前,还没有面向商业市场的戏剧作品,让这支'拿奖专业户’真正走向全国各地的演出市场,也是长三角文化联动的新模式。”
从2019年试水首部自制剧《金家花园》到今年的金星版舞台剧《日出》、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连续三部曲的创新成功,标志着上海这座具有海派历史底蕴的文化码头,将继续融合创作“源头”,共同勇立引领时尚的“潮头”!
202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