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4平米“平民墓”,竟出土225件国宝,专家:墓主是盗墓贼
陕西省宝鸡市是关中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境内埋葬有大量先秦时期的墓葬,千百年来,出土了很多以青铜器为主的国宝级文物,因此,宝鸡也被称为中国的“青铜器之乡”。
1992年5月,宝鸡市西南的益门乡益门村动土修建一座电气设备厂,因为工地和茹家庄西周遗址很近,因此,宝鸡市考古队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探。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考古队很失望,没有发现国宝级文物,只发现了两座不起眼的“平民墓”。这两座墓以小著称,比当地一般百姓的墓葬还要小,专家们都认为这样的平民墓里埋葬的肯定是古代平民,墓中肯定没有什么随葬品,因此,考古队只是象征性地发掘清理一下,以便电气设备厂能够正常施工。
果然,考古队对一号墓发掘清理后,更是证实了他们的推断,墓里只是象征性地出土了几件没有什么价值的陶罐、陶碗。因此,清理二号墓时,没有抱有任何希望的考古队员们只是按照流程进行发掘清理。
然而,惊喜意外诞生了。首先,从墓外钻探发现具有防腐的作用的朱砂。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朱砂的等级社会,说明墓主很可能不是平民。
在此后的发掘到5米深时,考古队员顿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件镶嵌有玉石的黄金器物。经过清理,考古队发现这件金镶玉是一把剑柄,而它的剑身并非商周时期流行的青铜,而是铁。
接下来出土的金器、玉器、铁器等文物让考古欢心鼓舞。据统计,在这座仅有4平米大小的墓中,共出土225件文物,其中包括金柄铁剑、鸭首金带扣、金环等105件金器和以剑、刀为主的20件铁器。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先秦墓葬中,出土黄金最多的墓葬。后经过国家文物委员会鉴定,这些出土的金器都属于国宝级。
而铁器的出现,也证实了我国春秋时期,冶铁业已经在西北地区普遍存在。
发掘完成后,考古队需要探明的就是墓葬的身份。
墓中并没有任何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信息,考古专家只能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上来推断墓葬的年代和墓主人的身份。
从墓葬的特点,考古专家断定墓葬的年代是春秋晚期。而墓主的身份,专家表示难以置信:因为这样一座只有4平米的小墓怎么会埋入王侯贵族呢,怎么会拥有如此众多的精美随葬品?
专家集体研究后,得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二号墓的主人是盗墓贼。结论一出,举国一片哗然,当地民众更是表示难以置信。
而专家却很快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益门村二号墓并没看到发现任何遗骨,是一座空墓。二是墓中虽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金器、玉器、铁器,但并没有出土任何青铜礼器。在青铜礼器最为显示墓葬等级的先秦时期,如果益门村二号墓的墓主人是先秦时期的王公贵族,那他的随葬品中就不可能缺少能够代表身份的青铜礼器。三是墓葬中出土的众多金器和玉器和当地最为有名的规模最大的墓葬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文物“似曾相识”。秦公一号墓历史上多次被盗,仅盗洞就有200多个。而益门村二号墓距离和位于宝鸡的秦公一号大墓只相隔30多公里,墓中出土的文物形制、纹饰、造型“如出一范”,这说明益门村二号墓的文物很可能是从秦公大墓盗掘而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考古专家给出了合理的推断是: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晚期,一伙盗墓贼盗掘了秦公大墓带出了大量的金玉财宝,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查,盗墓贼在一处荒郊野岭将这些财宝全部用大木箱装着埋了进去,然后伪造了一座空墓,掩人耳目,只盼等风声过去后再将财宝挖出。然而,埋宝后不久这些盗墓贼就被官府抓获处死了,这些财宝也就一直深埋于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