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将山水画之美写到了极致,仅一个“披麻皴”,就被无数人模仿
【摘要】:董源是五代南唐时期著名山水画大家,同时他也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他在南唐中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所以也被人称为“董北苑”。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其山水画吸取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人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人风格。他首创的“披麻皴”,被后世无数人顶礼膜拜,但从未被超越。本文试分析董源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用笔是怎样的?为何难以被后人超越,欢迎山水画爱好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董源;山水画;披麻皴;笔墨线条;
五代 董源《潇湘图》故宫博物院藏局部1
一、董源对后世山水画影响之大是很难用言语述说的。
董源所创造的以“披麻皴”为主要用笔新格法,在他在世时就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到了宋代,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将董巨推向了历史高峰,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逐渐蔓延开来,从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到了元季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是将董源奉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钟王,舍此则为外道”。可见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五代 董源《潇湘图》故宫博物院藏局部2
二、何为“披麻皴”?
披麻皴,又称“麻皮皴”,是山水画皴法中的一种,由五代董源始创。披麻皴以柔韧的中锋线条组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这种线条好像分散披离散开的麻皮,因此而得名。常用于表现南方土坡或峰棱不太明显的石块。
披麻皴又分长披麻皴、短披麻皴两种,主要是中锋用笔,线条厚实,鼓鼓的,圆而无圭角。线条不是平直方硬的,稍微带一些弧度,如同兰草一样微微弯曲,显得非常有韧劲。线条用笔要一气到底,中途不能停顿,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会显得遒劲有生命力。与斧劈皴相比,披麻皴用墨含水量较少,笔触以中锋为主,用笔沉着有力,适合表现江南松软的土山。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绢本设色
三、董源是如何使用“披麻皴”画山石的?
董源山水画主要学习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大家,他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用笔沉着厚实,略成弧线,笔触变化较少,整体显得非常统一。
如他在《潇湘图》中的山石画法就是这样的。
董源“披麻皴”画法主要是从王维和李思训的线条皴变化而来的,只不过他在王维和李思训基础上把皴线变密、变长。
董源披麻皴001
董源的“披麻皴”总体用笔要领是这样的:
先以较浓的墨色,中锋行笔勾勒山石轮廓,再以较淡、较枯的墨色加皴,皴笔同样使用中锋,最后用淡墨渲染。用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如秋风扫落叶,飘逸中又显得非常沉着,笔墨线条具有极强韧劲。第一遍,等墨色完全干了之后,继续皴另一层,最后是皴线一层又一层,整体山石浑厚雄强,很好的表现江南土山的这种苍茫浑厚的特点,这种用笔非常难以把握。很多学习董源的画法之后,要么皴线密密麻麻堆在一起,透不过气,最后画面越画越死,根本无法观看;要么皴线过于平直方硬,线条杂乱无章,整体显得单薄物韵味。
董源披麻皴02
董源的《潇湘图》中披麻皴是如何用笔的?
董源的《潇湘图》以短披麻皴绘缓缓起伏的土山,略加花青渲染,并用大量淡墨点点染,显得非常浑郁苍莽。
董源披麻皴003
《潇湘图》所描绘的是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董源的“披麻皴”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以中锋用笔为主,落笔干脆劲爽,圆浑厚实,犹如“屋漏痕”一般,非常适合表现南方松软苍茫的山石。他的披麻皴在起笔、收笔、转折处都非常浑厚凝重,这种厚实感正是源于他对中锋的出色运用。中锋笔法的出色运用,是董源“披麻皴”的一个很大特点。这样的画出来的山石非常有味道,雄浑厚实,整体感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