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期征文 | 徐宜秋:愫韵香椿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愫 韵 香 椿

徐宜秋

阳春三月,风生水起,大地氤氲,走在乡间田野溪边,随处可见椿树斜逸旁出,芽儿红、叶儿翠、枝儿绿、露儿滴,叶厚似玛瑙、芽嫩如翡翠,此时正是采摘香椿的时令佳节。

依稀记得儿时的我特别喜欢吃香椿。夜里一场小雨过后,春丽明媚的清晨,屋后椿枝舒展碧芽,在阳光映照下,晶莹的甘露从芽尖滑落,红边透绿,脆生鲜嫩,散发出浓郁的馨香,父亲会迫不及待地将那些香椿采下来。不过,椿树一般都长得较为高大,枝干也只在高处才有分枝,所以采香椿时都需用梯子相帮,倒是母亲有办法,找来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绑上镰刀就方便多了。从树上采下的香椿是红色的,约莫一两寸长,嫩得能掐出水来。采了香椿后会留有一手的椿味,略有些呛鼻的涩,那是父亲手指尖惯有的味道。采香椿时,我喜欢提个小篮子跟着父亲去凑热闹,等父亲将香椿采下来后,我再乐滋滋地举高自己手提的篮子,等着父亲将香椿放进。一有闲暇间隙,我就绕着椿树找椿胶,椿胶的味道可好闻了,比纯粹的椿叶和椿芽少了些呛鼻的涩,多了些柔柔的清香。香椿采回后,母亲打上井水洗净,就成为春天里备做各种菜肴的一种特色蔬菜,炒鸡蛋、拌小葱、泼油辣,都味美可口,尤其香椿拌豆腐,入口清香四溢。母亲先将豆腐水煮,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丁,再把洗净的香椿,切成碎末,加适量食盐、味精、香油、酸醋、酱油搅匀成汁,一同拌入豆腐丁中,拼成一盘白绿相间、清香喜人的椿菜。吃过香椿,其香气往往仍充盈于唇舌之间,康有为在品尝香椿后,欣然赋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吃香椿,仿佛就是在品尝春天的味道。

香椿还可以用来腌制,把香椿洗净,然后在上面撒上盐,反复揉搓,最后把揉搓好的香椿放进罐子里密封,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可以食用了。食用的时候切成碎叶片状或者小细条状,再加点香油搅拌一下就成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香油拌香椿了,是地地道道进食馒头或米饭的鲜味菜。上高中时,在学校吃的是缺油少荤的大锅饭,每逢去学校时,母亲从腌制香醇的罐子里取出一大碗香椿,加上少量的烧油辣子,倒一些醋,搅拌好,装在瓶子里,就是我一周高中生活的美味。更勿奢谈那酥脆的香椿玉米饼了,在那贫困的年代,这可是我周日回家的牙祭啊。

史籍记载:我国是香椿的原产地,且是唯一用香椿作为蔬菜的国家,早在汉代就被我们祖先食用,椿树别称“供椿”,意思是“供奉皇帝的香椿”,明清两代均为贡品,想不到,皇帝的贡菜竟然生长于农家。难能可贵的是,秀食可餐的香椿,竟也飘香了诗情画意、文化典籍。许多文人墨客呤咏香椿的诗句,为我们传承香椿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唐代诗人牟融在《送徐浩》一诗中就有“知君此去情偏切,掌上椿萱雪满头。”的佳句,被人们世代相传。元代诗人元好问在《溪童》里写下了“溪童相对采椿芽,指拟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的名作,廖廖数语的描写,儿童们春天在山中溪水边采香椿的快乐情景就跃然纸上,引人入胜。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赞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诗人把香椿的叶嫩芽肥味香刻画得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也许你没有想到,椿树的生命是偶然的,在丰饶或贫瘠的土地上,都能落地生根。虽说有植物的天性,但也有一粒种子深深许下的诺言。墙角旮沓里,说不定哪天就会露出一枚小小的芽尖,那可是椿树试探春天的眼神。而池塘边,过不了几天就窜出拇指粗细的枝干,青嫩的椿叶朝向晨风微笑,那是椿树多情而执着的儿女,从母株庞大的根系上萌发出嫩嫩的枝条,若干年后,连成一片,人在树下来来去去,彼此气息相通,因为“椿”与“春”同音而沾沾其祥瑞福气,都有一种亲切的安稳。

其实,大家闺秀的娴静高雅,令人仰慕,犹如楠木;小家碧玉的清丽脱俗,让人赞赏,好似香椿。如果有人问我,对椿树最着迷、最眷恋的是什么,我会说,是她的青翠、她的清新、她的静雅、她的多姿、她的幽香……

作者简介:

徐宜秋,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教师、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在《人民教育》《中国德育》《辽宁教育》《山东教育》《四川教育》《湖南教育》《生活教育》《教书育人》《江苏教工》《大江南北》《思维与智慧》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随笔、散文、小小说二百多篇。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颁奖典礼

将于4月19日——21日在郑州隆重举行

本次颁奖典礼是由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华夏文学网联合举办,届时,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理事会主席张国平、秘书长付红兰、副主席(马河静、孙彦涛、李亚民、陶波、陈祥云、冯国彪)等出席外,还邀请多位名家大咖、媒体朋友,地市作协,及省青作协部分会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

颁奖当天,组委会特邀嘉宾有: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冯杰、墨白、张鲜明、韩达,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郑旺盛,郑州市文联副主席程韬光,《奔流》杂志副主编魏惠玲,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席张晓亮,华夏文学网总编辑李金山,河南省青作协副主席梦情,少林寺官网、《禅露》杂志主编、河南省青作协副秘书长邹相,央广网河南分网运营中心主任焦宏昌,中新社河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李贵刚,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副主席牛冲等文化界、传媒界名家大咖,以及省、市作协的相关领导出席。

颁奖典礼过后,将有多位作家签名赠书。

此次颁奖典礼将有河南电视台全程录像,并对部分人员现场采访,制作专题片在河南电视台播出。邀请《走进兰考》拍摄团队将本次盛会制作成纪录片在各大网站推出。河南科技报将整版及时刊出此次盛会的精彩内容。

第三届《百花苑》杯组委会

2019年4月1日

颁奖典礼进程

颁奖时间:4月19、20、21日

颁奖地点:郑州市(  )酒店

会务费用:每人800元

接待电话:报名后通知

项目:4月19日中午开始接待,晚餐后联欢

4月20日上午九点颁奖典礼,午餐后名人面对面交流,晚上联欢。

4月21日早餐后乘坐旅游大巴前往始组山、黄帝故里等两个景点旅游参观。下午约两点回宾馆聚餐,之后本次大会结束。

特别事项

一、所有奖项奖金只发给参加颁奖典礼来宾,不到场者只发证书,奖金自动滚入下一位获奖者,以此类推。

二、严格按照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比赛规则进行评奖,凡参赛作品字数超过2000字,每首诗超过40行,非原创、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的作品一律不得参加评奖。

三、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四、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五、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六、所有获奖奖项在颁奖典礼现场公布,《文学百花苑》公众号同步推送。

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启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599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时间为2019年1月10号至2019年6月10号。

8、首期前10名入群者费用为每人360元。以后各期,此10名入群者,如再入群,其入群费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永远为每人每期360元。

9、“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10、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7344880441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河南青少年作家协会

联合举办

2019年1月5号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3、征稿邮箱:1256645561@qq.com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