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抓住“时间知觉”的萌芽期

暑期老张家儿子小书每天都要补课,前几天去他家做客时,发现快到补课时间,小书依旧拿着手机在玩游戏。老张过去提醒儿子早点出发,结果小书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自己安排,不用你管。”

不愿接受父母的帮忙,结果小书迟到了。自身不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迟到是必然的结果。

没有时间观念对孩子影响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提到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出门总是磨磨唧唧,看着上学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自己心急如焚,他们却“稳如泰山”,好像上学是爸妈的事情,跟他们无关;或者写作业的时候即使书桌上的东西全部收走,他们也能玩出花样来等表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工作、学习效率。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时间观念将一事无成”。没有时间观念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吗?的确很大,这一点各位爸妈都在日常生活中领教过。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久了会形成严重的拖延症,他们总会自认为自己的时间很充足,安排的很好,但往往败在过程中突发的各种小细节中。这样的孩子学习不会出色,将来工作、生活中也都很一般。由此可见,培养时间观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知心姐姐”卢勤认为:孩子不会管理时间,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

当然,前提是孩子需要对时间有所认知。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

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等。内部标尺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也可成为时间信号。

这种内在的时间知觉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经常现象,只要第二天有事儿,需要早点起床,不需要闹铃,只要到了时间,自己就会醒来。

神经信号的时间知觉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还没有材料证明大脑存在着专门的计算时间的中枢。后经研究发现,在判断时间间隔正确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听觉和触觉对时间间隔的估计最准确。

听觉辨认时间间隔的最高限度是0.01秒触觉辨认的最高限度是0.025秒,视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则是0.1~0.05秒。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职业训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时间知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呈现出的时间知觉性不够准确,甚至没有。因此他们对于时间没有概念更不懂得管理,这些都与时间知觉有关。

这种知觉并非天生存在,而是随着孩子的生活经验与累积而发展,大部分孩子的时间知觉在3岁左右才开始萌芽。比如他们通过生活经验能够辨别出白天玩,晚上睡觉。因此,在孩子产生时间知觉后,家长应该投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制定作息时间表

研究表明:时间知觉发展水平与儿童生活经验呈正相关。生活适度与作息时间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岁是时间知觉的萌芽阶段,也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利用这个关键期,制定一份生活作息时间表,比如早上7:00起床,8:00去幼儿园,晚上5:00幼儿园放学,7点晚饭,9点上床睡觉等,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以身作则陪孩子严格遵守时间

家庭教育中最能达到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是父母以身作则。想帮助孩子养成好的时间观念,父母严格执行作息表的时间,孩子在无声的教育中,内在的时间知觉会被慢慢巩固。形成习惯,在做任何事情上都有时间定向。因此,父母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发展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

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大宝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把时间交给他自己管理。何时起床、洗漱,何时写作业看书,何时出去玩,这些安排都交由他自己完成。开始担心他完不成,时刻偷偷观察,还不能被发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我发现他完成的很不错,自觉性挺高。研究发现,7-8岁是儿童时间知觉迅速发展时期。所以,我试着在这个阶段把时间还给孩子自己管理,以往的生活经验+良好的习惯=自我管理时间

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止是教会他认识时间,还应该在时间知觉的萌芽期开始引导孩子对时间有概念。养成好的时间习惯之后,把握知觉发展迅速期,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管理。相信家长有心的培养,优秀的孩子都能够把握自己的时间!

凌晨妈妈来叨叨:

温馨提示各位爸爸妈妈,把时间交给孩子之后,一定不能让他们发现你在偷偷"监视",否则他们会觉得不被信任,事情反而适得其反,所以练就一些"潜伏"的本领还是有必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