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堂挂帅率队两夺亚洲冠军|你可能不知道的足球史
第241篇-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1936年奥运会,国足对阵英国队的阵容。前排中间为李惠堂,最后排右一为谭咏麟父亲谭江柏。
普通球迷听说过李惠堂,资深球迷知道李惠堂曾作为球员带领国足连续赢得远东运动会足球冠军。但李惠堂作为主教练带队征战亚洲杯这段故事,恐怕没太多人知道。
球员时代,李惠堂年少成名,18岁就入选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员。
国足从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开始,实现足球项目九连冠,李惠堂是从第六届开始参加,共跟随国足赢得四次远东运动会足球冠军。
1936年,李惠堂作为队长带队参加奥运会,当时奥运会足球比赛一上来就捉对进行淘汰赛,国足抽到了英国,0比2告负,被淘汰出局。奥运后,国足留在欧洲巡回比赛,在对阵当时的法国红星队后,李惠堂收到试训邀请,但婉拒。
李惠堂的“球王”称号,源自1976年一本德国足球杂志,当时该杂志列出了五名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贝利、普斯卡什、迪斯蒂法诺、斯坦利·马修斯和李惠堂,评论李惠堂为“亚洲球王”,称其一生攻入1260个进球。尽管并非来自官方认证,但也足证其声名之远播。
▲参加1936年奥运会的国足球员合影,李惠堂和谭咏麟父亲谭江柏都在其中。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内陆受战争困扰,不少球员南下香港发展,直至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始空袭启德机场,陆军部队也越过深圳河发动地面进攻,香港所有的足球赛事终止。
1942年,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汪伪政权派代表邀请李惠堂北上表演,并主持体育事务。李惠堂不肯做汉奸,冒死逃离香港,经澳门、湛江,辗转回到五华祖居。
抗战时期,李惠堂致力于以体育支持抗战工作,开始大后方“体育救国”历程,巡回重庆、成都、自贡、昆明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资金救济战孤、支援难民,将138场义赛所得全部捐出。
那一代球员都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李惠堂曾在重庆担任青年军体育总教官,被授少将军衔,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则在昆明担任运输大队长,官阶中尉。
1948年,43岁的李惠堂在香港宣告挂靴退休,随后以国足主帅身份率队参加伦敦奥运会。
李惠堂还是球员时,就曾在1934年远东运动会上担任球员兼教练。到1948年,这次他被正式任命为国足主帅,带队出征伦敦奥运会。
参赛的18名球员,有11人来自香港,7人来自内陆,香港球员里,又有7个来自星岛体育会,其时星岛老板胡好大洒金钱组成班霸阵容,被称为“球坛大亨”,球队曾实现香港球坛史无前例的四冠王,并在1947年夏天远征英国,成为香港足球史第一支远征欧洲的华人球队,英媒称之为东方的兵工厂队,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在1948年奥运会上,国足0比4输给土耳其即遭淘汰,又一次在奥运会上一轮游。
▲李惠堂与蒋介石
1949年后,政治波诡云谲,一时存在“中华队”和“中国队”两支足球队。
新中国首任体委主任贺龙曾邀请李惠堂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但他最后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因为台湾地区足球水平不高,“台湾当局”像战前一样,继续征召香港球员代表“中华民国”出战。
其实香港球员代表“中华民国”出战国际比赛,最早可追溯到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当年内陆足球仍在起步阶段,全国足球水准以香港最高,1911年南华就代表华南赢得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因而国民政府决定以香港球员为骨干,辅以广州南武公学、清华学堂的学生参赛。1936年奥运会22人参赛名单,有17人来自香港。1948年奥运会,国足也是以香港球员为主力。
1954年马尼拉亚运会是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第一次出席大型运动会,球队在香港选拔了十七名球员,由李惠堂挂帅出征。“中华队”在小组赛3比2击败南越南,4比0大胜东道主菲律宾。进入淘汰赛,球队4比2淘汰印尼,最终在决赛中5比2战胜韩国夺得足球项目金牌。
1954年的韩国队有多强?他们是唯二参加过世界杯的亚洲球队(1938年的荷属东印度和1954年的韩国),后来还赢得了前两届亚洲杯的冠军,6场比赛一共5胜1平攻入18球。
夺得亚运冠军后,“中华队”应邀到台湾访问,还获得蒋介石接见,赖文辉所著《香港足球史》称,“李惠堂获得单独会面半小时,足见其深受蒋介石器重”。
1958年亚运会,李惠堂继续带队,球队又在决赛中碰见韩国,两队战成2比2平,加时赛中“中华队”绝杀,成功卫冕。现港超元朗队主教练、2018年执教中国香港U23杀入亚运会16强的郭嘉诺,其父亲郭锦洪,便是1958年亚运会冠军成员,司职后卫。
“香港队”也参加了这次亚运会,小组赛击败菲律宾和日本出线,八强遗憾负于印度。当时香港的绝大部分顶级球员都选择代表“中华民国”出赛,次一级的球星才会代表“香港队”,两支球队都杀入八强,足见当时香港的足球人才储备有多强大。
除了亚运会两连冠外,李惠堂还带队参加了1956年和1960年前两届亚洲杯,第一届亚洲杯,“中华民国队”在东亚区预选赛中两负最后的冠军韩国,无缘参加四支球队组成的决赛圈;第二届,韩国以东道主身份直接晋级,“中华民国队”在预选赛中7比0狂胜菲律宾,7比4战胜香港后也晋级决赛圈,最终排名韩国和以色列之后,获得第三名。
1960年,“中华民国”第三次参加奥运会,此时奥运会足球赛已经扩军至16队,分为四个小组。“中华民国”与意大利、巴西、英国同组,球队3战皆负遭到淘汰,不过首战就有进球入账,在1比4输给意大利的比赛中,香港足球名宿莫振华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进球的中国人。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年仅17岁、尚未加入AC米兰的里维拉梅开二度。
最后一场小组赛,“中华民国”2比3输给英国,南华球员姚卓然梅开二度。
1962年亚运会,李惠堂率领“中华民国”志在三连冠,球队从香港出发,在越南西贡热身,但这回主办国印尼已经与中国建交,拒绝发出签证。
随着1959年左派球会愉园升上香港联赛甲组,霍英东创办的东升在1962年也升级,香港足球圈一时兴起左右对峙,东方和愉园的比赛最受瞩目,甚至被渲染为“国共大战”。
左右对峙不只存在球场上,场外论战也随之开始,香港出现了批评台湾征召香港球员参加国际比赛的声音。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种政治上的风云际会,倒也形成了一些有意思的逸事,比如球员黄文伟,和左派新联电影公司女明星白茵结婚后,考虑到政治立场冲突,曾婉拒“中华民国”征召。不过,1968年亚洲杯预选赛,盛情难却之下,他重披“中华民国”战袍,预选赛后才正式告别国际比赛。
等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席位,台湾亦在1974年被逐出亚足联,香港足坛的左右对峙局面才告落幕。
除了担任球员和教练外,李惠堂作为官员的成就也很高。1954年亚运会期间,亚洲足球联合会宣告成立,李惠堂获选为首任秘书长,一直任职到1965年。1965年,60岁的李惠堂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1966年,李惠堂被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副主席。
1979年,李惠堂病逝于香港圣德肋撒医院。
李惠堂育有5子3女,次子李育德绰号“太子”和“拉车佬”,也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首屈一指的中锋,他和其他前锋组成的南华锋线,是当时亚洲最顶级的配置。六子李炳德则是上世纪60年代香港著名的后卫。
戎马一生,60岁的李惠堂曾在寿诞上用一首诗描述自己与足球结缘一生:
忧乐常关天下情,愧无建树以球鸣。
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
拔帜岂曾功在汉,洁身遑计利和名。
逢辰笑酌延龄酒,许共贤流致太平。
▲2019年1月1日,第一届棕榈·客家杯开幕式在五华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打响。梅州五华是李惠堂的家乡。