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校友录(28)《家的坐标②》
原创|校友录(28)《家的坐标②》
文/欢爸
时间/2018-10-24 22:58
【引言】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家乡的模样...~
【正文】原创|校友录(28)《家的坐标②》
大唐淮北发电厂始建于1969年,经过五期扩建和技术改造,最多时有八台机组,总容量达到124.5万千瓦,其中两台50MW机组、两台125MW机组、4台200MW机组,合计发电机组容量是1150MW,而多出来的95MW容量是通过对老机组增容改造得来的。
在我印象中,7号、8号机组是不完全是国家投资,也有地方投资部分,市里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凤凰山下这一片土地,承载着几代电力人的成长史,父子相继,走过了50个年头,老厂区终于走到历史的尽头,转身、改变也是时代的需要,未来的凤凰山应该是个风光秀美、鸟语花香的世界吧。
大唐淮北发电厂依旧存在,新地标已经建成,虎山新厂区两台600MW超临界机组已投产,两台机组的高低压进口旁路系统还是经本人之手手签的合同。
因为自幼在307大院长大,与电厂一路之隔,父母又都是电厂的建设者。所以从小习惯了这么给客人指路,就是老妹海鸿说的那句:到了淮北朝着烟囱的方向走就到家了。父母这么说,我们也跟着这么说。
所以,当听说老厂区的冷水塔和烟囱要拆除,会有“家的坐标(点)没了,我们还能找到回家的方向么...”的感慨,这一点可能不住在电厂周边,或者跟电厂没有渊源的人,是无法体会这句话的深意的,比较容易被误解。
因此,才有“相山之巅”宽慰的话:真正的乡愁就算找不到坐标也不会忘了的,因为骨子里永远都能记住自己的家在哪里的。哪怕一句话,一棵树都能指引着家的方向,不过这个让你感伤也可以理解,可能和你的工作原因有关吧?不过感觉还是很可惜的,毕竟这个标志物有了几十年了,不一样的小城,一样的家。
89届的汤晓玲师妹也说:既是家,永远都能找到。
86届的李洁师姐说:心若在,家就在。
88届的王郑蔚说:每次看到烟囱就知道到家啦,看着文章最后几段,热泪盈眶。
人在家的时候,再大的标志即便摆在眼前,也未必会往心里去,离开了,一草一木都会变成牵挂,也正是因了海鸿那句:再也不能说...这句话触碰到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才会连夜写下《家的坐标》,写到最后几句的时候,也如王郑蔚说的那般,热泪盈眶,只是怕大家笑话,没好意思那么写下来。
感谢大家的关注,你们说的都对。
淮北在变,濉溪也在变,百善、五沟、韩村,好多地方也在拆迁,或许有一天,也会改变到你家门前的景物。
前几天,五沟镇小湖子村的老乡殷浩浩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自己老宅的照片,后边跟着一段文字,写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对于自己的故乡,我们都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无关贫瘠与富饶。正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在外的游子,常常思念自己的故乡。这时的人和树是一样的,都会有一条根,这条根就是故乡。不管你身居何方,这条根始终萦绕你左右……
就这样转眼间就要拆迁了,
马上迁离这养育着我二十多年家乡,
回想儿时的那种愉快玩耍,
甚是依依不舍…
一个月以后再无这美好的村庄!
以后只能回想、回忆这美好的乡村…
其实,新景必定胜旧景,无法替代的是心里那份抹不去的记忆,并且随着岁月愈来愈浓烈、愈来愈清晰。
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只是把家的坐标放在心里,真情永驻心中...
感谢88届的陈琳白天特地去拍了电厂老厂区的照片,发到校友群里,给大家留做纪念。
小城人爱小城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这一点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变。
套用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家乡的模样...
各位晚安~
作者相关文章: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