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司的时候,你可别被线性思维害苦了

今天看了本小说,叫《窄门》。里面有段话是这样讲的:

即使形象破碎,上帝依然能认出来。我们不能凭借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来评价别人。我可怜的姐姐身上不讨喜的部分,全都事出有因,我再清楚不过,因此无法像你们这样尖刻地批评她。

“我们不能凭借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来评价别人”,这句话跟很多人提问的问题何其相似:

很多军工企业的借款增多了,存货增加了,这是不是说明军工企业在借钱扩大产能,军工企业能投了?

两面针牙膏不如云南白药牙膏卖得好,是因为两面针的品牌不行吧?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A和B之间是简单的因果关系,A会直接导致B;却忘记事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个现象的出现是多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五粮液的存货跌价准备,来明白这样一件事:

线性思维只能让我们的财务分析浮于表面。

一、分析企业存货的三个层次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五粮液是一家卖白酒的企业,因此就会想当然地以为五粮液存货贬值是因为它仓库里的白酒贬值了。这种由A直接推导出B的想当然的思考方式,就是线性思维。

每个人受线性思维影响的程度不同,对五粮液存货跌价准备的分析深度也各不相同。大家对企业存货的认识至少可分为三个层次。

如上图金字塔所示:

大部分人,也就是金字塔塔基的人,他们只知道资产负债表上有“存货”这个科目,但是他们不知道分析存货的时候还要去看财务报表附注,去查看“存货跌价准备”;

有一部分人,也就是处在金字塔中间的人,他们懂得去查看财务报表附注,能找到五粮液存货贬值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五粮液的库存商品和包装贬值了。

他们可能会想当然地以为库存商品贬值,就等同于五粮液的白酒发生了贬值。五粮液是卖白酒的企业,它的库存商品可不就是白酒吗。

还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继续往金字塔塔尖走,去拆家“库存商品”的构成。

他们吃惊地发现,原来五粮液的库存商品中不只包括白酒,还有塑料制品、印刷品、玻璃瓶等商品,而发生贬值的正是这些非白酒类商品。

下图是2020年五粮液库存商品的明细,这是五粮液之上市以后首次在年报中披露库存商品的构成。

二、五粮液发生贬值的库存商品,真的不是白酒吗?

五粮液发生贬值的库存商品,真的全是非白酒类商品吗?

如果只看2020年年报的话,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

下图是根据“同花顺iFinD”整理的2001—2020年存货跌价准备的明细,从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五粮液的库存商品每年都存在跌价准备。

我们能查找的五粮液的库存商品明细,不过只是2020年这一年的数据;我们如何能够只根据一年的数据,就确定地说“2000年以后,五粮液计提跌价准备的库存商品,都不是白酒”,或者说“五粮液的白酒,从没发生过贬值”?

这样的推测勇气可嘉,但是未免太武断。这不符合会计的严谨性,更不科学。

五粮液的白酒从没发生过贬值吗?

为了有理有据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查看五粮液历年存货跌价准备的明细,去查看五粮液历年的库存商品种类,去明确每年的库存商品中是否有白酒商品发生了贬值。

但是遗憾的是,我从五粮液的招股说明书开始看起,从2001年年报查看到2020年年报,除了2020年,五粮液并未在其他年份披露库存商品的明细。不过2005年年报中披露的信息足以证明,五粮液的白酒确实发生过贬值。

如下图所示:

本年增加的存货跌价准备系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库存商品逍遥醉系列白酒计提的跌价准备。

三、为什么五粮液会有“逍遥醉”系列白酒?

现在网络上已经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逍遥醉系列白酒的信息了。关于五粮液该系列白酒的来源,我们只能主观臆测——它很可能是五粮液贴牌生产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中国白酒行业的老大不是茅台而是五粮液,但由于五粮液好酒的出酒率很低,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五粮液开始开发大量的子品牌,包括金六福、浏阳河等贴牌品牌。

在2000年到2003年间,五粮液对外授权的品牌一度达到上千个。这些贴牌酒虽然在包装和外形上跟五粮液的经典款很像,但它们不是真正的五粮液,售价低品质也低,五粮液再也不是高端白酒第一品牌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要毁灭一个品牌,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个品牌名称用在所有产品上。五粮液的贴牌生产,曾经严重伤害过五粮液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大上的形象。

前几天刚讲过一个观点——只有将企业经营层面的信息与财务报表数据建立联系,我们的财务分析才算是入门了。

谁能想到五粮液财务报表上的“存货跌价准备”,竟然可能跟公司大约20年前的贴牌举动有关系呢。

不被线性思维束缚,一步步深挖下去,打破砂锅问到底,正是财务分析的魅力所在。

财务分析这样,生活中也是如此。

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