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谈为什么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学会爱自己的人到底有多自由?

精读妈说:打破所有标签和枷锁,寻找自我,给自己一些空间,学会爱自己,才能化解压在你身上的压力,拥抱热烈的自己和有趣的世界。

作者:仙贝

近日,#小鹿,为什么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奇葩说第7季》最新一期辩题是“妈妈疯狂追星不着家,该不该阻拦”。

辩手小鹿的持方是“不该”,她说的这段辩词既荒谬又好笑!!

她说:

既然我妈都说了:易烊千玺!妈妈爱你!那易烊千玺就是我的弟弟,妈妈去照顾弟弟,为什么要阻拦;

如果连我妈这种心如止水的女人都能枯木逢春,疯狂应援,说明这个偶像非常值得,作为子女不仅不应该阻拦,还应该考虑加入妈妈的饭圈;

为什么妈妈不着家要阻拦?我们是希望妈妈在家里干活?还是因为真的想见妈妈?

妈妈给我们的印象太过沉重,有《烛光里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

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为什么就不能至死是少女。

妈妈不是在追星,而是在追这个时代!

这个辩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思考:女性如何找到自我空间,如何先自爱,再爱他?

长期以来,女性给世人的印象都是为家庭付出,无数歌颂女性作为母亲、妻子、子女为家作贡献的赞词,却少有赞扬女性找寻属于自我天空的美言。

事实上,现代社会,女性也该在做好自己每一个角色本分时,留给自己一点空间。

正如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所说:“自爱是我们必须珍藏的工具。它好像是人类所需要的永恒的备用品;它十分必要,十分可贵,它带给我们欢乐。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藏之。”

自爱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个懂得爱的女性,因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更好的对待家庭。

电视剧《流金岁月》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广大影迷关注。

随着剧集的展开,剧中的人物都有各自的背景经历,其中一个不受人注意的角色却映射中国传统家庭的现状。

剧中蒋南孙的妈妈蒋太太一角就是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的某一面缩影。

蒋南孙的妈妈戴茵,50多岁,嫁到蒋家20多年,家里有一位重男轻女、讲规矩、特讲究的婆婆,丈夫不务正业,好逸恶劳,整天炒股。

自生下蒋南孙以来,见是女孙,更是让她饱受婆婆的奚落,家里人一直渴望抱孙子,最后蒋太太只能选择逃避,装糊涂,不加调和,靠着天天跳舞,打打牌,排遣自己的郁闷。

虽然家里的气氛不好,但蒋太太也并没有丢弃一个作母亲的责任,她不是糊涂人,她还有女儿蒋南孙,其他人不关心,她这当妈的,其实在为女儿做打算。

比起那些总是希望女儿嫁给富人做阔太,她更关心女儿的幸福。

所以她偷偷地为女儿存钱,买保险,支持女儿搬出去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女儿能够真正幸福,不要像她一样,陷入不幸的婚姻。

蒋南孙搞砸了父亲安排的相亲,父亲很生气,打了蒋南孙。

蒋南孙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让蒋南孙从家里搬了出去。

如此一来,蒋南孙的奶奶和爸爸都不高兴,蒋南孙妈妈却说,如果不行,那就和蒋南孙的爸爸离婚。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蒋南孙奶奶的态度立马就变了:“南孙搬出去就搬出去,女孩子,早晚是要搬出去的。但是,你不能走,这个岁数,离婚,真是笑话!你每天打打牌,跳跳舞,那就每天打打牌,跳跳舞好了。我们对你又没有什么要求,还要怎么样?”

蒋奶奶一辈子讲究,这个时候,儿媳突然提出离婚,蒋奶奶颇有些措手不及,碍于面子,也不想儿子到老了还出现离婚这种丑事,自然让了步。

虽然蒋妈妈没有生儿子,不受家里人待见,自己也没有出去工作过,如果真的离婚,她该如何生存也是一个问题,但如何给自己的孩子争取权益,她还是清楚的。

蒋南孙的爸爸其实是寄生虫,不工作、不劳动,整天过着有钱人的讲究日子,疯狂炒股,一味赔钱、借钱、骗钱,最终负债累累。

本来欠了1000多万的债务,卖了家里的别墅还完帐后还有几十万,他也和自己年迈的老母亲表示,以后打工赚钱陪妈妈,可习惯了寄生生活的他怎么能面对未来为生存奔波的生活?

于是他转身就跳楼了。

他死后,还债的重担并没有落在蒋妈妈身上,这个没有工作过一天的女人在社会上几乎很难适应,于是她出了国,投靠了自己的妹妹。

好在蒋南孙也对妈妈说:爸爸走了,你不必再做蒋太太。我长大了,你不必再做南孙的妈妈。奶奶交给我,你不必再做她的儿媳妇,你应该做你自己。从现在开始,你要活得自私一点,为了自己的快乐自由而活。

蒋南孙家破产,未必是一件坏事。

财产没了,房子没了,重男轻女的精神枷锁也没了,南孙和妈妈还有奶奶都必须自立自强,不依附男人,靠自己活下去。

很多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家人总喜欢以爱的名义,约束、捆绑、道德绑架、制约对方,爱的枷锁戴久了,摘不掉,甚至不愿意摘掉。

蒋南孙的妈妈在国外生活的确找到了自己的天空,和蒋南孙小姨的好友走到了一起,找到了跟自己有共同语言、可以携手并进的人,挣脱了枷锁,追寻了自己的幸福。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不管你的年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如何,这是做人的基本权利,不应放弃。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曾说过:“基于人性的平等自己爱自己‘自爱’:对自我的性格、发展的认可是关爱他人的基础。知道什么对自己是好的,才会知道什么对别人是好的人人平等,包括我在内。”

一个懂得如何爱自己的人,才知道如何爱他人,一个懂得怎样才能对自己好的人,才知道如何才能对他人好。

前几个月,有个中年女子在网络上亮出自己的身影,证明要为自己活一次。

此人叫苏敏,河南郑州人,今年已56岁。

她之所以走红于网络,是因为她第一次大胆地收拾行李开着小车自驾游,“逃离”了家庭。

苏敏和丈夫相亲结识,有一个独生女。

她先后做过送报员、清洁工、超市促销员等零工,最后一份工作就是促销员。

女儿生下双胞胎后,考虑到女儿女婿是双职工,苏敏辞职,在女儿家帮忙照顾,直至两个外孙上幼儿园。

她的前半生像大多数中国家庭主妇一样,一直被家庭羁绊,而与丈夫年轻时频繁争吵、打架,年老以后无话可说、说不到一起的困境,以及多种原因,促使她选择逃离。

她一心想要远离窒息的婚姻和生活状态,不刻意制定计划不定归期,只想往温暖的南方去。

此消息一出,“56岁女子逃离家庭自驾游”瞬间成为热点。

她身上承载着中国女性的婚姻常态:忙着照顾丈夫、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完成母亲的职责,哪怕婚姻和生活充满再多的琐碎,也日复一日地固守着自己的家庭。

是这种沉闷的生活让她觉得人生就这一世,再怎样也要为自己活一次。

如今,越来越多中老年群体的自我唤醒,对俗世的逃离,对自由的向往,对有话说、有人知冷热的感情的渴盼。

对于苏敏的行为,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声音,不管是赞同还是争议,她并没有没有过多理会网上的喧嚣,她就是一个普通女性,忙碌了半生,想在路上找到情绪出口,完成对自我的情感救赎。

到目前为止,苏敏已经外出三个月,这一路出来经过了四川成都,云南大理,西双版纳,她表示春节不会回郑州,计划明年四五月份外孙过生日再回去,她想去的地方还有很多。

她吃住就在车上,吃得比较简单,大多是面条,米饭炒菜。

旅游了这么长时间,苏敏的心情好了许多。每天忙着拍视频,剪视频,比较忙,就过得比较充实,根本没有时间想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正因如此,她想在外面多待一段,具体行程也没有安排和计划,累了就休息,这样的日子让她觉得很有生气与活力。

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而活的权力,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

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生活自有不易,每个人都有选择获得自由和快乐的方式,追寻自我天空也无可厚非。

老家的村里有一个跟我一般大小的姐妹,人很开朗,却很不待见她的妈妈。

那个阿姨跟我妈妈差不多年纪,二十几岁嫁到夫家,是一个老实本分踏实的女性。

最开始时,阿姨和叔叔都在家做农活,那时家里经济还比较宽裕,一家人虽有小吵小闹,也还是每天平静地过着日子。

直到有了妹妹,家里多了一大笔开销,为了维持家里基本的开支,叔叔决定外出打工。

那时候家乡很多年轻人都赶着去沿海广东一带打工,男的进电子机械厂,女的进手工纺织服装厂。

阿姨想着自己出去多少还能挣点钱,叔叔离开了,一个人在家做农活也没多大赚头,加上家里的婆婆向来比较苛刻,如果没了叔叔在家里调和,想来她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自己是个嘴笨老实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应付,索性出去打工。

可那时妹妹才几岁,对妈妈都还没什么印象,偶尔打电话回家的也只是她的爸爸,妈妈跟她的交流少,还从奶奶嘴里听到妈妈为了出去挣钱很小就丢下她的话,自然对妈妈有些意见。

阿姨在手工玩具厂上班,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工厂还给她交了保险,老了多少还能拿点养老金。

她很知足,自己挣的钱就拿出来供夫妻俩每个月的日常开销,叔叔挣的钱一部分存起来,拿出一部分寄回家里。

老家的父母对外一个劲儿地夸耀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寄钱回来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儿媳出去这么多年,电话没几个,钱没寄回来一次,挣不了几个钱,还不愿意回老家照顾家里的老小。

阿姨好像成了最没用对家里最没贡献的人,在电话里为数不多的交流也只是孩子成绩不好就别上学了,出去打工还能挣点钱。

老实人的考虑都很实际,因为眼界不宽,也只有如此思想,想着孩子自己能挣钱,到底才吃不了任何人的亏。

可其他人不这么想,尤其是年纪尚小还不太懂事的妹妹,理解不了妈妈的苦心,只认为妈妈不想让她上学,为此心里极其不满妈妈。

妹妹听到这些话心里自然是很介意的,对妈妈的态度极其不好,她也认为别的孩子从小都有爸妈陪在身边,自己的妈妈宁愿在外漂泊也不愿在家陪她长大。

因为家里的长辈希望有个男孙,阿姨生了三个孩子才终于生了个男孩子,奶奶一直认为中间的二妹是多余的孩子,除了妈妈的关爱,其他家人并没有给她多少关心。

村里的人都说阿姨这样的老实人在这个有强势婆婆的家庭里很吃亏,但也只有她才会忍受这样的婆婆,换作别人,肯定不会忍气吞声。

家里的人没看见的是她把自己挣的钱全拿出来补贴家用,也没看见她没像叔叔一样喜欢打牌,更没见她朴素简单的衣着打扮,只见她没寄钱回老家,不愿回家照顾家里,人笨老实不精明。

可是在外打工也许是她最好的选择,也许老家的压抑气氛会让她窒息,在外自己能挣钱,财务能自由,每天上下班,打点生活,对孩子也有关心,才能让她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人生不就该如此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能让自己开心的,做能让自己有点价值的事,才是对的。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

肯定自我才能肯定他人,只有自己内心充满了爱,才能渡爱于人。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妈妈是超人是赞美吗?

反方一辩李思恒认为是超人这句话不是对他人的赞美,反而让他人变成没有选择的无奈,是压力和绑架,形成的刻板印象会成为行动指南,让他人不得不成为超人。

其实所谓枷锁都是外在附加的,不是所有的存在都需要以外在的肯定才得以展现,之所以被外界施加了过多的压力,都是因为我们过多的关注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而少了自我内心的叩问。

亦舒曾写下这样一句: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20:自爱》里说:“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打破所有标签和枷锁,寻找自我,给自己一些空间,学会爱自己,才能化解压在你身上的压力,拥抱热烈的自己和有趣的世界。

正如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所说:“自我热爱远非缺点,这种定义是恰当的。一个懂得恰如其分地热爱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爱己及人,自己心中有光有热,才能照亮别人,自己心中充满爱,才能更好的爱亲人朋友,懂得自爱,是每个人学会爱的第一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