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要培养装水的木桶

教育,不是要培养装水的木桶
教育话语里,时常出现“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而总是被最短那块局限:最短的那块木板,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倘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须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
这也叫“短板效应”。发现它的,有说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有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希曼。但无论是谁,它最初所指,都与教育没半毛钱关系。
谁引进这一概念的?谁让它悍然完成“跨界”的?不知道。不过,它终究是被拿来了,而且被广泛运用在教育上,而且总是指向于某些具体的孩子:背诵是他的短板,演算是她的短板,然后,建议弥补——哪怕再优秀、能干的孩子,一旦有了短板,就得补起来,让它加长。就像班主任写评语时,总要在优点后,列一两条缺点,或不足,期望孩子改正。
我固然知道,这缺点与不足,正是孩子进步和发展的空间,但这种完美主义的思维和指向,真能造就完美的孩子?
我有三个妹妹,小时候在乡下,兄妹间总不免矛盾和争执:对家庭出力大小,每顿吃饭多少,读书成绩好坏,诸如此类。母亲总是不加评判,而只是说:十个指头有长短。看自己的双手,的确是,中指最长,食指最粗,小指,当然最小……可是,母亲并没说过要将短的补长,小的变大,而只是说,十个指头,各有用处,兄妹几个,各有强弱。
母亲没太多文化,但有常识。那些将木桶理论“引渡”到教育上并盲目推广的人,我觉得,有文化,但缺乏起码的常识。
第一,人不是木桶。对一只木桶来说,每块板子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长的可以据掉,短的可以换掉,或者增补,加长。但是,人不能。人都有局限,无论身体还是智力。这种局限,往往是天生的,命定的,难以改变的。我很小就知道,自己个子矮,力气小,18岁后,更是明白了,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改变。
第二,教育不是管理企业,也不是发展经济。企业管理中,不合适的那个人,不优秀的那个人,可以像最短的板子,直接换掉;发展经济时,对较弱的方面,可以加强,可以突破,以便整体崛起。但是,教育不能。教育不能说,这孩子不行,换掉。教育也很难改变一个人命定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天生的资质和禀赋。教育可能改善一个人某方面的不足,但想让每个方面都优秀,都突出,绝无可能。
第三,教育也不是制造木桶。教育所培养的,绝不是一只只盛水的木桶,而是一个个有着各有异禀和天命的人——他们,不是为盛水而来,不能以木桶视之。他们不应该成为容器,无论是知识的,还是技能的。教育不是灌输,也不是注入和填充。教育固然有激发潜能的功用,但那潜能也定是天生就有的,而不是被弥补起来的。
第四,对人的发展,无所谓长短。加德纳有多元智能理论,那五项或七项智能中,一个人不可能全占,更不可能全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是靠他的长处,而不是短处。那些各行业的顶尖者,必定是将自己的长处和强项发挥到淋漓尽致的。而那些费尽心力弥补短处、强化弱项的人,即使能将短处变长,弱势增强,也很难有突出的作为,更别说成为佼佼者。毕竟,补得再好,也是疤痕,这道理,乡下妇女都懂。
按西谚的说法:每个人都是被咬过的苹果。但是西谚也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即使那些身有残障的孩子,也有超乎常人的地方:蠢笨的,情商可能更高;盲人的听觉,往往优于常人;聋哑者的触觉和嗅觉,可能特别厉害——他们完全可能在这些方面,有异乎寻常的精彩表现。人生苦短,没有人能够参加全能比赛,而且都要夺冠。
事实上,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也有扬长避短的本能。所以,就教育而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取长补短,而是让孩子在正视自己短处的同时,学会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外在的技能或工具来说,的确可以努力地“取长补短”,但是对个体生命而言,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更多只能“扬长避短”。
否则,非要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相较相拼相争,不只是自取其辱,还可能被人“说长道短”。
公众号ID:jhydxie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
前情链接
一路匍匐,一路前行

给新教师的“安魂辞”

吴家小学的“静悄悄革命”

我们都是燃灯人

重新开始与“从心开始”

建设,从班级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