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体会新课改

王世民

——对化学新课改的浅显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下面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近几个月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1.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例如,鲁科版教材23页“活动·探究”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配置-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前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通常是教师一边讲实验步骤,一边自己操作示范,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强调的很到位,然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中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出错率很低,表面看来效果很好。事实上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自己并没有去思考。如果考试时稍加变动条件,学生就不知所向了。今年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先给学生提出研究课题:配制0.5 L NaCl溶液,要求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导引”和“工具栏”,明确配制的原则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强调几个关键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并找几个小组作简要汇报,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对于共性的错误和重要环节教师又作了强调,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错误相对来说较多,我都-一进行纠正,纠正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围过来认真的听讲,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操作完成后找一个小组总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通过这一改动,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上有了成功感,兴趣浓厚了,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学习目标。

2.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从来不拨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我班有64名学生,分成16个特异素质小组,每小组4名同学(各有一名成绩很好的,两名中等的,一名稍差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生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3.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学校抓住同龄人比较容易交流、沟通的特点,成立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建立小组公约,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在每一章或一单元之前或之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或写一篇小论文或了解一位.科学家等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学完物质的分类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钠的“家族”》;学第1单元第3节之前让学生查阅阿伏加德罗的有关资料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克服了化学课时不足的问题。

二.重视化学实验

实验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而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往教学中,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实验是在“黑板上讲”“黑板上做”,很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新课程中应认识到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是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强调实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不断的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切身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条件,注意启发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鼓励着、支持者。

例如,学完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后,让学生去完成教材17页的动手实践“研究Na2O2的性质”。我准备了Na2O2固体、Na2O固体、蒸馏水、脱脂棉、长玻璃管、蒸馏水、胶头滴管、火柴等用品,给学生印发了探究内容:(1)观察:Na2O2的颜色、状态 (2)预测:Na2O2的性质 (3)实验:取一支试管,加入Na2O2固体,加入蒸馏水,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酚酞,观察现象,为什么?将上述实验中的蒸馏水换成盐酸,再做同样的实验,再观察现象,为什么?将上述实验中的Na2O2换成Na2O再做同样的实验,再观察现象,为什么?将Na2O2用脱脂棉包起来,然后向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观察现象,为什么?如果改用嘴向脱脂棉上吹气呢?将上述实验中的Na2O2换成Na2O再做同样的实验,再观察现象,为什么?(4)结论。

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组织素材、设置问题并给予提示和指导(有些探究活动,如鲁科版教材14页“实验·探究”小栏目中“氯气能与水反应吗”,实验方案、步骤可由学生提断教师再给予提示和指导,使之更完善合理,实施的效果会更好)。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思考、联想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做可能比较浪费时间,却是学生能力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能力必能得到提高,可以说眼前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0)

相关推荐

  • 昌乐一中还是昌乐二中?全面解读这两所热门学校!

    共同点 1.性质:答:民办 2.生源答:面向全省和潍坊市招生,不限户籍:录取方式:面谈+派位录取. 3.报名方式答:网上报名,登陆潍坊市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网站报名,打印报名表. 4.报名时间 ...

  • 新课程,新体会

    王秋菊 新课改在我校实施已三年 ,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 :新课改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缺少了教师忠实地实施课程改革的理念于行动中,一切都是空话,下面是我在课程实施中的 ...

  • 新课程拒绝表演课

    前不久,教育部派出专家工作组深入到国家实验区听课,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实验区提供的竟是经过包装的表演课.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绝非个别. 据一位专家反映, ...

  • 新课程、新形态、育新人

    陈希良 --2020中小学课程改革年度观察 20年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千万计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亿万计的合格人才,国家在世纪之交确定了"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个 ...

  • 新课程需要新理念,新行为

    赵茂森 作为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教师,面对新教材.面对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改革的热切期盼,是与时俱进,迅速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呢,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用"旧瓶装新酒",让新教材反过来适 ...

  • 新课程带来新生活

    金再胜 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给了广大教师一个崭新的舞台,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生活方式,也给我们教育提出了三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热点问题: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 ...

  • 新课程、新要求、新对策

    新课程将给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如何认识和应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新课程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高中新课改改了些什么?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以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是精英教育, ...

  •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王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科综合的尝试 新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力,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

  •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听《“三新”与语文课程改革》讲座反思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在即将迎来北京大学120周年庆典的美好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北京大学高中语文班,聆听了北京 ...

  • 张春燕: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

    加急<基础教育参考> 21年5月刊,快递地址: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张春燕,13403096655 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来凤县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