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湯該不該加人參? @ 獨孤木
我唸的中醫書很少,以前曾立下志願要多唸一點,不過現在主要還是以桂本傷寒雜病論為主。黃帝內經有加減在翻,可是光是這幾本就已經看不完了。XD
關於四逆湯裡面該不該加人參,其實我想還是以條文中所對應的證,是不是要加人參這個角度去看比較好。因為像是LGJ兄提到的陳修園的看法,你會發現,他對於這個問題是以張仲景的話為依歸,他提到人參時是說,『仲景於汗、吐、下、陰傷之證,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陽方中,絕不加此陰柔之品,反緩薑、附之功。』所以陳修園把這當做是個主要的理由。
既然他是以仲景為依歸,那如果他當年看到的是桂林古本,也覺得桂本是對的,那就會掰出另外一段話來解釋。
當然,這最好的看法就是從桂本的條文來看看。因為陳修園也說了,人參用在汗、吐、下、陰傷之證,是用來救津液的。
那要是桂本跟四逆湯有關的條文都拿來對,都有這種津液怕它不足的問題的話,那加人參就很合理了。
桂本用四逆湯的場合很多,比如說 :
6.30 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這既然重發汗了,這津液存量不足,人參是拿來補津液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加人參有意義。
7.64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這都有拉肚子拉到下利清穀不止了,拉肚子會喪失津液,這四逆湯不加人參當然沒道理。
9.49 陽明病,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又有下利清穀,那就加個人參吧。
10.15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理中、四逆輩。
看到自利不渴,又是拉肚子,請加人參。
11.38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好吧,關鍵字下利清穀再度出現,人參同學請上場吧。
11.44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好,問題來了,這時候沒講這個人的津液缺少。就講脈沉。
那少陰病又是什麼呢?
11.1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這個人的脈是微細的,整天很想睡覺。這沒有說有吐有下有利呀。
可是你從 11.2一路讀下去,靠,這怎麼一堆條文每條都在講吐、利?
特別是:11.5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這裡講到了脈沉耶。脈細沉數,病在裡為什麼不可發汗?就是怕發汗把津液發到不足了。
所以基本上少陰病又脈沉,這還是要提防津液的量不足。所以人參選手請再上場。
11.45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膈上有寒飲,乾嘔,這其實是要用溫暖身體的方式把寒飲化掉,可是寒飲這種東西不能當做燃料來燒,所以用點人參來提供柴火,幫助內臟加溫,這是有必要的。
11.73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復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11.7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冷者,四逆湯主之。
哇賽,這還不只下利,還有大汗耶。這身體津液根本就要被弄乾了嘛。不加人參是要怎麼辦呢?
11.90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11.93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11.103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好吧,有下利,有嘔而且小便利,這都說明了津液是不夠的。
12.7 霍亂嘔吐,下利清穀,手足厥冷,脈沉而遲者,四逆湯主之。
12.20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好吧,我這樣跑過一輪,發現陳修園講的也沒錯,果然桂本四逆湯大多都是用在吐下利這種陰液損害的狀況下,雖然四逆湯中有甘草,可以護衛中焦津液,可是還是需要靠人參來提供馬上可以用的津液。
唉,這個問題應該是IL老師來回答呀,他有些見解我不方便直接寫呀。
不知道LGJ兄是否還是覺得四逆湯應該要加人參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